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强玻璃直角连接强度的型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79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强玻璃直角连接强度的型材,为实现对直角玻璃连接强度提高的功能,该型材创新性的设计成由上固定主体和下固定主体组成的直角结构,并将上固定主体的第二连接上壁、第三连接上壁和第四连接上壁设计成梯形凹槽结构,以及将下固定主体的第二连接下壁、第三连接下壁和第四连接下壁也设计成梯形凹槽结构,在使用时,通过上固定主体的第一连接上壁和第五连接上壁,以及下固定主体第一连接下壁和第五连接下壁组成的直角紧靠被连接的玻璃面,梯形凹槽内用于注入玻璃胶,玻璃胶固化后可将该型材与直角玻璃牢固连接,该型材可实现对直角连接的玻璃进行加强,能进一步提高直角处玻璃连接的强度和安全性,具有非常实际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加强玻璃直角连接强度的型材
本技术涉及铝型材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强玻璃直角连接强度的型材。
技术介绍
淋浴房的玻璃墙在安装时,有时候会需要在直角处的连接玻璃,但是现有的方法通常都是将玻璃拼接在一起后,简单在连接处直角内侧和外侧分别涂一层玻璃胶,这种连接方法虽然简单实用,但是连接不牢固,特别是由于直角处的玻璃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使得两块直角连接的玻璃发生偏斜,这主要是因为简单的玻璃胶连接强度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技术提出设计一种安装在两块玻璃直角连接处的型材,用于解决现有简单采用玻璃胶连接时存在的强度不足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了淋浴房玻璃墙的在安装直角玻璃时的连接强度,以及提高淋浴房的安全性和耐用性,设计一种该功能的型材具有非常积极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加强玻璃直角连接强度的型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加强玻璃直角连接强度的型材,包括上固定主体和下固定主体,还包括上固定前壁、第一连接上壁、第二连接上壁、第三连接上壁、第四连接上壁、第五连接上壁、中间连接上壁、第六连接上壁、第七连接上壁、中间加强壁、圆弧凹槽、下固定前壁、第一连接下壁、第二连接下壁、第三连接下壁、第四连接下壁、第五连接下壁、中间连接下壁、第六连接下壁和第七连接下壁,所述第一连接上壁和第六连接上壁分别垂直连接在上固定前壁的上下两端,第一连接上壁的后端与第二连接上壁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上壁的后端与第三连接上壁固定连接,第三连接上壁的下端面中间位置与第六连接上壁的后端之间通过中间连接上壁垂直连接,第三连接上壁的后端与第四连接上壁固定连接,第四连接上壁的后端与第五连接上壁固定连接,第五连接上壁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接下壁垂直固定连接,第七连接上壁的前端与第六连接上壁连接,中间加强壁连接在第七连接上壁和第五连接上壁之间,第七连接上壁的后端还与第七连接下壁垂直连接,圆弧凹槽为圆弧通孔结构并位于连接上壁和第七连接下壁垂直连接处,第四连接下壁与第五连接下壁固定连接,第三连接下壁连接在第二连接下壁和第四连接下壁之间的位置,第二连接下壁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下壁固定连接,第六连接下壁和第一连接下壁分别垂直连接在下固定前壁的前后端,第六连接下壁和第七连接下壁连接并位于同一平面上,中间连接下壁的一端垂直连接在第六连接下壁和第七连接下壁的连接处,中间连接下壁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下壁垂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前壁的厚度为3.0mm,长度范围为13-15mm之间。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加强壁的厚度为1.9mm,长度范围为17-19mm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圆弧凹槽的圆通孔直径范围为1.3-1.5mm之间。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用于加强玻璃直角连接强度的型材,为实现对直角玻璃连接强度提高的功能,该型材创新性的设计成由上固定主体和下固定主体组成的直角结构,其中上固定主体和下固定主体为直角对称结构,并将该型材中上固定主体的第二连接上壁、第三连接上壁和第四连接上壁设计成梯形凹槽结构,以及将该型材中下固定主体的第二连接下壁、第三连接下壁和第四连接下壁也设计成梯形凹槽结构,在使用时,先在第二连接上壁、第三连接上壁和第四连接上壁组成的梯形凹槽结构内注入玻璃胶,以及在第二连接下壁、第三连接下壁和第四连接下壁组成的梯形凹槽结构也注入玻璃胶,然后将该型材贴近在直角玻璃的内侧直角处,通过上固定主体的第一连接上壁和第五连接上壁,以及下固定主体第一连接下壁和第五连接下壁组成的直角分别紧靠在被加强的直角处玻璃上,由于在梯形凹槽内注入了玻璃胶,玻璃胶固化后可将该型材与直角连接的玻璃牢固结合,该型材可安装在直角连接的玻璃连接处,能进一步提高直角处玻璃连接的连接强度和使用寿命,并且提高了安全性,具有非常实际的应用和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加强玻璃直角连接强度的型材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加强玻璃直角连接强度的型材其与直角玻璃墙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虚线部分直角玻璃墙。