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亮宏专利>正文

反搏充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014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搏充气装置,包含:一带体,该带体具有弹性且其延伸方向上之相对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结合部与一第二结合部,该带体供绕裹一下肢且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能可拆的结合固定,该带体并于其中一面设有至少一容纳口袋,该容纳口袋具有至少一开口,该带体并于该容纳口袋之对应处开有一气嘴口,该气嘴口与该容纳口袋连通;至少一气囊袋,该至少一气囊袋供可拆地容设于该至少一容纳口袋内,该至少一气囊袋围构一充气空间并具有一气嘴,该气嘴连通于该充气空间与外界之间,当该至少一气囊袋容设于该容纳口袋中时,该气嘴穿过该气嘴口而外露于该带体之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搏充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搏充气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很多心血管疾病或内脏缺血、缺氧之症状,常会使用体外反搏(ECP,ExternalCounterPulsation)之方法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促进血管侧支增生,以改善症状,详细来说,是配合心搏节奏对下肢进行间歇式压迫与放松,促使下肢血液回流、使血液较易自心脏流出至身体各处。举例来说,通常会以如血压计之臂套一般的充气套包裹下肢,借由对充气套间歇性地充气与放气,来达到对下肢的间歇式压迫。然而,一般的充气套环绕整个下肢而需要较大的充气量才能达到压迫效果,且充气袋一旦破损,便须整个替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搏充气装置,能帮助血液回流,促进血液循环,并促进血管生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反搏充气装置,包括一带体与至少一气囊袋,该带体具有弹性且其延伸方向上之相对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结合部与一第二结合部,该带体供绕裹一下肢且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能可拆地结合固定,该带体并于其中一面设有至少一容纳口袋,该容纳口袋具有至少一开口,该带体并于该容纳口袋之对应处开有一气嘴口,该气嘴口与该容纳口袋连通;该至少一气囊袋供可拆地容设于该至少一容纳口袋内,该至少一气囊袋围构一充气空间并具有一气嘴,该气嘴连通于该充气空间与外界之间,当该至少一气囊袋容设于该容纳口袋中时,该气嘴穿过该气嘴口而外露于带体之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也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反搏充气装置,包括一带体与至少两气囊袋,该带体具有弹性且包含一第一部分与二第二部分,该二第二部分分别连接至该第一部分之同侧而沿该带体之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各该第二部分较靠近另一第二部分之一端具有一第一结合部,较远离另一第二部分之一端具有一第二结合部,各该第二部分供绕裹一下肢且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能可拆地结合固定,各该第二部分并于其中一面设有至少一容纳口袋,该容纳口袋具有至少一开口,各该第二部分并于该容纳口袋之对应处开有一气嘴口,该气嘴口与该容纳口袋连通,该第一部分沿该带体延伸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三结合部与一第四结合部,该第一部分供绕裹一躯干且该第三结合部与该第四结合部能可拆地结合固定;各该气囊袋供可拆地容设於其中一该容纳口袋内,各该气囊袋围构一充气空间并具有一气嘴,气嘴连通于该充气空间于外界之间,当该气囊袋容设于该容纳口袋中时,该气嘴穿过该气嘴口而外露于该带体之外。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其能帮助血液回流,促进血液循环,并促进血管生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反搏充气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反搏充气装置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反搏充气装置的气囊袋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3的3A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3的3B处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3的3C处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反搏充气装置的气囊袋的部分剖面图。图8是本技术中反搏充气装置的正面展开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中反搏充气装置的背面展开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中第二实施例中反搏充气装置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中第二实施例中反搏充气装置的部分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中第二实施例中反搏充气装置的正面图。图13、图14是本技术中反搏充气装置的使用示意图。附图标记:10:带体;11:第一结合部;12:第二结合部;13:容纳口袋;14:气嘴口;15:臂部;16:空隙;20:气囊袋;200:充气空间;21:袋体;211:第一片体;2111:TPU层;2112:底布;212:第二片体;2121:TPU层;2122:底布;213:穿孔22:气嘴;221:基座;222:管体;223:凸缘;30:带体;31:第一部分;311:第三结合部;312:第四结合部;32:第二部分;321:第一结合部;322:第二结合部;323:容纳口袋;324:气嘴口;325:臂部;326:空隙;40:充气管;D1:外径;D2:外径;D3:内径;T1:长度;T2:长度;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至图9以及图4、图5、图6,一种反搏充气装置包含一带体10与至少一气囊袋20。带体10具有弹性(例如,可使用具有弹性之塑料制成或为具有弹性之编织物等)且其延伸方向上之相对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结合部11与一第二结合部12,该带体10共绕裹一下肢且该第一结合部11与该第二结合部12能可拆地结合固定(例如,该第一结合部11与该第二结合部12分别为相对应之魔术贴部件而可彼此黏扣),该带体10并于其中一面设有至少一容纳口袋13,该容纳口袋13具有至少一开口(较佳者,该开口亦以魔术贴可拆地封闭),该带体10并于该容纳口袋13之对应处开有一气嘴口14,该气嘴口14与该容纳口袋13连通;该至少一气囊袋20供可拆地容设于该至少一容纳口袋13内,该至少一气囊袋20围构一充气空固200并具有一气嘴22,该气嘴22连通于该充气空间200与外界之间,当该至少一气囊袋20容设于该容纳口袋13中吁,该气嘴22穿过该气嘴口14而外露于该带体10之外。