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9869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感测装置,包括一底座、一电路组件、一心电图感测器、一振膜、一环状元件、以及一定位元件。底座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一导引部、一开口、以及一容置空间,其中导引部形成于顶面,开口形成于底面,且容置空间位于底面和顶面之间。电路组件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且具有一第一接点、以及一第二接点。心电图感测器设置于底面,且电性连接电路组件。振膜覆盖开口。环状元件可转动地连接底座,且具有一导引元件,导引元件以可滑动的方式与导引部结合。定位元件固定地连接环状元件,且具有一接触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感测装置
本技术系有关于一种感测装置。更具体地来说,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具有接触式心肺音与心电图量测功能的感测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人体的身体情况的掌握有许多检测方式,其中以听诊器聆听人体体内的声音(例如心音)即为一种常见的诊断方法。然而,目前的听诊器仅能在使用当下通过听头直接聆听,而无法在诊断的同时将声音记录。再者,使用听诊器诊断时也无法同时检测人体的其他生理数据,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以及使用不同的仪器检测,使用上并不方便。因此,如何解决前述问题始成一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已知的问题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感测装置,包括一底座、一电路组件、一心电图感测器、一振膜、一环状元件、以及一定位元件。底座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一导引部、一开口、以及一容置空间,其中导引部形成于顶面,开口形成于底面,且容置空间位于底面和顶面之间。电路组件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且具有一第一接点、以及一第二接点。心电图感测器设置于底面,且电性连接电路组件。振膜覆盖开口。环状元件可转动地连接底座,且具有一导引元件,导引元件以可滑动的方式与导引部结合。定位元件固定地连接环状元件,且具有一接触部。当环状元件相对于底座位于一第一位置时,接触部接触第一接点。当环状元件相对于底座位于一第二位置时,接触部接触该第二接点。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前述导引部为一弧形导槽,且前述导引元件为一柱体。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前述定位元件具有一第一凹槽和一第二凹槽,且具有可挠性。感测装置更包括一接合元件,固定地连接底座。当环状元件相对于底座位于第一位置时,接合元件和第一凹槽结合。当环状元件相对于底座位于该第二位置时,接合元件和第二凹槽结合。于一些实施例中,接合元件为一滚珠。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前述感测装置更包括一按压组件和一触发组件。按压组件包括一按压元件且具有可挠性。触发组件具有一开关。当一外力施加于按压元件时,前述按压元件将变形且接触触发组件。于一些实施例中,按压元件具有显示功能,且与电路组件电性连接。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前述底座更包括一穿孔,且电路组件更包括一耳机插座,其中穿孔连通容置空间和一外部环境,且耳机插座的插入孔对齐穿孔。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前述感测装置更包括一温度感测器,设置于底面上,且与电路组件电性连接。心电图感测器包括两个电极,温度感测器设置于两个电极之间,且前述电极围绕振膜。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前述电路组件更包括一无线传输单元。电路组件和振膜之间的距离大于电路组件和环状元件之间的距离。感测装置的外型具有听诊器的听头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感测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感测装置的爆炸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感测装置的仰视图。图4是表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5A是表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电路组件的俯视图。图5B是表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电路组件的仰视图。图6是表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定位元件的示意图。图7A是表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环状元件相对于底座位于第一位置时,接触部和电路组件的示意图。图7B是表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环状元件相对于底座位于第二位置时,接触部和电路组件的示意图。图7C是表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环状元件相对于底座位于第三位置时,接触部和电路组件的示意图。图7D是表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环状元件相对于底座位于第四位置时,接触部和电路组件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图1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9A是表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环状元件相对于底座位于第一位置时,定位元件和接合元件的示意图。图9B是表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环状元件相对于底座位于第二位置时,定位元件和接合元件的示意图。图9C是表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环状元件相对于底座位于第三位置时,定位元件和接合元件的示意图。图9D是表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环状元件相对于底座位于第四位置时,定位元件和接合元件的示意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按压元件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00:底座110:底面120:顶面121:导引部122:凹陷部140:开口150:侧面151:穿孔200:感测模块210:振膜220:心电图感测器221:电极222:电极230:温度感测器300:电路组件310:电路板311:第一面312:第二面320:第一接点330:第二接点340:第三接点350:第四接点360:收音元件370:储存单元380:无线传输单元390:耳机插座400:环状元件410:导引元件500:定位模块510:定位元件511:本体512:接触部513:第一凹槽514:第二凹槽515:第三凹槽516:第四凹槽520:接合元件600:按压组件610:本体620:按压元件621:液晶显示器700:触发组件710:开关E:感测装置T:中心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感测装置。然而,可轻易了解本技术实施例提供许多合适的技术概念而可实施于广泛的各种特定背景。所揭示的特定实施例仅仅用于说明以特定方法使用本技术,并非用以局限本技术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在此使用的全部用语(包括技术及科学用语)具有与此篇揭露所属的一般技艺者所通常理解的相同涵义。能理解的是这些用语,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读成具有一与相关技术及本揭露的背景或上下文一致的意思,而不应以一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方式解读,除非在此特别定义。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感测装置E如图1所示,其外型大致形成为听诊器的听头结构。感测装置E具有各种不同的功能,举例而言,其可用于检测及记录人体的心电图及/或体温,而在不同的操作模式下,其可记录人体体内的声音(例如心音)。图2和图3系分别表示前述感测装置E的爆炸图和仰视图,且图4是表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如图2~4所示,感测装置E主要包括一底座100、一感测模块200、一电路组件300、一环状元件400、一定位模块500、一按压组件600、以及一触发组件700。底座100具有一底面110和一顶面120,两者位于底座100的相反侧,且顶面120面向前述环状元件400。为了使感测装置E可呈现听诊器的听头结构,底座100的底面110的剖面面积可大于顶面120的剖面面积。此外,如图4所示,底面110和顶面120之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130,底面110上具有与容置空间130连通的一开口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底座,具有一底面、一顶面、一导引部、一开口、以及一容置空间,其中该导引部形成于该顶面,该开口形成于该底面,且该容置空间位于该底面和该顶面之间;/n一电路组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且具有一第一接点、以及一第二接点;/n一心电图感测器,设置于该底面,且电性连接该电路组件;/n一振膜,覆盖该开口;/n一环状元件,可转动地连接该底座,且具有一导引元件,该导引元件以可滑动的方式与该导引部结合;以及/n一定位元件,固定地连接该环状元件且具有一接触部,其中当该环状元件相对于该底座位于一第一位置时,该接触部接触该第一接点,且当该环状元件相对于该底座位于一第二位置时,该接触部接触该第二接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具有一底面、一顶面、一导引部、一开口、以及一容置空间,其中该导引部形成于该顶面,该开口形成于该底面,且该容置空间位于该底面和该顶面之间;
一电路组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且具有一第一接点、以及一第二接点;
一心电图感测器,设置于该底面,且电性连接该电路组件;
一振膜,覆盖该开口;
一环状元件,可转动地连接该底座,且具有一导引元件,该导引元件以可滑动的方式与该导引部结合;以及
一定位元件,固定地连接该环状元件且具有一接触部,其中当该环状元件相对于该底座位于一第一位置时,该接触部接触该第一接点,且当该环状元件相对于该底座位于一第二位置时,该接触部接触该第二接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引部为一弧形导槽,且该导引元件为一柱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元件具有一第一凹槽和一第二凹槽,且该感测装置更具有一接合元件,该接合元件固定地连接该底座,其中当该环状元件相对于该底座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接合元件和该第一凹槽结合,且当该环状元件相对于该底座位于该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嘉渊张荣文许高郁李东翰
申请(专利权)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