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听诊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099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听诊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智能听诊器。包括听诊头、导音管、耳件三部分,所述听诊头上集成有扫码器、显示屏、微处理器、无线传输模块、存储模块;所述耳件包括入耳耳塞,入耳耳塞与导音管连通,所述耳件还集成有麦克风和扬声器,所述麦克风和扬声器均与导音管气路连通。在听诊过程中,使用听诊头上的扫码器扫一下病历本上的条形码或二维码,自动识别患者身份,麦克风自动收集导音管中的声音,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上传至服务器,扬声器用于播放从服务器调取的选听诊信息,方便医生做病情比对,给患者病情走向提供判断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听诊器
本技术涉及听诊器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听诊器。
技术介绍
听诊器是内外妇儿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是医师的标志,听诊器运用最多的主要是对心脏发出的心音和肺部发出的肺音进行听诊,心音和肺音是对心脏、呼吸系统疾病判别的重要依据,是医生进行病因分析的重要信息,听诊以间接式测量,无需开刀,具有无创伤、经济便捷的优点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听诊器,医生在诊断后智能通过文字记录患者的病情,对患者往期状况智能通过文字了解,使医生对患者病情走向判断不够准确,现有技术中有带存储功能或远程功能的智能听诊器,虽然做到了对听诊信息做了音频记录,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医生调用与现在病情进行比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智能听诊器记录、调取听诊信息不够便捷,提供一种能够智能记录、操作方便的智能听诊器。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听诊器,包括听诊头、导音管、耳件三部分,所述听诊头上集成有扫码器、显示屏、微处理器、无线传输模块、存储模块;所述耳件包括入耳耳塞,入耳耳塞与导音管连通,所述耳件还集成有麦克风和扬声器,所述麦克风和扬声器均与导音管气路连通;所述扫码器用于扫描病历本上的条形码或二维码,识别患者身份,便于后续听诊信息的导入与调取;所述麦克风用于收集导音管中的声音,通过声音信号处理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将声音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麦克风位于入耳耳塞旁,确保麦克风收到的声音与实际听到的声音一致,减少听觉上的误差;所述存储模块将数字信号保存为临时的听诊信息;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服务器连接,用于存储或调用个人病例档案中的听诊信息;所述扬声器用于播放从服务器中调用的听诊信息。进一步地,所述耳件集中设置在耳罩内,所述耳罩可滑动的连接在头戴架上,所述头戴架具有挠性,耳件可以如同头戴式耳机一样戴在头上,耳罩完全罩在耳朵上,能够提供隔音效果,头戴架平时可以挂在颈部,需要听诊时戴在头上,提供整个听诊器的支撑作用,减少耳部的受力。进一步地,所述听诊头内设置有为整个听诊器供电的电池,所述电池上设有为其充电的USB接口。进一步地,所述听诊头内还设有声敏传感计数器,微处理器根据声敏传感计数器的测量数值进行计算,将实时心率在显示屏上显示。进一步地,所述听诊头上设有多个用于操作的按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听诊头上设有扫码器,能够扫描患者病历本上的条形码或二维码,快速确认患者身份。2、本技术在听诊过程中能够自动记录听诊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保存留用。3、本技术可以快速查看患者之间记录的听诊信息,可以播放与现在情况对比,给患者病情走向提供判断依据。4、本技术所述耳件集中设置在耳罩内,所述耳罩可滑动的连接在头戴架上,为整个听诊器提供支撑作用,减少耳部的受力,防止医生长期佩戴耳朵不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听诊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处听诊头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听诊器的线路连接示意图。