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延边大学专利>正文

电动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60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轮椅,其包括环抱机构和旋转机构。环抱机构用于将人托起;旋转机构包括动力板、第一连接板和至少一个第一承载件;动力板与第一连接板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动力板与第一连接板连接,动力板能够绕其自身轴线转动,至少一个第一承载件沿第一连接板靠近动力板的一侧周向排布,第一承载件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板,环抱机构安装于第一连接板背离动力板的一侧;环抱机构沿第一方向受到足够大的外力时,第一承载件与动力板滚动连接,第一连接板与动力板发生相对转动,第一方向与竖直方向呈角度设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电动轮椅在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墙壁等障碍物时,第一连接板相对地面静止,有效避免了电动轮椅发生侧翻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轮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电动轮椅。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和科学技术水平的的日益提升,电动轮椅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电动轮椅车服务于生活,使得人们的生活智能化,生活品质得到提升,一些行动不便或者无法长距离行走的人通过电动轮椅体会到了正常的出行或旅行生活,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然而现有技术中,当乘坐人乘坐在电动轮椅上,而电动轮椅在移动运行的过程中会碰到墙壁等障碍物,此时电动轮椅就有可能出现侧翻的危险,这就使得乘坐在电动轮椅上的乘坐人很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动轮椅在移动运行过程中,当碰到墙壁等障碍物时容易发生侧翻危险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动轮椅。一种电动轮椅,其包括:环抱机构,所述环抱机构用于将人托起;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动力板、第一连接板和至少一个第一承载件;所述动力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动力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动力板能够绕其自身轴线转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承载件沿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所述动力板的一侧周向排布,所述第一承载件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环抱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背离所述动力板的一侧;所述环抱机构沿第一方向受到足够大的外力时,所述第一承载件与所述动力板滚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动力板发生相对转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竖直方向呈角度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动力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动力板沿其自身轴线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抱机构包括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背离所述动力板的一侧,所述承载组件用于承载人,所述承载组件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和沿所述动力板的轴线方向摆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组件包括第一承载板、膝盖支板和辅助扶手;所述第一承载板用于承载人的上身,所述膝盖支板设于所述第一承载板的下方,所述膝盖支板用于抵接人的膝盖,所述辅助扶手设于所述第一承载板和所述膝盖支板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抱机构还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安装座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背离所述动力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二驱动件远离所述动力输出端的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承载板沿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长度方向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抱机构还包括第二安装座和支撑件;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座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背离所述动力板的一侧,所述支撑件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板,所述支撑件的另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驱动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板和至少一个第二承载件;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动力板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承载件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周向排布,所述第二承载件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承载件能够绕其自身轴线转动,所述第二承载件与所述动力板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动轮椅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板和至少一个第三承载件,所述第二连接板安装于所述固定板,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承载件沿所述固定板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周向排布,所述第三承载件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三承载件能够相对地面滚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动轮椅还包括座椅机构,所述旋转机构通过所述环抱机构将人旋转移动至所述座椅机构,所述座椅机构包括座垫,所述座垫的顶端中间位置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马桶的大小相适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轮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乘坐人需要发生转动至座椅机构上的座垫时,乘坐人通过环抱机构托起,电动轮椅在移动过程中没有遇到障碍物时,第一承载件与动力板抵接,第一连接板与动力板相对静止,动立板在绕其自身轴线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连接板转动,使得环抱机构也能够与第一连接板转动,乘坐人也能够转动至座椅机构的座垫上。当乘坐人通过环抱机构托起,电动轮椅在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墙壁等障碍物时,此时环抱机构受到墙壁传递的足够大的摩擦外力,当动力板绕其自身轴线转动时,第一承载件与动力板滚动连接,第一连接板与动力板发生相对转动,第一连接板相对地面静止,使得环抱机构不会发生转动,被托起的乘坐人也相对地面静止,有效的避免了被托起的乘坐人由于环抱机构继续发生转动而碰撞到墙壁进而使得电动轮椅发生侧翻使乘坐人摔倒的情况,大大减少了此种意外事故的发生,使得乘坐人在电动轮椅的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轮椅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动轮椅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的电动轮椅的主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电动轮椅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所示的电动轮椅的左视图;图6为图1所示的电动轮椅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00-环抱机构;110-承载组件;111-第一承载板;112-膝盖支板;113-辅助扶手;114-安全防护板;120-第二驱动件;130-支撑件;140-第一安装座;150-第二安装座;200-旋转机构;210-动力板;220-第一连接板;230-第一承载件;240-第二连接板;250-第二承载件;260-第一驱动件;261-第一齿轮;270-第一轴承;280-第二轴承;300-座椅机构;310-座垫;311-通槽;400-移动机构;410-固定板;420-第三承载件;430-第四承载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轮椅包括:/n环抱机构(100),所述环抱机构(100)用于将人托起;/n旋转机构(200),所述旋转机构(200)包括动力板(210)、第一连接板(220)和至少一个第一承载件(230);所述动力板(210)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20)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动力板(210)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20)连接,所述动力板(210)能够绕其自身轴线转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承载件(230)沿所述第一连接板(220)靠近所述动力板(210)的一侧周向排布,所述第一承载件(230)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20),所述环抱机构(100)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20)背离所述动力板(210)的一侧;/n所述环抱机构(100)沿第一方向受到足够大的外力时,所述第一承载件(230)与所述动力板(210)滚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220)与所述动力板(210)发生相对转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竖直方向呈角度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轮椅包括:
环抱机构(100),所述环抱机构(100)用于将人托起;
旋转机构(200),所述旋转机构(200)包括动力板(210)、第一连接板(220)和至少一个第一承载件(230);所述动力板(210)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20)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动力板(210)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20)连接,所述动力板(210)能够绕其自身轴线转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承载件(230)沿所述第一连接板(220)靠近所述动力板(210)的一侧周向排布,所述第一承载件(230)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20),所述环抱机构(100)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20)背离所述动力板(210)的一侧;
所述环抱机构(100)沿第一方向受到足够大的外力时,所述第一承载件(230)与所述动力板(210)滚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220)与所述动力板(210)发生相对转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竖直方向呈角度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200)还包括第一驱动件(260),所述第一驱动件(260)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动力板(210)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260)用于驱动所述动力板(210)沿其自身轴线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抱机构(100)包括承载组件(110);所述承载组件(110)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20)背离所述动力板(210)的一侧,所述承载组件(110)用于承载人,所述承载组件(110)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和沿所述动力板(210)的轴线方向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110)包括第一承载板(111)、膝盖支板(112)和辅助扶手(113);所述第一承载板(111)用于承载人的上身,所述膝盖支板(112)设于所述第一承载板(111)的下方,所述膝盖支板(112)用于抵接人的膝盖,所述辅助扶手(113)设于所述第一承载板(111)和所述膝盖支板(11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抱机构(100)还包括第一安装座(140)和第二驱动件(120);所述第一安装座(140)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20)背离所述动力板(210)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件(1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山海金彦继金小暄李佳龙谢继文朴宗道
申请(专利权)人:延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