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止输液器从输液瓶脱落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0316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止输液器从输液瓶脱落的固定装置,包括插瓶针和固定于输液瓶瓶口的输液瓶胶塞,所述插瓶针的端部设有用于钻通输液瓶胶塞的尖端,所述插瓶针的中部设有用于使插瓶针旋入输液瓶胶塞的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防止输液器从输液瓶脱落的固定装置具有简单实用、提高连接强度和保证连接稳定性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防止输液器从输液瓶脱落的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止输液器从输液瓶脱落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输液器是一种通过在静脉与药液之间建立通道来进行静脉输液的医疗耗材。在使用时,由医护人员将输液器的插瓶针插入输液瓶中,再将静脉针刺入消毒好的静脉,固定好之后即可以调整流速开始输液。现有的输液器的插瓶针与输液瓶之间仅仅依靠输液瓶瓶口处的橡胶塞的挤压力和摩擦力固定,没有其他固定装置,因此插瓶针在患者活动时很容易从输液瓶中脱落,脱落的插瓶针如果与其他物品接触便会受到污染,不能再用于输液,此时便需要重新更换输液器,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造成物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实用、提高连接强度和保证连接稳定性的用于防止输液器从输液瓶脱落的固定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防止输液器从输液瓶脱落的固定装置,包括插瓶针和固定于输液瓶瓶口的输液瓶胶塞,所述插瓶针的端部设有用于钻通输液瓶胶塞的尖端,所述插瓶针的中部设有用于使插瓶针旋入输液瓶胶塞的螺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瓶针的中部还设有倒齿,所述倒齿中朝向尖端的一端与插瓶针的侧面平滑相接,另一端为一与插瓶针的侧面呈夹角α的平面,α≤90°。所述倒齿中与螺纹的旋向相同的一侧与插瓶针的侧面平滑相接,且该侧至另一侧平滑过渡。所述输液瓶胶塞的内部设有用于在插瓶针旋入时为输液瓶胶塞提供支撑力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上设有允许插瓶针通过的通孔。所述加强件为与输液瓶胶塞同轴设置的环形钢片。所述输液瓶胶塞中朝向输液瓶瓶口外侧的侧面上设有内凹部。所述输液瓶胶塞中朝向输液瓶瓶口内侧的侧面上也设有内凹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用于防止输液器从输液瓶脱落的固定装置,包括插瓶针和固定于输液瓶瓶口的输液瓶胶塞,插瓶针的端部设有用于钻通输液瓶胶塞的尖端。与现有的插瓶针不同的是,本技术的插瓶针的中部设有用于使插瓶针旋入输液瓶胶塞的螺纹,通过螺纹与尖端的配合,插瓶针在插入输液瓶胶塞时需要旋转钻通,因此也只有同时施加旋转力与轴向拉力才能使插瓶针脱离输液瓶胶塞。这种设置方式有效避免了插瓶针受到轴向拉力时直接从输液瓶胶塞中脱离的情况,提高了插瓶针和输液瓶胶塞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二者的连接稳定性,降低更换输液器的概率,减轻患者输液过程中的痛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防止输液器从输液瓶脱落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插瓶针;11、尖端;12、螺纹;13、倒齿;2、输液瓶胶塞;21、加强件;22、内凹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文技术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防止输液器从输液瓶脱落的固定装置,包括插瓶针1和固定于输液瓶瓶口的输液瓶胶塞2,插瓶针1的端部设有用于钻通输液瓶胶塞2的尖端11,插瓶针1的中部设有用于使插瓶针1旋入输液瓶胶塞2的螺纹12,通过螺纹12与尖端11的配合,插瓶针1在插入输液瓶胶塞2时需要旋转钻通,因此也只有同时施加旋转力与轴向拉力才能使插瓶针1脱离输液瓶胶塞2。这种设置方式有效避免了插瓶针1受到轴向拉力时直接从输液瓶胶塞2中脱离的情况,提高了插瓶针1和输液瓶胶塞2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二者的连接稳定性,降低更换输液器的概率,减轻患者输液过程中的痛苦。本实施例中,插瓶针1的中部还设有倒齿13,倒齿13中朝向尖端11的一端与插瓶针1的侧面平滑相接,另一端为一与插瓶针1的侧面呈夹角α的平面,α≤90°。当插瓶针1旋入输液瓶胶塞2时,倒齿13的平滑相接端部可以顺利的穿入输液瓶胶塞2,但是当插瓶针1受到轴向拉力时,倒齿13的平面端部与输液瓶胶塞2的内部卡紧,防止插瓶针1脱落,进一步加强了插瓶针1与输液瓶胶塞2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倒齿13中与螺纹12的旋向相同的一侧与插瓶针1的侧面平滑相接,且该侧至另一侧平滑过渡,这种倒齿13结构使插瓶针1旋入输液瓶胶塞2时不会产生阻力,保证旋入过程中的顺畅。本实施例中,输液瓶胶塞2的内部设有用于在插瓶针1旋入时为输液瓶胶塞2提供支撑力的加强件21,避免输液瓶胶塞2在受到旋入力时变形或发生内部滑移,导致插瓶针1难以顺利进入输液瓶胶塞2的情形出现。加强件21上设有允许插瓶针1通过的通孔,避免与插瓶针1产生干涉。本实施例中,加强件21为与输液瓶胶塞2同轴设置的环形钢片,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设置其他结构和材质的加强件21,在此不做赘述。本实施例中,输液瓶胶塞2中朝向输液瓶瓶口外侧的侧面上设有内凹部22,以便于插瓶针1进行对心,输液瓶胶塞2中朝向输液瓶瓶口内侧的侧面上也设有内凹部22,从而使输液瓶胶塞2的中部厚度变薄,利于插瓶针1的顺利插入。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前提下所得到的改进和变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防止输液器从输液瓶脱落的固定装置,包括插瓶针(1)和固定于输液瓶瓶口的输液瓶胶塞(2),所述插瓶针(1)的端部设有用于钻通输液瓶胶塞(2)的尖端(1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瓶针(1)的中部设有用于使插瓶针(1)旋入输液瓶胶塞(2)的螺纹(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止输液器从输液瓶脱落的固定装置,包括插瓶针(1)和固定于输液瓶瓶口的输液瓶胶塞(2),所述插瓶针(1)的端部设有用于钻通输液瓶胶塞(2)的尖端(1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瓶针(1)的中部设有用于使插瓶针(1)旋入输液瓶胶塞(2)的螺纹(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止输液器从输液瓶脱落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瓶针(1)的中部还设有倒齿(13),所述倒齿(13)中朝向尖端(11)的一端与插瓶针(1)的侧面平滑相接,另一端为一与插瓶针(1)的侧面呈夹角α的平面,α≤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防止输液器从输液瓶脱落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齿(13)中与螺纹(12)的旋向相同的一侧与插瓶针(1)的侧面平滑相接,且该侧至另一侧平滑过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敏周昔红夏春芳黎静马芳梁澳玺李娟刘新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