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070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粘合树脂技术领域。所述粘合树脂原料为聚烯烃树脂、光引发剂、接枝物、多官能团助接枝剂、其他加工助剂。其具体制备方法为:将聚烯烃树脂、光引发剂、接枝物、多官能团助接枝剂及其他加工助剂,加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将上述混合物料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挤出拉条,处于热熔体的料条通过紫外光辐照灯,进行辐照接枝,料条再经过冷却、切粒得到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本发明专利技术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的制备方法是在螺杆外进行接枝,解决了产品易产生凝胶和焦料的问题。而且可以通过调整配方、紫外灯辐照强度和紫外灯管长度来控制接枝率,生产高接枝率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粘合树脂
,具体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对薄膜综合性能的不断提高,以及共挤技术的发展成熟,多层结构薄膜已经是常见的设计。在各层中使用不同的材料可以实现各种特性的整合,从而在一张薄膜上同时提供多种性能。但是不同特性的材料间往往没有很好的亲和性。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材料将他们结合起来,保证层间的剥离力,这种材料就是粘合树脂。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一般有两种生产方法。第一种是共聚,通过单体在反应釜中聚合而成,设备投资大,工艺技术难。这些产品以进口为主,如EAA等,产品价格昂贵。第二种是共混熔融接枝,仅需双螺杆挤出机,设备投资低,且工艺简单。但该法也存在许多缺点。树脂在接枝后流动性变差,连续生产较长时间后易在螺杆中形成死胶,会随机随熔体带出,导致粘合树脂中存在凝胶及焦料,用该粘合树脂生产的薄膜易形成鱼眼或晶点等。且故障停机后由于存在引发剂,物料还处在螺杆中,导致树脂交联而必须停机清理螺杆,极大影响生产效率。共混熔融接枝受螺杆长度及挤出温度限制,产品接枝率一般也最多做在1%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的制备方法是在螺杆外进行接枝,解决了产品易产生凝胶和焦料的问题。而且可以通过调整配方、紫外灯辐照强度和紫外灯管长度来控制接枝率,生产高接枝率产品。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所述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的原料如下所示,以质量百分比计数:所述聚烯烃树脂包括饱和聚烯烃树脂和/或不饱和聚烯烃树脂。所述光引发剂为自由基型光引发剂;优选为BP、184、MK、CTX或IPBE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接枝物为马来酸酐、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马来酸或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多官能团助接枝剂为具有两个或以上活性烯官能团的活性单体;优选为TMPTA、TAIC、TMPTMA、PETA、DPHA或DPPA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其他加工助剂为抗氧剂、分散剂或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氧剂为1010、DLTP、168、1035或300中的至少一种;分散剂为聚乙烯蜡、硬脂酸或聚丙烯蜡中的至少一种;润滑剂为硅油、白油或PPA中的至少一种。一种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烯烃树脂、光引发剂、接枝物、多官能团助接枝剂及其他加工助剂,加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2)将上述混合物料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挤出拉条,处于热熔体的料条通过紫外光辐照灯,进行辐照接枝,料条再经过冷却、切粒得到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步骤(2)中所述紫外光辐照灯波长365nm,灯能量位10J/cm2,光照时间为15s。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中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只有混炼的效果,材料在螺杆中流动性基本不变。物料挤出后,熔体在紫外灯照射下,光引发剂激发裂解产生自由基,引发接枝物接枝到聚烯烃分子链上,在螺杆外接枝,解决了产品易产生凝胶和焦料的问题。由于是在螺杆外接枝,不受熔体流动速率和螺杆中接枝反应不完全等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增加光引发剂和助接枝剂等用量、提高辐照能量及时间,来生产高接枝率产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实施例1~3:一种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的制备方法,所述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用于多层共挤薄膜,所说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表1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聚烯烃树脂100份100份100份光引发剂0.01份0.03份0.1份接枝物0.5份1份3份多官能团助接枝剂0.01份0.03份0.1份其他助剂1份1.5份2份实施例1中聚烯烃树脂为聚乙烯丁二烯树脂,光引发剂为184,接枝物为马来酸酐,多官能团助接枝剂为TAIC,抗氧剂为1010,分散剂为聚乙烯蜡,润滑剂为硅油。实施例2中聚烯烃树脂为乙烯丁烯共聚树脂,光引发剂为369,接枝物为马来酸,多官能团助接枝剂为TMPTMA,抗氧剂为DLTP,分散剂为硬脂酸,润滑剂为白油。实施例3中聚烯烃树脂为聚乙烯树脂,光引发剂为BP,接枝物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多官能团助接枝剂为TMPTA,抗氧剂为1035,分散剂为聚丙烯蜡,润滑剂为PPA。上述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通过以下步骤制得:(1)按重量配比称取以上配方中聚烯烃树脂、光引发剂、接枝物、多官能团助接枝剂及其他加工助剂,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2)将上述混合物料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挤出拉条,处于热熔体的料条通过紫外光辐照灯,进行辐照接枝,料条再经过冷却、切粒得到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其中紫外光辐照灯波长365nm,灯能量位10J/cm2,光照时间为15s。对比例1~2:一种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的制备方法,所述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用于多层共挤薄膜,所说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表2对比例1对比例2聚烯烃树脂100份100份光引发剂0份0份热分解过氧化物0.03份0.1份接枝物1份3份多官能团助接枝剂0.03份0.1份其他助剂1.5份2份上述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对比例1、对比例2通过以下步骤制得:(1)按重量配比称取以上配方中聚烯烃树脂、热分解过氧化物、接枝物、多官能团助接枝剂及其他加工助剂,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2)将上述混合物料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接枝、拉条、冷却、切粒得到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1~2:对比例1,按照实施案例2的方案制备,不同的是,将光引发剂改为等量的热分解过氧化物,同时制备过程中去掉紫外光接枝过程,改用螺杆中熔融接枝,获得对比例1;对比例2,按照实施案例3的方案制备,不同的是,将光引发剂改为等量的热分解过氧化物,同时制备过程中去掉紫外光接枝过程,改用螺杆中熔融接枝,获得对比例2。按标准Q/HCHX3-2016测定接枝率;按照目视法,连续生产7天后,取100颗粒子,检测粒子中焦粒个数;按照GB/T3682-2018,测试190℃,2.16kg条件下的熔融指数。各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制备的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性能检测数据如下:表3...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的原料如下所示,以质量百分比计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的原料如下所示,以质量百分比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树脂包括饱和聚烯烃树脂和/或不饱和聚烯烃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自由基型光引发剂;优选为BP、184、MK、CTX或IPBE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枝物为马来酸酐、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马来酸或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多层共挤薄膜用粘合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官能团助接枝剂为具有两个或以上活性烯官能团的活性单体;优选为TMPTA、TAIC、TMPTMA、PETA、DPHA或DPPA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多层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华孙永健张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和好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