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切机除尘系统及分切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058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除尘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切机除尘系统及分切机。该分切机除尘系统包括吸尘主管和喷淋塔,吸尘主管的第一端上设有吸尘支管组件,吸尘主管的第二端与喷淋塔的入口连接,喷淋塔的出口安装有风机,喷淋塔内设有喷淋机构和旋流板,吸尘主管的第二端上设有射流器。有益效果是:通过吸尘支管组件将粉尘吸收汇总集中处理,并且通过射流器先对纤维粉尘进行加湿混合,再通过喷淋塔进行二次处理,并且旋流板在喷淋机构喷出的液体以及粉尘气流的作用下使得旋流板转动,使得汇集在旋流板的叶片上的吸收有粉尘的水滴甩到喷淋塔上再汇集到喷淋塔底部,并且旋流板的叶片之间也能形成水膜对粉尘进行进一步加湿处理,提高粉尘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切机除尘系统及分切机
本技术属于除尘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切机除尘系统及分切机。
技术介绍
造纸厂分切机的工作原理是将纸机生产完成的大卷纸吊运至分切设备上,通过传动及转动机构形成多层复合纸,最后利用切刀进行标准切割形成卷纸。由于分切机在造纸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粉尘,而且粉尘分散,尤其是分切机切刀部、压光机构、滚轴、压辊等等处产生的粉尘较多,收集处理困难,污染环境,影响工作人员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切机除尘系统及分切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造纸生产过程粉尘收集处理困难、处理效果差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分切机除尘系统,包括吸尘主管和喷淋塔,所述吸尘主管的第一端上设有吸尘支管组件,所述吸尘主管的第二端与喷淋塔的入口连接,所述喷淋塔的出口安装有风机,所述喷淋塔内设有喷淋机构和旋流板,所述吸尘主管的第二端上设有射流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吸尘支管组件将粉尘吸收汇总集中处理,并且通过射流器先对纤维粉尘进行加湿混合,再通过喷淋塔进行二次处理,并且旋流板在喷淋机构喷出的液体以及粉尘气流的作用下使得旋流板转动,旋流板旋转将汇集在旋流板的叶片上的吸收有粉尘的水滴甩到喷淋塔的侧壁上自然下落汇集到喷淋塔底部,并且旋流板的叶片之间也能形成水膜对粉尘进行进一步加湿处理,提高粉尘处理效果。可选地,所述吸尘支管组件包括第一吸尘支管、第二吸尘支管和第三吸尘支管,所述第一吸尘支管通过吸尘软管与用于对准压辊处的第一吸尘罩连接,所述第二吸尘支管与用于对准滚轴处的第二吸尘罩连接,所述第三吸尘支管与用于对准压光机构和切刀部处的第三吸尘罩连接。可选地,所述吸尘主管的第二端设有倒U型段,所述射流器安装在倒U型段靠近喷淋塔的一竖直段上,且该竖直段的直径由远离喷淋塔的一端至靠近喷淋塔的一端逐渐增大。可选地,所述射流器喷射出的水形成与射流器所在吸尘主管的竖直段的轴向垂直的水幕。可选地,所述旋流板位于喷淋机构的下方。可选地,当所述喷淋机构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时,所述喷淋机构沿喷淋塔周向均匀分布,并对准旋流板。采用上述可选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个吸尘支管将对易产生粉尘的部位进行收集,再集中处理,提高粉尘收集处理效果。一种分切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分切机除尘系统,还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有压光工位、切刀工位和多个产纸工位,所述产纸工位上设有压辊和滚轴,所述压光工位上设有压光机构,所述切刀工位上设有切刀部。可选地,第一吸尘罩安装在所述压辊处,并随压辊一起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减少造纸过程中粉尘的外泄,降低环境污染,更加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切机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切机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分切机的侧视图。零件标号说明1吸尘主管;11第一吸尘支管;12第二吸尘支管;13第三吸尘支管;14第一吸尘罩;15吸尘软管;16第二吸尘罩;17第三吸尘罩;2射流器;3喷淋塔;31旋流板;32喷淋机构;4风机;5机座;51压辊;52滚轴;53压光机构;54切刀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分切机除尘系统,包括吸尘主管1和喷淋塔3,吸尘主管1的第一端上设有吸尘支管组件,吸尘主管1的第二端与喷淋塔3的入口连接,喷淋塔3的出口安装有风机4,通过风机4提供抽吸动力,喷淋塔3内设有喷淋机构32和旋流板31,吸尘主管1的第二端上设有射流器2。