图中:1、上固定主体;2、下固定主体;101、上固定前壁;102、第一连接上壁;103、第二连接上壁;104、第三连接上壁;105、第四连接上壁;106、第五连接上壁;107、中间连接上壁;108、第六连接上壁;109、第七连接上壁;110、中间加强壁;111、圆弧凹槽;201、下固定前壁;202、第一连接下壁;203、第二连接下壁;204、第三连接下壁;205、第四连接下壁;206、第五连接下壁;207、中间连接下壁;208、第六连接下壁;209、第七连接下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用于加强玻璃直角连接强度的型材,包括上固定主体1和下固定主体2,还包括上固定前壁101、第一连接上壁102、第二连接上壁103、第三连接上壁104、第四连接上壁105、第五连接上壁106、中间连接上壁107、第六连接上壁108、第七连接上壁109、中间加强壁110、圆弧凹槽111、下固定前壁201、第一连接下壁202、第二连接下壁203、第三连接下壁204、第四连接下壁205、第五连接下壁206、中间连接下壁207、第六连接下壁208和第七连接下壁209,所述第一连接上壁102和第六连接上壁108分别垂直连接在上固定前壁101的上下两端,第一连接上壁102的后端与第二连接上壁103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上壁103的后端与第三连接上壁104固定连接,第三连接上壁104的下端面中间位置与第六连接上壁108的后端之间通过中间连接上壁107垂直连接,第三连接上壁104的后端与第四连接上壁105固定连接,第四连接上壁105的后端与第五连接上壁106固定连接,第五连接上壁106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接下壁206垂直固定连接,第七连接上壁109的前端与第六连接上壁108连接,中间加强壁110连接在第七连接上壁109和第五连接上壁106之间,第七连接上壁109的后端还与第七连接下壁209垂直连接,圆弧凹槽111为圆弧通孔结构并位于连接上壁109和第七连接下壁209垂直连接处,第四连接下壁205与第五连接下壁206固定连接,第三连接下壁204连接在第二连接下壁203和第四连接下壁205之间的位置,第二连接下壁203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下壁202固定连接,第六连接下壁208和第一连接下壁202分别垂直连接在下固定前壁201的前后端,第六连接下壁208和第七连接下壁209连接并位于同一平面上,中间连接下壁207的一端垂直连接在第六连接下壁208和第七连接下壁209的连接处,中间连接下壁207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下壁204垂直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上固定前壁101的厚度为3.0mm,长度范围为13-15mm之间。所述中间加强壁110的厚度为1.9mm,长度范围为17-19mm之间。所述圆弧凹槽111的圆通孔直径范围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加强玻璃直角连接强度的型材,包括上固定主体(1)和下固定主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固定前壁(101)、第一连接上壁(102)、第二连接上壁(103)、第三连接上壁(104)、第四连接上壁(105)、第五连接上壁(106)、中间连接上壁(107)、第六连接上壁(108)、第七连接上壁(109)、中间加强壁(110)、圆弧凹槽(111)、下固定前壁(201)、第一连接下壁(202)、第二连接下壁(203)、第三连接下壁(204)、第四连接下壁(205)、第五连接下壁(206)、中间连接下壁(207)、第六连接下壁(208)和第七连接下壁(209),所述第一连接上壁(102)和第六连接上壁(108)分别垂直连接在上固定前壁(101)的上下两端,第一连接上壁(102)的后端与第二连接上壁(103)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上壁(103)的后端与第三连接上壁(104)固定连接,第三连接上壁(104)的下端面中间位置与第六连接上壁(108)的后端之间通过中间连接上壁(107)垂直连接,第三连接上壁(104)的后端与第四连接上壁(105)固定连接,第四连接上壁(105)的后端与第五连接上壁(106)固定连接,第五连接上壁(106)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接下壁(206)垂直固定连接,第七连接上壁(109)的前端与第六连接上壁(108)连接,中间加强壁(110)连接在第七连接上壁(109)和第五连接上壁(106)之间,第七连接上壁(109)的后端还与第七连接下壁(209)垂直连接,圆弧凹槽(111)为圆弧通孔结构并位于连接上壁(109)和第七连接下壁(209)垂直连接处,第四连接下壁(205)与第五连接下壁(206)固定连接,第三连接下壁(204)连接在第二连接下壁(203)和第四连接下壁(205)之间的位置,第二连接下壁(203)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下壁(202)固定连接,第六连接下壁(208)和第一连接下壁(202)分别垂直连接在下固定前壁(201)的前后端,第六连接下壁(208)和第七连接下壁(209)连接并位于同一平面上,中间连接下壁(207)的一端垂直连接在第六连接下壁(208)和第七连接下壁(209)的连接处,中间连接下壁(207)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下壁(204)垂直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强玻璃直角连接强度的型材,包括上固定主体(1)和下固定主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固定前壁(101)、第一连接上壁(102)、第二连接上壁(103)、第三连接上壁(104)、第四连接上壁(105)、第五连接上壁(106)、中间连接上壁(107)、第六连接上壁(108)、第七连接上壁(109)、中间加强壁(110)、圆弧凹槽(111)、下固定前壁(201)、第一连接下壁(202)、第二连接下壁(203)、第三连接下壁(204)、第四连接下壁(205)、第五连接下壁(206)、中间连接下壁(207)、第六连接下壁(208)和第七连接下壁(209),所述第一连接上壁(102)和第六连接上壁(108)分别垂直连接在上固定前壁(101)的上下两端,第一连接上壁(102)的后端与第二连接上壁(103)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上壁(103)的后端与第三连接上壁(104)固定连接,第三连接上壁(104)的下端面中间位置与第六连接上壁(108)的后端之间通过中间连接上壁(107)垂直连接,第三连接上壁(104)的后端与第四连接上壁(105)固定连接,第四连接上壁(105)的后端与第五连接上壁(106)固定连接,第五连接上壁(106)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接下壁(206)垂直固定连接,第七连接上壁(109)的前端与第六连接上壁(108)连接,中间加强壁(110)连接在第七连接上壁(109)和第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桂坚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万利卫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