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壁板中加强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0343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壁板中加强梁,包括内部设置有空腔的中加强梁本体,所述中加强梁本体包括依次环绕连接的上侧板、前侧板、下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后侧板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竖直部和下倾斜部,所述下倾斜部从上至下向后倾斜,所述中加强梁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空腔分隔成多个小腔室的第一竖直分隔筋、第一水平分隔筋和第二竖直分隔筋,所述第二竖直分隔筋的上部与所述第一水平分隔筋的中后部连接,所述第二竖直分隔筋的下部与所述下侧板的中后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前壁板中加强梁,采用全新的腔室形式布置设计,能够减少材料的使用,兼顾轻量化、隔音效果以及吸能效果,为车辆达成性能高,能耗低提供结构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壁板中加强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前壁板总成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壁板中加强梁。
技术介绍
汽车前壁板中加强梁是车身的重要部件之一,该加强梁是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之后,减轻乘员受伤的主要结构之一,通过该零部件的结构可以把前端机舱的受力,从而减轻对乘客的伤害,随着客户对汽车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在乘坐舒适性、NVH隔音方面提出了高要求,不仅更加关注车辆结构性安全,同时也注重产品轻量化带来的能耗节约,对车身加强件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为此需要设计高强度、低重量的产品结构形式,从而满足顾客的需求及提升品牌知名度,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汽车前壁板中加强梁的结构进行改进以适应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前壁板中加强梁,采用全新的腔室形式布置设计,在减少材料使用的情况下,实现轻量化率高、隔音效果好以及吸收动能强,为车辆达成性能高,能耗低提供结构支撑。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前壁板中加强梁,包括内部设置有空腔的中加强梁本体,所述中加强梁本体包括依次环绕连接的上侧板、前侧板、下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后侧板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竖直部和下倾斜部,所述下倾斜部从上至下向后倾斜,所述中加强梁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空腔分隔成多个小腔室的第一竖直分隔筋、第一水平分隔筋和第二竖直分隔筋,所述第一竖直分隔筋的上部与所述下倾斜部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一竖直分隔筋的下部与所述下侧板的中前部连接,所述第一水平分隔筋的前部与所述第一竖直分隔筋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水平分隔筋的后部与所述下倾斜部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竖直分隔筋的上部与所述第一水平分隔筋的中后部连接,所述第二竖直分隔筋的下部与所述下侧板的中后部连接。进一步,所述前侧板、所述上竖直部、所述第一竖直分隔筋和所述第二竖直分隔筋均互相平行。进一步,所述上竖直部的前表面和所述第一竖直分隔筋的前表面共面,所述上竖直部的后表面和所述第一竖直分隔筋的后表面共面。进一步,所述中加强梁本体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水平分隔筋,所述第二水平分隔筋的前部与所述前侧板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水平分隔筋的后部与所述下倾斜部的上部连接。进一步,所述中加强梁本体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三水平分隔筋,所述第三水平分隔筋的前部与所述前侧板的中下部连接,所述第三水平分隔筋的后部与所述第一竖直分隔筋的中部连接。进一步,所述下侧板从前至后向下倾斜,所述第一水平分隔筋和所述第三水平分隔筋与所述下侧板平行。进一步,所述第一水平分隔筋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三水平分隔筋的上表面共面,所述第一水平分隔筋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三水平分隔筋的下表面共面。进一步,所述后侧板的四周边缘设置有用于与前壁板总成连接的连接翻边,所述连接翻边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进一步,所述前侧板和所述下侧板上设置有多个漏液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汽车前壁板中加强梁,采用全新的腔室形式布置设计,实现三级缓冲吸能,结构强度高,吸收动能以及噪音隔断能量强,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之后,能够减少汽车前壁板中加强梁向后凸出的变形量,从而减少乘客受到的伤害,并且采用挤压成型工艺加工形成多层次腔室结构,能够减少材料的使用,兼顾轻量化、隔音效果以及吸能效果,为车辆达成性能高,能耗低提供结构支撑。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1-上侧板,2-前侧板,3-下侧板,4-后侧板,41-上竖直部,42-下倾斜部,51-第一竖直分隔筋,52-第二竖直分隔筋,53-第一水平分隔筋,54-第二水平分隔筋,55-第三水平分隔筋,6-连接翻边,61-连接孔,7-漏液孔,8-第一大腔室,81-前部小腔室,9-第二大腔室,91-第一中部小腔室,92-第二中部小腔室,93-后部小腔室。