其中,该带体10之该气嘴口14如图13所示,设置于人体腿部内侧仅为实施例说明之用,实际上该带体之气嘴口最佳设置位置为图14所示,即该带体固定于大腿或小腿时是位于大腿或小腿外侧,以利该管件与该气嘴相互连接时较不会与腿部相互干涉。于本实施例中,该至少一气囊袋20包含一袋体21与该气嘴22,该袋体21围构该充气空间200,该袋体21穿设有一穿孔213,该气嘴22由一基座221、一管体222与一凸缘223所组成,该管体222设于该基座221上而连通该基座221的两侧,该凸缘223设于该管体222较远离该基座221的一端而自该凸缘223径向朝外延伸,该基座221以背向该管体222之一面结合至该袋体21,且该穿孔213连通该管体222;详细来说,该袋体21由一第一片体211与一第二片体212所围构而成,该穿孔213穿设于该第一片体211,该气嘴22之基座221设于该第一片体211之外表面,较佳者,该第一片体211由一底布2112与一TPU(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以下亦同)层2111所组成且以该TPU层2111朝外而供该气嘴22之基座221设置,该第二片体212亦由一底布2122与一TPU层2121所组成且该TPU层2121朝内而面向该第一片体211,且该第二片体212较该第一片体211为大,该第二片体212之边缘朝该第一片体211之外表面反折并与该第一片体211之外表面结合,例如,该第二片体212反折部分之TPU层2121与该第一片体211之TPU层2111能以热压方式彼此结合固定。进一步来说,该凸缘223之外径最好大于该气嘴口14之内径,借由该带体10之弹性拉撑使该凸缘223能穿出该气嘴口14,使该凸缘223在常态下位于该气嘴口14之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搏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带体,该带体具有弹性且其延伸方向上之相对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结合部与一第二结合部,该带体供绕裹一下肢且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能可拆地结合固定,该带体并于其中一面设有至少一容纳口袋,该容纳口袋具有至少一开口,该带体并于该容纳口袋之对应处开有一气嘴口,该气嘴口与该容纳口袋连通;/n以及至少一气囊袋,该至少一气囊袋供可拆地容设于该至少一容纳口袋内,该至少一气囊袋围构一充气空间并具有一气嘴,该气嘴连通于该充气空间与外界之间,当该至少一气囊袋容设于该容纳口袋中时,该气嘴穿过该气嘴口而外露于带体之外。/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312 TW 1092028481.一种反搏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带体,该带体具有弹性且其延伸方向上之相对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结合部与一第二结合部,该带体供绕裹一下肢且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能可拆地结合固定,该带体并于其中一面设有至少一容纳口袋,该容纳口袋具有至少一开口,该带体并于该容纳口袋之对应处开有一气嘴口,该气嘴口与该容纳口袋连通;
以及至少一气囊袋,该至少一气囊袋供可拆地容设于该至少一容纳口袋内,该至少一气囊袋围构一充气空间并具有一气嘴,该气嘴连通于该充气空间与外界之间,当该至少一气囊袋容设于该容纳口袋中时,该气嘴穿过该气嘴口而外露于带体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搏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气囊袋包含一袋体与该气嘴,该袋体围构该充气空间,该袋体穿设有一穿孔,该气嘴由一基座、一管体与一凸缘所组成,该管体设于该基座上而连通该基座的两侧,该凸缘设于该管体较远离该基座的一端而自该凸缘径向朝外延伸,该基座以背向该管体之一面结合至该袋体,且该穿孔连通该管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搏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袋体由一第一片体与一第二片体所围构而成,该穿孔穿设于该第一片体,该气嘴之基座设于该第一片体之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搏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片体由一底布与一TPU层所组成且以该TPU层朝外供该气嘴之基座设置,该第二片体亦由一底布与一TPU层组成且该TPU层朝内而面向第一片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搏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二片体较第一片体为大,该第二片体之边缘朝该第一片体之外表面反折并与该第一片体之外表面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搏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二片体反折部分之TPU层与该第一片体之TPU层以热压方式彼此结合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反搏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凸缘之外径大于该气嘴口之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反搏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凸缘之外径为21至27毫米,该管体外径为18至23毫米,该管体之内径为15至20毫米,该管体之长度为8至13毫米,该凸缘之轴向长度为2至5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反搏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凸缘之外径为21至27毫米,该管体之外径为18至23毫米,该管体之内径为15至20毫米,该管体之长度为8至13毫米,该凸缘之轴向长度为2至5毫米;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分别包含相互对应之魔术贴;该容纳口袋之开口以魔术贴可拆地封闭;该第一结合部位于该带体之外表面,该第二结合部位于该带体之内表面,该第二结合部包含二臂部,该二臂部沿一与该带体延伸方向垂直之方向排列而分别沿该带体延伸方向延伸,该二臂部之间形成一空隙,该二臂部之内表面皆分别铺设有魔术贴;当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彼此结合固定时,该气嘴口位于该二臂部之间的空隙。


10.一种反搏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带体,该带体具有弹性且包含一第一部分与二第二部分,该二第二部分分别连接至该第一部分之同侧而沿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智华
申请(专利权)人:吴亮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