一种活性炭再生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073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活性炭再利用领域的一种活性炭再生利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所述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通过支架连接在一起,所述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设置在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的一侧,出气口设置在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的而另一侧;所述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放置部,所述活性炭放置部内放置有活性炭;所述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上还配合设置有蒸汽加热装置;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蒸汽加热实现活性炭再生利用,提高活性炭的利用率,降低使用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再生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活性炭再利用领域内的一种活性炭再生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活性炭再生法,活性炭再生是吸附饱满的活性炭通过一定条件处理后再次活化。活性炭在环境保护,工业与民用方面己被大量使用,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效,然而活性炭在吸附饱合被更换后,使用活性炭吸附是一个物理过程,因此还可以采用高温蒸汽将使用过的活性炭内之杂质进行脱附,并使其恢复原有之活性,以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再生后的活性炭其用途仍可连续重复使用及再生;传统活性炭再利用装置不能达到此效果,而且工作效率的不高,再生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性炭再生利用装置,该技术通过蒸汽加热实现活性炭再生利用,提高活性炭的利用率,降低使用的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活性炭再生利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所述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通过支架连接在一起,所述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设置在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的一侧,出气口设置在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的另一侧;所述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放置部,所述活性炭放置部内放置有活性炭;所述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上还配合设置有蒸汽加热装置。本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废气直接从上层进气口、下层进气口进入,分别进入到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中,然后从上层出气口和下层出气口出去;达在侧壳体和下侧壳体内的时候会依次经过若干组活性炭放置壳体,这样可以对废气进行吸附,然后此时再通过蒸汽加热装置进行加热,然后通过蒸汽孔对若干组活性炭放置壳体进行加热,这样可以恢复活性炭的活性,能够持续的进行再利用,达到二次利用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包括上层进气口和下层进气口,所述出气口包括上层出气口和下层出气口,所述上层进气口、下层进气口、上层出气口和下层出气口处分别设置有滤网,为了确保处理效果好,处理量大。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放置部包括上层放置部和下层放置部,上层放置部位于上层进气口和上层出气口之间;下层放置部位于下层进气口和下层出气口之间;为了确保上面和下面能够同时的进行处理。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放置部包括若干组活性炭放置壳体,所述活性炭放置壳体内放置有活性炭,若干组活性炭放置壳体之间平行设置并且间隔一段距离设置;相邻的壳体之间设置有呈X形的固定架;为了确保处理效果好,而且处理量大。进一步的,所述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分别设置有夹层,所述蒸汽加热装置安装在夹层内,所述蒸汽加热装置包括蒸汽管道和设置在夹层内部的蒸汽孔;蒸汽孔设置有若干组;为了确保活性炭能够被充分的加热,然后进行恢复。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孔呈360°环绕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的内侧设置;为了确保加热效果好,加热充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上侧壳体或下侧壳体的夹层示意图。其中,1上层进气口、2下层进气口、3上层出气口、4下层出气口、5夹层、6固定架、7上侧壳体、8下侧壳体、9蒸汽管道、10蒸汽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活性炭再生利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上侧壳体7和下侧壳体8,所述上侧壳体7和下侧壳体8通过支架连接在一起,所述上侧壳体7和下侧壳体8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设置在上侧壳体7和下侧壳体8的一侧,出气口设置在上侧壳体7和下侧壳体8的另一侧;所述上侧壳体7和下侧壳体8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放置部,所述活性炭放置部内放置有活性炭;所述上侧壳体7和下侧壳体8上还配合设置有蒸汽加热装置;所述进气口包括上层进气口1和下层进气口2,所述出气口包括上层出气口3和下层出气口4,所述上层进气口1、下层进气口2、上层出气口3和下层出气口4处分别设置有滤网;所述活性炭放置部包括上层放置部和下层放置部,上层放置部位于上层进气口1合格上层出气口3之间;下层放置部位于下层进气口2和下层出气口4之间;所述活性炭放置部包括若干组活性炭放置壳体,所述活性炭放置壳体内放置有活性炭,若干组活性炭放置壳体之间平行设置并且间隔一段距离设置;相邻的壳体之间设置有呈X形的固定架6;所述上侧壳体7和下侧壳体8分别设置有夹层5,所述蒸汽加热装置安装在夹层5内,所述蒸汽加热装置包括蒸汽管道9和设置在夹层5内部的蒸汽孔10;蒸汽孔10设置有若干组;所述蒸汽孔10呈360°环绕上侧壳体7和下侧壳体8的内侧设置。本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废气直接从上层进气口1、下层进气口2进入,分别进入到上侧壳体7和下侧壳体8中,然后从上层出气口3和下层出气口4出去;达在侧壳体和下侧壳体8内的时候会依次经过若干组活性炭放置壳体,这样可以对废气进行吸附,然后此时再通过蒸汽加热装置进行加热,然后通过蒸汽孔10对若干组活性炭放置壳体进行加热,这样可以恢复活性炭的活性,能够持续的进行再利用,达到二次利用的目的。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炭再生利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通过支架连接在一起,所述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设置在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的一侧,出气口设置在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的另一侧;所述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放置部,所述活性炭放置部内放置有活性炭;所述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上还配合设置有蒸汽加热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再生利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通过支架连接在一起,所述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设置在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的一侧,出气口设置在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的另一侧;所述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放置部,所述活性炭放置部内放置有活性炭;所述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上还配合设置有蒸汽加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再生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包括上层进气口和下层进气口,所述出气口包括上层出气口和下层出气口,所述上层进气口、下层进气口、上层出气口和下层出气口处分别设置有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再生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放置部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钦龙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超宇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