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汽车前壁板中加强梁,包括内部设置有空腔的中加强梁本体,所述中加强梁本体包括依次环绕连接的上侧板1、前侧板2、下侧板3和后侧板4,所述后侧板4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竖直部41和下倾斜部42,所述下倾斜部42从上至下向后倾斜,所述中加强梁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空腔分隔成多个小腔室的第一竖直分隔筋51、第一水平分隔筋53和第二竖直分隔筋52,所述第一竖直分隔筋51的上部与所述下倾斜部42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一竖直分隔筋51的下部与所述下侧板3的中前部连接,所述第一水平分隔筋53的前部与所述第一竖直分隔筋51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水平分隔筋53的后部与所述下倾斜部42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竖直分隔筋52的上部与所述第一水平分隔筋53的中后部连接,所述第二竖直分隔筋52的下部与所述下侧板3的中后部连接。第一竖直分隔筋51将空腔分隔成截面呈四边形的第一大腔室8和截面呈三角形的第二大腔室9,第一水平分隔筋53和第二竖直分隔筋52又将第二大腔室9分隔成截面呈三角形的第一中部小腔室91、截面呈四边形的第二中部小腔室92以及截面呈梯形的后部小腔室93,由于第二大腔室9的截面呈三角形并且内部被分隔为三个腔室,所以结构强度较高,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之后,第一大腔室8的强度较低会首先发生变形,又由于第一水平分隔筋53的前部与第一竖直分隔筋51的中部连接,第一水平分隔筋53的后部与下倾斜部42的中部连接,第二竖直分隔筋52的上部与第一水平分隔筋53的中后部连接,第二竖直分隔筋52的下部与下侧板3的中后部连接,所以冲击能量传递至第二大腔室9之后,第一中部小腔室91和第二中部小腔室92会先于后部小腔室93发生变形,接着冲击能量会导致第一水平分隔筋53带动第二竖直分隔筋52的上部朝向下倾斜部42移动,当第二竖直分隔筋52的上部抵靠在下倾斜部42时,后部小腔室93变形成为截面呈三角形的腔室,能够吸收更多的冲击能量,此外将空腔分隔成为多个小腔室还具有增强噪音隔断能力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全新的腔室形式布置设计,实现三级缓冲吸能,结构强度高,吸收动能以及噪音隔断能力强,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之后,能够减少汽车前壁板中加强梁向后凸出的变形量,从而减少乘客受到的伤害,并且采用挤压成型工艺加工形成多层次腔室结构,能够减少材料的使用,兼顾轻量化、隔音效果以及吸能效果,为车辆达成性能高,能耗低提供结构支撑。本实施例中,所述前侧板2、所述上竖直部41、所述第一竖直分隔筋51和所述第二竖直分隔筋52均互相平行,优选均垂直于前后方向;所述上竖直部41的前表面和所述第一竖直分隔筋51的前表面共面,所述上竖直部41的后表面和所述第一竖直分隔筋51的后表面共面,使得第一大腔室8的截面呈前后两侧互相平行的四边形。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加强梁本体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水平分隔筋54,所述第二水平分隔筋54的前部与所述前侧板2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水平分隔筋54的后部与所述下倾斜部42的上部连接;所述中加强梁本体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三水平分隔筋55,所述第三水平分隔筋55的前部与所述前侧板2的中下部连接,所述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壁板中加强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置有空腔的中加强梁本体,所述中加强梁本体包括依次环绕连接的上侧板(1)、前侧板(2)、下侧板(3)和后侧板(4),所述后侧板(4)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竖直部(41)和下倾斜部(42),所述下倾斜部(42)从上至下向后倾斜,所述中加强梁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空腔分隔成多个小腔室的第一竖直分隔筋(51)、第一水平分隔筋(53)和第二竖直分隔筋(52),所述第一竖直分隔筋(51)的上部与所述下倾斜部(42)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一竖直分隔筋(51)的下部与所述下侧板(3)的中前部连接,所述第一水平分隔筋(53)的前部与所述第一竖直分隔筋(51)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水平分隔筋(53)的后部与所述下倾斜部(42)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竖直分隔筋(52)的上部与所述第一水平分隔筋(53)的中后部连接,所述第二竖直分隔筋(52)的下部与所述下侧板(3)的中后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壁板中加强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置有空腔的中加强梁本体,所述中加强梁本体包括依次环绕连接的上侧板(1)、前侧板(2)、下侧板(3)和后侧板(4),所述后侧板(4)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竖直部(41)和下倾斜部(42),所述下倾斜部(42)从上至下向后倾斜,所述中加强梁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空腔分隔成多个小腔室的第一竖直分隔筋(51)、第一水平分隔筋(53)和第二竖直分隔筋(52),所述第一竖直分隔筋(51)的上部与所述下倾斜部(42)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一竖直分隔筋(51)的下部与所述下侧板(3)的中前部连接,所述第一水平分隔筋(53)的前部与所述第一竖直分隔筋(51)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水平分隔筋(53)的后部与所述下倾斜部(42)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竖直分隔筋(52)的上部与所述第一水平分隔筋(53)的中后部连接,所述第二竖直分隔筋(52)的下部与所述下侧板(3)的中后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壁板中加强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2)、所述上竖直部(41)、所述第一竖直分隔筋(51)和所述第二竖直分隔筋(52)均互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壁板中加强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竖直部(41)的前表面和所述第一竖直分隔筋(51)的前表面共面,所述上竖直部(41)的后表面和所述第一竖直分隔筋(51)的后表面共面。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水平杨忠张翼飞王玮李恒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