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简单的空气炸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77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的空气炸锅,包括机座及与机座连接的盖体,机座及盖体合围形成工作空间,机座的工作空间部分内设有加工组件,盖体设有热风组件,热风组件包括导风板、风扇和第一加热件,其特征在于,空气炸锅还设有蒸汽组件,蒸汽组件包括储水腔、第二加热件,储水腔位于工作空间内并用于容纳水源,第二加热件位于储水腔并加热水源以产生蒸汽。设置分隔部将储水腔分隔成加热区和储水区,加热区能够快速高效产生蒸汽,并且能够产生足够将食材蒸制成熟的蒸汽,使得空气炸锅具备了纯蒸的功能,空气炸锅的使用范围大大提升,储水腔直接设置于加工空间内,可直接对储水腔进行彻底清理,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垢能够及时清理完,避免残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简单的空气炸锅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技术介绍
空气炸锅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使用,区别于原有通过热油油炸的方式,空气炸锅使用空气作为热量传递载体,有效降低食物的含油量,为人们提供健康的饮食。现有空气炸锅包括机座以及铰接在机座上方的盖体,机座内设有加工组件,加工组件包括炸锅,盖体内设有热风组件。需要加工食材时,打开盖体,将食材放入炸锅,热风组件加热空气并带动空气在炸锅内旋转对食材进行加热加工。但现有的空气炸锅通常仅具有烘烤功能,食材在加工过程中持续受热,变干变硬,同时,在加工过程中油脂等并没有充分的释放,一方面,食材的加工种类受限,另一方面,加工完成的食材口感一般。虽然现在存在一种可向加工空间内加水,当加工空间内温度升高时,水被加热,以产生少量的蒸汽,避免食材表面过干过硬,但这样的方式,并没有很好和改善工作空间内干燥的环境,并且依靠热风组件来产生蒸汽,蒸汽量少,同时还使得工作空间内温度产生变化,影响食材的正常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空气炸锅,通过设置单独的蒸汽组件,并且直接位于工作空间内,拓展空气炸锅功能,并且蒸汽由工作空间直接产生并直接作用于食材上。本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结构简单的空气炸锅,包括机座及与机座连接的盖体,所述机座及盖体合围形成工作空间,所述机座的工作空间部分内设有加工组件,所述盖体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导风板、风扇和第一加热件,其中,所述空气炸锅还设有蒸汽组件,所述蒸汽组件包括储水腔、第二加热件,所述储水腔位于所述工作空间内并用于容纳水源,所述第二加热件位于所述储水腔并加热水源以产生蒸汽。优选的,所述加工组件放置在所述工作空间内且与所述工作空间底壁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所述储水腔。优选的,所述工作空间底壁向下凹陷以形成沉台,所述沉台形成所述储水腔。优选的,所述蒸汽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储水腔通过连通水路相连通的水箱。优选的,所述水箱设置于所述工作空间内,所述水箱与所述储水腔之间还设有控制阀。优选的,所述水箱设置于机座内,所述水箱与所述储水腔之间还设有控制阀。优选的,所述控制阀设有阀腔和设置于阀腔内的阀件,所述阀腔设有供水流通的通孔,所述阀件设置于所述通孔处并依靠浮力封闭所述通孔。优选的,所述蒸汽组件还包括蒸汽盖,所述蒸汽盖在竖向方向遮挡所述储水腔并形成蒸汽通道。优选的,所述蒸汽盖设有蒸汽孔及位于所述蒸汽孔处的蒸汽通道柱,所述蒸汽通道柱沿蒸汽孔内缘向加工组件方向延伸。优选的,所述工作空间分隔形成加工腔和储水腔,所述加工组件位于所述加工腔内,所述加工腔和储水腔相互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空气炸锅,设置第二加热件来主动产生蒸汽,蒸汽产生效率高,并且能够产生足够将食材蒸制成熟的蒸汽,使得空气炸锅具备了纯蒸的功能,而进一步结合空气炸锅烘烤的功能,使得空气炸锅的使用范围大大提升。并且,由于储水腔直接设置于加工空间内,在使用后,可直接对储水腔进行彻底清理,储水腔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垢能够及时清理完,而不会由于不方便清理加热区的水垢残留而导致长时间使用后水垢过多导致的加热效率降低,这样,空气炸锅对于水源的选择范围大大降低,无需像现有产品中为了降低水垢而仅能使用纯净水,而长时间使用也不会造成效率降低。2.储水腔直接由加工组件分隔工作空间部分形成,可以不需要再设置单独的储水腔,当需要蒸汽功能时,向储水腔内加水即可,而不需要蒸汽功能时,可将储水腔部分拓展为用于食材加工部分,避免了空间了浪费,结构简单,实用性强。3.直接在底壁向下凹陷形成沉台,沉台形成储水腔,一方面,收缩的沉台更利用热量集中,方便产生蒸汽,另一方向,储水腔设置在工作空间底部,产生的蒸汽自然上升并经过食材,以对食材进行加工,蒸汽不需要设置单独的传输通道,热损耗大大降低,效率更高。