图中:1、听诊头;2、导音管;3、耳件;4、扫码器;5、显示屏;6、微处理器;7、无线传输模块;8、存储模块;9、入耳耳塞;10、麦克风;11、扬声器;12、声音信号处理模块;13、耳罩;14、头戴架;15、电池;16、声敏传感计数器;17、按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智能听诊器,包括听诊头1、导音管2、耳件3三部分,所述听诊头1上集成有扫码器4、显示屏5、微处理器6、无线传输模块7、存储模块8;所述耳件3包括入耳耳塞9,入耳耳塞9与导音管2连通,所述耳件3还集成有麦克风10和扬声器11,所述麦克风10和扬声器11均与导音管2气路连通;所述扫码器4用于扫描病历本上的条形码或二维码,识别患者身份,便于后续听诊信息的导入与调取;所述麦克风10用于收集导音管2中的声音,通过声音信号处理模块12与微处理器6连接,将声音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麦克风10位于入耳耳塞旁,确保麦克风10收到的声音与实际听到的声音一致,减少听觉上的误差;所述存储模块8将数字信号保存为临时的听诊信息;所述微处理器6通过无线传输模块7与服务器连接,用于存储或调用个人病例档案中的听诊信息;所述扬声器11用于播放从服务器中调用的听诊信息。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耳件3集中设置在耳罩13内,所述耳罩13可滑动的连接在头戴架14上,所述头戴架14具有挠性,耳件3可以如同头戴式耳机一样戴在头上,耳罩13完全罩在耳朵上,能够提供隔音效果,头戴架14平时可以挂在颈部,需要听诊时戴在头上,提供整个听诊器的支撑作用,减少耳部的受力。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听诊头1内设置有为整个听诊器供电的电池15,所述电池15上设有为其充电的USB接口。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听诊头1内还设有声敏传感计数器16,微处理器6根据声敏传感计数器16的测量数值进行计算,将实时心率在显示屏5上显示。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听诊头1上设有多个用于操作的按键1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医生在听诊前,听诊器通过头戴架14挂在颈部或墙上,需要听诊时,戴在头上,入耳耳塞9插入耳道中,耳罩13罩在耳朵上,提供隔音效果。在实际听诊时,先用听诊头1上的扫码器4扫一下患者病历本上的条形码或二维码,由于无线传输模块7连接服务器,自动识别患者身份,显示屏上显示患者身份信息和之前诊疗时留下的听诊信息,通过按键17操作,可以通过扬声器11播放选取的听诊信息进行和现在比对,可以方便医生了解患者病情走势。听诊头1放在患者身上,麦克风10自动收集导音管2中的声音,通过声音信号处理模块12与微处理器6连接,将声音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无线传输模块7上传至服务器,方便下次诊断时做比对。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听诊器能够智能识别患者信息,并且将听诊信息进行记录和调用,方便医生做具体的病情判断。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听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听诊头(1)、导音管(2)、耳件(3)三部分,所述听诊头(1)上集成有扫码器(4)、显示屏(5)、微处理器(6)、无线传输模块(7)、存储模块(8);/n所述耳件(3)包括入耳耳塞(9),入耳耳塞(9)与导音管(2)连通,所述耳件(3)还集成有麦克风(10)和扬声器(11),所述麦克风(10)和扬声器(11)均与导音管(2)气路连通;/n所述扫码器(4)用于扫描病历本上的条形码或二维码,识别患者身份;/n所述麦克风(10)用于收集导音管(2)中的声音,通过声音信号处理模块(12)与微处理器(6)连接,将声音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n所述存储模块(8)将数字信号保存为临时的听诊信息;/n所述微处理器(6)通过无线传输模块(7)与服务器连接,用于存储或调用个人病例档案中的听诊信息;/n所述扬声器(11)用于播放从服务器中调用的听诊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听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听诊头(1)、导音管(2)、耳件(3)三部分,所述听诊头(1)上集成有扫码器(4)、显示屏(5)、微处理器(6)、无线传输模块(7)、存储模块(8);
所述耳件(3)包括入耳耳塞(9),入耳耳塞(9)与导音管(2)连通,所述耳件(3)还集成有麦克风(10)和扬声器(11),所述麦克风(10)和扬声器(11)均与导音管(2)气路连通;
所述扫码器(4)用于扫描病历本上的条形码或二维码,识别患者身份;
所述麦克风(10)用于收集导音管(2)中的声音,通过声音信号处理模块(12)与微处理器(6)连接,将声音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所述存储模块(8)将数字信号保存为临时的听诊信息;
所述微处理器(6)通过无线传输模块(7)与服务器连接,用于存储或调用个人病例档案中的听诊信息;
所述扬声器(11)用于播放从服务器中调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宇峰周红生
申请(专利权)人:优超医疗科技徐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