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感染听诊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30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感染听诊器,包括听诊头、导音管、耳挂。耳挂包括出声盘和固定挂耳。挂耳配合于人耳设置于出声盘,以使出声盘通过挂耳固定于人耳。导音管连接于出声盘。出声盘靠近人耳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出声孔。使用时,通过固定挂耳将出声盘固定于人耳。声音经过导音管传递至出声盘进而传递至人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感染听诊器的出声盘取代现有技术的入耳式耳挂。出声盘固定于人耳外部即可,有效避免耳挂伸入人耳导致交叉感染,安全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感染听诊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感染听诊器。
技术介绍
听诊器是内外妇儿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是医师的标志,现代医学即始于听诊器的专利技术。实际中,同一个听诊器可能是多个医生共同使用。不同的医生可能有干耳和湿耳。现有技术的听诊器的耳挂为入耳式,多个医生同时使用就可能导致相互感染。公开号为CN20187065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挂耳式听诊器。这种听诊器通过挂钩挂于耳朵,能够避免听诊器进入耳朵内部。但是听诊器挂于耳朵外部可能导致无法听清,影响诊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感染听诊器,其出声盘固定于人耳的外部,避免耳挂伸入人耳导致交叉感染。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感染听诊器,包括听诊头、导音管、耳挂;所述耳挂包括出声盘和固定挂耳;所述挂耳配合于人耳设置于所述出声盘,以使所述出声盘通过所述挂耳固定于人耳;所述导音管连接于所述出声盘;所述出声盘靠近人耳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出声孔;所述导音管内部设置有声音放大组件;所述声音放大组件包括麦克风、扬声器和控制电路板;所述麦克风和扬声器均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有数据发送模块。进一步地,所述导音管包括主管、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所述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均连通所述主管一端;所述第一分管的另一端和第二分管的另一端各连接一个所述出声盘;所述主管另一端连接所述听诊头;所述扬声器设置于所述主管内并位于所述主管靠近所述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的一端;所述麦克风设置于所述主管内并指向所述听诊头。进一步地,所述出声盘内部设置有扩口状的音腔;所述导音管连通所述音腔的较小端。进一步地,所述出声盘包裹有清洁套;所述清洁套呈袋状;所述清洁套的开口处可收缩。进一步地,所述清洁套由海绵制成。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音管内部的电池和无线充电线圈;所述电池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连接于所述电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通过固定挂耳将出声盘固定于人耳。声音经过导音管传递至出声盘进而传递至人耳。本技术的防感染听诊器的出声盘取代现有技术的入耳式耳挂。出声盘固定于人耳外部即可,有效避免耳挂伸入人耳导致交叉感染,安全卫生。同时,听诊头采集的声音被麦克风接收。声音信号被放大后经扬声器发出,避免出声盘设置于人耳外部导致无法听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感染听诊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声音放大组件与主管的配合示意图。图标:1-听诊头,2-导音管,21-主管,22-第一分管,23-第二分管,3-耳挂,31-出声盘,311-出声孔,32-固定挂耳,4-声音放大组件,41-麦克风,42-扬声器,43-控制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感染听诊器,包括听诊头1、导音管2、耳挂3。导音管2包括主管21、第一分管22和第二分管23。第一分管22和第二分管23均连通主管21一端,使得主管21、第一分管22和第二分管23组合呈“Y”字形。主管21另一端连接听诊头1。耳挂3包括出声盘31和固定挂耳32。挂耳配合于人耳设置于出声盘31,以使出声盘31通过挂耳固定于人耳。导音管2的第一分管22的另一端和第二分管2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出声盘31。出声盘31靠近人耳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出声孔311。声音经第一分管22和第二分管23传导至两个出声盘31后,声音经过出声孔311传导至人耳。挂耳和出声盘31的结构类似于挂耳式耳机的结构。使用时,通过固定挂耳32将出声盘31固定于人耳。听诊头1采集到的声音经主管21、第一分管22和第二分管23传递至出声盘31进而传递至人耳。本技术的防感染听诊器的出声盘31取代现有技术的入耳式耳挂3。出声盘31固定于人耳外部即可,有效避免耳挂3伸入人耳导致交叉感染,安全卫生。本实施例中,导音管2内部设置有声音放大组件4。声音放大组件4包括麦克风41、扬声器42和控制电路板43。扬声器42设置于主管21内并位于主管21靠近第一分管22和第二分管23的一端。麦克风41设置于主管21内并指向听诊头1。麦克风41和扬声器42均连接于控制电路板43。电路板设置有运算放大器。听诊头1采集到的声音经过主管21传导至麦克风41。麦克风41采集到声音后向控制电路板43发出电信号。运算放大器将电信号放大后传递给扬声器42,进而使得扬声器42发出声音。扬声器42发出的声音通过出声盘31传递到人耳。声音放大组件4能够将听诊头1采集到的微弱的声音放大。避免出声盘31配合于人耳外部导致医生无法听清听诊头1采集到的声音。同时,出声盘31配合于人耳外部后,导音管2震动或摩擦产生的声响也就不会很好的传入人耳,进而能够减小噪音对医生的干扰。另外,扬声器42设置于主管21内并位于主管21靠近第一分管22和第二分管23的一端。扬声器42发出的声音通过第一分管22和第二分管23分别传递到一只耳朵。只需要一个扬声器42即可使得两只耳朵都能听见声音。避免每个出声盘31各设置一个扬声器42。同时也避免控制电路板43向两个扬声器42同时引线。使得听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感染听诊器,包括听诊头(1)、导音管(2)、耳挂(3);其特征是:所述耳挂(3)包括出声盘(31)和固定挂耳(32);/n所述挂耳配合于人耳设置于所述出声盘(31),以使所述出声盘(31)通过所述挂耳固定于人耳;/n所述导音管(2)连接于所述出声盘(31);所述出声盘(31)靠近人耳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出声孔(311);/n所述导音管(2)内部设置有声音放大组件(4);所述声音放大组件(4)包括麦克风(41)、扬声器(42)和控制电路板(43);所述麦克风(41)和扬声器(42)均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4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感染听诊器,包括听诊头(1)、导音管(2)、耳挂(3);其特征是:所述耳挂(3)包括出声盘(31)和固定挂耳(32);
所述挂耳配合于人耳设置于所述出声盘(31),以使所述出声盘(31)通过所述挂耳固定于人耳;
所述导音管(2)连接于所述出声盘(31);所述出声盘(31)靠近人耳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出声孔(311);
所述导音管(2)内部设置有声音放大组件(4);所述声音放大组件(4)包括麦克风(41)、扬声器(42)和控制电路板(43);所述麦克风(41)和扬声器(42)均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感染听诊器,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电路板(43)设置有数据发送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感染听诊器,其特征是:所述导音管(2)包括主管(21)、第一分管(22)和第二分管(23);所述第一分管(22)和第二分管(23)均连通所述主管(21)一端;所述第一分管(22)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