4.进一步设置水箱,可向储水腔内持续加水,这样,储水腔内可设置较少的水,以利于快速产生蒸汽。5.直接将水箱设置于工作空间内,充分利用工作空间的容积,同时,加工、加食材等操控均在工作空间内完成,无需再其他空间再操控,结构简单,操控方便。6.将水箱设置于机座上,虽然需要在外部操控水箱,但在加工过程中,如果水源不足,可向水箱内补充水源来提升蒸汽产生量,避免了加工过程中由于缺水而导致的蒸汽量不足。7.设置控制阀来控制向储水腔内加水,使得储水腔内水位处于预设水平,这样,即使水箱内加入不同量的不,由于产生蒸汽的储水腔内的水始终处于预设水平,产生蒸汽速度及产气量不受影响,保证了加工过程中稳定可靠。8.设置蒸汽盖,蒸汽盖形成蒸汽通道,这样,利于蒸汽集中向工作空间内注入,提升蒸汽加工效率。9.进一步设置蒸汽通道柱,并且蒸汽通道柱沿蒸汽孔内缘向加工组件方向延伸,由储水腔产生的蒸汽,从蒸汽通道柱内向工作空间注入,而延伸的蒸汽通道柱引导蒸汽注入加工空间内,直接完成对食材的加工。10.利用工作空间分隔形成加工腔和储水腔,储水腔产生蒸汽并注入加工腔内,避免加工腔内产生的油烟或食材残渣进入储水腔内,保证储水腔内水源的清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空气炸锅第一实施例整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空气炸锅第一实施例机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空气炸锅第二实施例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空气炸锅第三实施例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空气炸锅第四实施例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空气炸锅第五实施例状态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所述空气炸锅第五实施例状态二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所述空气炸锅第六实施例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所述空气炸锅第七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对应名称如下:1.机座;2.盖体;21.热风组件;211.导风板;212.风扇;213.第一加热件;3.工作空间;31.分隔环;32.第二密封件;33.水箱;4.加工组件;41.炸锅;42.炸篮;421.炸篮孔;43.蒸汽通道;44.分隔件;441.环形件;442.通道;443.密封件;444.缺口;46.沉台;5.蒸汽组件;51.储水腔;511.加热区;512.储水区;513.管路;52.第二加热件;53.控制阀;531.阀腔;532.阀件;533.通孔;534.密封面;535.弹性密封件;536.阀盖;537.浮动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简单的空气炸锅,包括机座及与机座连接的盖体,所述机座及盖体合围形成工作空间,所述机座的工作空间部分内设有加工组件,所述盖体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导风板、风扇和第一加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炸锅还设有蒸汽组件,所述蒸汽组件包括储水腔、第二加热件,所述储水腔位于所述工作空间内并用于容纳水源,所述第二加热件位于所述储水腔并加热水源以产生蒸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简单的空气炸锅,包括机座及与机座连接的盖体,所述机座及盖体合围形成工作空间,所述机座的工作空间部分内设有加工组件,所述盖体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导风板、风扇和第一加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炸锅还设有蒸汽组件,所述蒸汽组件包括储水腔、第二加热件,所述储水腔位于所述工作空间内并用于容纳水源,所述第二加热件位于所述储水腔并加热水源以产生蒸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组件放置在所述工作空间内且与所述工作空间底壁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所述储水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空间底壁向下凹陷以形成沉台,所述沉台形成所述储水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储水腔通过连通水路相连通的水箱。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刘孝碧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