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输液器与输液瓶脱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564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1
防止输液器与输液瓶脱管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患者输液过程中输液器容易从输液瓶瓶塞处脱落的问题;包括上下轴向且圆环形的壳体,壳体内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贯通的弧形槽,弧形槽内滑动连接有夹持块,两个夹持块开口相对且可伸出其对应侧的弧形槽,左侧的夹持块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左右方向且可左右移动的第一齿条,右侧的夹持块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位于第一齿条下方且左右方向的第二齿条,壳体内前后两端分别经前后轴向的转轴转动连接有齿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与其对应侧的齿轮啮合,壳体下端经两个左右相对且上下方向的拉绳连接有一个固定夹;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输液器与输液瓶脱管装置
本技术涉及静脉输液辅助器械
,特别是一种防止输液器与输液瓶脱管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静脉输液过程中,意识不清,躁动的病人在输液过程中活动过大时常常会发生输液器从与输液瓶瓶塞处松脱的现象,或者因为输液瓶口胶塞的弹性,由于挤压使瓶内的输液器穿刺头缓慢弹出,从而造成药液污染,需要医护人员更换输液器,重新排气、连接输液装置。输液器脱管后如不能及时发现,输液器内的液体会流出浸湿患者的衣物及被褥,护士需要为患者重新更换被褥和衣物,从而增加了护士不必要的劳动,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防止输液器与输液瓶脱管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患者输液过程中输液器容易从输液瓶瓶塞处脱落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上下轴向且圆环形的壳体,壳体内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贯通的弧形槽,弧形槽内滑动连接有夹持块,两个夹持块开口相对且可伸出其对应侧的弧形槽,左侧的夹持块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左右方向且可左右移动的第一齿条,右侧的夹持块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位于第一齿条下方且左右方向的第二齿条,壳体内前后两端分别经前后轴向的转轴转动连接有齿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与其对应侧的齿轮啮合,壳体下端经两个左右相对且上下方向的拉绳连接有一个固定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壳体、夹持块、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固定夹等,可以使输液器的穿刺器固定在输液瓶的瓶塞内,防止输液过程中输液器从输液瓶上脱落,设有的弧形板,可以便于医护人员按动第一齿条,设有的防滑垫,可以增加摩擦力,加强对输液瓶的夹持效果,设有的按压板和防滑颗粒,可以便于医护人员按动夹子,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切主视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全剖左视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的全剖俯视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上下轴向且圆环形的壳体1,壳体1内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贯通的弧形槽2,弧形槽2内滑动连接有夹持块3,两个夹持块3开口相对且可伸出其对应侧的弧形槽2,左侧的夹持块3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左右方向且可左右移动的第一齿条4,右侧的夹持块3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位于第一齿条4下方且左右方向的第二齿条5,壳体1内前后两端分别经前后轴向的转轴6转动连接有齿轮7,第一齿条4和第二齿条5分别与其对应侧的齿轮7啮合,壳体1下端经两个左右相对且上下方向的拉绳8连接有一个固定夹9。为了带动第一齿条4左右移动,所述的两个第一齿条4的右端贯穿壳体1且设有一个弧口朝左的弧形板10。为了防止打滑,所述的弧形板10右端面上设有多个沿壳体1圆周方向均布且上下方向的防滑条11。为了便于夹持块3复位,所述的夹持块3外端经压簧12与壳体1连接。为了增加夹持效果,所述的夹持块3内表面上设有防滑垫13。为了便于按动固定夹9,所述的固定夹9包括左右两个夹臂,两个夹臂中部铰接且呈X形,夹臂的前端设有按压板14,按压板14外端设有多个防滑颗粒。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向左按动弧形板10,防滑条11可以便于医护人员按压,防止打滑,弧形板10带动两个第一齿条4在壳体1上向左滑动,第一齿条4带动左侧的夹持块3在左侧的弧形槽2内向左滑动,滑动的同时向左挤压左侧的压簧12,与此同时,第一齿条4带动齿轮7逆时针转动,齿轮7带动第二齿条5向右滑动,第二齿条5带动右侧的夹持块3在右侧的弧形槽2内向右滑动,滑动的同时向右挤压右侧的压簧12,滑动一段距离后,两个夹持块3分别位于壳体1内;此时将输液瓶瓶口朝下,将壳体1套装于输液瓶瓶口处,此时松开按压弧形板10,由于弹簧的弹力,左侧的夹持块3在弧形槽2内向右滑动,右侧的夹持块3在矩形槽内向左滑动,滑动一段距离后,夹持块3的内表面与输液瓶瓶口外缘面接触,并挤压输液瓶瓶口,实现对输液瓶的限位夹紧,使壳体1固定在输液瓶瓶口处;将输液器的穿刺器刺入输液瓶的橡胶瓶塞内,将固定夹9夹在穿刺器下方的输液管上,按压板14与防滑颗粒可以便于医护人员按动固定夹9,此时固定夹9固定在穿刺器下方的输液管上,将输液瓶挂在输液架上,由于拉绳8的连接,拉绳8限制固定夹9向下的位移,固定夹9限制穿刺器向下的位移,穿刺器被固定在输液瓶的橡胶瓶塞上,防止滑脱;输液完成后,向左按压弧形板10,弧形板10带动夹持块3向外滑动,滑动一段距离后,夹持块3内表面与输液瓶瓶口外缘面脱离接触,将壳体1从输液瓶上取下,将固定夹9从输液管上取下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壳体、夹持块、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固定夹等,可以使输液器的穿刺器固定在输液瓶的瓶塞内,防止输液过程中输液器从输液瓶上脱落,设有的弧形板,可以便于医护人员按动第一齿条,设有的防滑垫,可以增加摩擦力,加强对输液瓶的夹持效果,设有的按压板和防滑颗粒,可以便于医护人员按动夹子,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止输液器与输液瓶脱管装置,包括上下轴向且圆环形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贯通的弧形槽(2),弧形槽(2)内滑动连接有夹持块(3),两个夹持块(3)开口相对且可伸出其对应侧的弧形槽(2),左侧的夹持块(3)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左右方向且可左右移动的第一齿条(4),右侧的夹持块(3)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位于第一齿条(4)下方且左右方向的第二齿条(5),壳体(1)内前后两端分别经前后轴向的转轴(6)转动连接有齿轮(7),第一齿条(4)和第二齿条(5)分别与其对应侧的齿轮(7)啮合,壳体(1)下端经两个左右相对且上下方向的拉绳(8)连接有一个固定夹(9)。/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止输液器与输液瓶脱管装置,包括上下轴向且圆环形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贯通的弧形槽(2),弧形槽(2)内滑动连接有夹持块(3),两个夹持块(3)开口相对且可伸出其对应侧的弧形槽(2),左侧的夹持块(3)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左右方向且可左右移动的第一齿条(4),右侧的夹持块(3)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位于第一齿条(4)下方且左右方向的第二齿条(5),壳体(1)内前后两端分别经前后轴向的转轴(6)转动连接有齿轮(7),第一齿条(4)和第二齿条(5)分别与其对应侧的齿轮(7)啮合,壳体(1)下端经两个左右相对且上下方向的拉绳(8)连接有一个固定夹(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输液器与输液瓶脱管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第一齿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利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