本技术的分切机除尘系统,通过吸尘支管组件将易产生粉尘区域的粉尘集中收集汇总到吸尘主管内,并且依次通过射流器、喷淋塔对粉尘进行一次处理和二次处理,提高粉尘处理效果。如图1至图5所示,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吸尘支管组件包括第一吸尘支管11、第二吸尘支管12和第三吸尘支管13,第一吸尘支管11通过吸尘软管15与用于对准压辊51处的第一吸尘罩14连接,第二吸尘支管12与用于对准滚轴52处的第二吸尘罩16连接,第三吸尘支管13与用于对准压光机构53和切刀部54处的第三吸尘罩17连接。压辊51处、滚轴52处、压光机构53和切刀部54处分别单独设置与其对应的吸尘罩,使得各个区域的吸尘罩互不干扰,分区吸尘,有利于提高粉尘处理效果,改善环境。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吸尘主管1的第二端设有倒U型段,射流器2安装在倒U型段靠近喷淋塔3的一竖直段上,且该竖直段的直径由远离喷淋塔的一端至靠近喷淋塔的一端逐渐增大,采用该结构设计不仅能够适应安装需求,克服不同安装高度差,而且使得粉尘集中收集后在倒U型段先进行缓冲后再经过射流器2进行加湿,有利于减缓粉尘在该段的流动速度,使得粉尘缓慢经过射流器,提高加湿处理效果。射流器2喷射出的水形成与射流器2所在吸尘主管1的竖直段的轴向垂直的水幕,即射流器2射出液体形成的水幕与粉尘流动方向垂直,使得粉尘必须经过水幕才能继续前进,提高处理效果。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旋流板31位于喷淋机构32的下方。当喷淋机构32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时,喷淋机构32沿喷淋塔3的周向均匀分布,并对准旋流板31,使得喷淋液均匀喷向旋流板31。其中,旋流板31的叶片在粉尘气流以及喷淋机构的作用下能够转动,旋流板的叶片转动会使得吸附在叶片上的粉尘与喷淋液的混合物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出到喷淋塔的侧壁后再掉落到喷淋塔底部、或者直接掉落到喷淋塔底部,并且将喷淋机构32设置在旋流板31的上方,喷淋机构喷淋出的水雾不仅可以在叶片上形成水膜,进一步对粉尘进行处理,而且喷淋机构还能对未充分处理已经通过了旋流板的粉尘进一步加湿处理,提高处理效果,使得喷淋机构喷淋出的水雾具有双重功能,充分得到利用,降低能耗,节能环保。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分切机,包括如上任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分切机除尘系统,还包括机座5,机座5上设有压光工位、切刀工位和多个产纸工位,多个产纸工位上生产出的纸输送到压光工位和切光工位再统一加工处理。其中,产纸工位上设有压辊51和滚轴52,压光工位上设有压光机构53,切刀工位上设有切刀部54,第一吸尘罩14安装在压辊51处,并随压辊51一起移动,第一吸尘罩14通过吸尘软管15与第一吸尘支管11连接,使得第一吸尘罩14能够灵活随着压辊51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切机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主管和喷淋塔,所述吸尘主管的第一端上设有吸尘支管组件,所述吸尘主管的第二端与喷淋塔的入口连接,所述喷淋塔的出口安装有风机,所述喷淋塔内设有喷淋机构和旋流板,所述吸尘主管的第二端上设有射流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切机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主管和喷淋塔,所述吸尘主管的第一端上设有吸尘支管组件,所述吸尘主管的第二端与喷淋塔的入口连接,所述喷淋塔的出口安装有风机,所述喷淋塔内设有喷淋机构和旋流板,所述吸尘主管的第二端上设有射流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切机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支管组件包括第一吸尘支管、第二吸尘支管和第三吸尘支管,所述第一吸尘支管通过吸尘软管与用于对准压辊处的第一吸尘罩连接,所述第二吸尘支管与用于对准滚轴处的第二吸尘罩连接,所述第三吸尘支管与用于对准压光机构和切刀部处的第三吸尘罩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切机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主管的第二端设有倒U型段,所述射流器安装在倒U型段靠近喷淋塔的一竖直段上,且该竖直段的直径由远离喷淋塔的一端至靠近喷淋塔的一端逐渐增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凯杰林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