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线夹持焊接机构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956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耳线夹持焊接机构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耳线焊接效率低的问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板和第一直线驱动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驱动所述安装板升降;四个夹线组件,四个所述夹线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且四个夹线组件围成一个矩形,所述夹线组件包括第一夹持手指和旋转驱动件,所述第一夹持手指用于夹持耳线,所述旋转驱动件上端和所述安装板固定,所述旋转驱动件下端和所述第一夹持手指固定,所述旋转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手指转动;其中两个所述夹线组件形成一条耳线夹持组合,两个所述夹线组件分别夹持住一条耳线的两端,耳线焊接组件,所述耳线焊接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线夹持焊接机构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口罩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耳线夹持焊接机构及系统。
技术介绍
口罩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中国人每人每天消耗一个一次性口罩,在国内疫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口罩的消耗仍然保持稳定状态,但是国外病情持续加重,特别是西方国家无法实施有效隔离控制的情况下,以美国为例已经达到170w感染者。现有的口罩的生产在对耳线进行焊接时,有采用人工送线焊接并剪断的,也有用自动化设备实现耳线焊接的,但是目前的耳线焊接均是在独立切割完成后分别对两边进行耳线焊接,其工作效率低,需要的工序较多,设备占用空间大,成本高,如何提高耳线的焊接效率成为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线夹持焊接机构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耳线焊接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耳线夹持焊接机构,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板和第一直线驱动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驱动所述安装板升降;四个夹线组件,四个所述夹线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且四个夹线组件围成一个矩形,所述夹线组件包括第一夹持手指和旋转驱动件,所述第一夹持手指用于夹持耳线,所述旋转驱动件上端和所述安装板固定,所述旋转驱动件下端和所述第一夹持手指固定,所述旋转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手指转动;其中两个所述夹线组件形成一条耳线夹持组合,两个所述夹线组件分别夹持住一条耳线的两端,一条耳线对应的所述旋转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手指顺时针转动九十度,另一条耳线对应的所述旋转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手指逆时针转动九十度;耳线焊接组件,所述耳线焊接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耳线焊接组件包括第二直线驱动件、四个压紧件和四个第一超声波发生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驱动四个所述压紧件分别压住两条耳线端部到口罩布上,四个所述压紧件和四个所述超声波发生器位置一一对应形成超声焊接组合。可选的,四个所述压紧件固定在同一个中间板上,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驱动所述中间板升降。可选的,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第二直线驱动件为气缸或者直线电机。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手指为夹持气缸。可选的,所述旋转驱动件为旋转驱动件或者电机。一种系统,包括所述的耳线夹持焊接机构;还包括两个拉线机构,所述拉线机构包括直线滑台、第二夹持手指和耳线剪断设备,所述第二夹持手指安装在所述直线滑台上,所述直线滑台垂直于所述口罩布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二夹持手指用于夹持所述耳线的末端并将耳线从线筒上拽出,所述耳线剪断设备用于剪断所述耳线。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二夹持手指相对设置。可选的,所述直线滑台包括电机、丝杆、滑块和滑轨,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丝杆穿过所述滑块且和所述滑块通过螺纹配合,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二夹持手指安装在所述滑块上。可选的,所述第二夹持手指为夹持气缸。可选的,所述耳线剪断设备为气动剪刀。如上所述,本技术的耳线夹持焊接机构及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夹线组件的设计,在焊接耳线时,四各夹线组件分别夹住两条耳线,然后安装板下降,一条耳线的旋转驱动件旋转九十度,另一条耳线的旋转驱动件另一个方向旋转九十度,将耳线夹持到焊接的四个点上,然后第二直线驱动件驱动压紧件下降,将耳线端部和口罩布压向超声发生器上实现超声焊接,此时一次性焊接相邻两个口罩上的耳线,然后后续工序将口罩布切断即可,相比传统的先切断后进行耳线焊接的方式,本方案提高了耳线的焊接效率,且实现了自动化夹持和焊接。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口罩生产线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的耳线夹持焊接机构的动作状态一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的耳线夹持焊接机构的动作状态二的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技术的耳线焊接系统的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折料机构1,梁线送料机构2,鼻梁线切断机构3,超声波辊压模组4,耳线焊接系统5,成品牵引组6,成品剪切机构7,喷绒布8,尼龙布9,鼻梁线10,耳线11,第二超声波发生器41,主动压辊42,耳线11,鼻梁线输送驱动件21,鼻梁线输送辊组22,竖向主动切刀71,竖向固定刀72,升降组件51,夹线组件52,耳线焊接组件53,拉线机构54,安装板511,第一直线驱动件512,第一夹持手指521,旋转驱动件522,第二直线驱动件531,压紧件532,第一超声波发生器533,直线滑台541,第二夹持手指542,耳线剪断设备54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以下各个实施例仅是为了举例说明。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组合,其不仅仅限于以下单个实施例展现的内容。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口罩生产线的实施例,依次包括:折料机构1、鼻梁线送料机构2、鼻梁线切断机构3、超声波辊压模组4、耳线焊接系统5、成品牵引组6和成品剪切机构7;所述折料机构1用将喷绒布8折叠且在所述喷绒布8的两侧包覆尼龙布9;所述鼻梁线送料机构2用于将鼻梁线10间歇性输送到所述喷绒布8两侧的尼龙布9内;所述鼻梁线10切断机构3用于切断所述鼻梁线10;所述超声波辊压模组4包括第二超声波发生器41和主动压辊42,主动压辊42上设置凸出结构实现和口罩布上的焊接位置对应,这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计,且是现有成熟设计,此处不做过多描述,所述喷绒布8、尼龙布9和所述鼻梁线10穿过所述第二超声波发生器41和所述主动压辊42之间且被超声焊接形成口罩布;所述耳线焊接系统5用于将耳线11在口罩布上,所述耳线焊接系统5同时焊接相邻两个口罩的耳线11,其中一个耳线11为一个口罩的左侧耳线11,另一个耳线11为另一个口罩的右侧耳线11;所述成品牵引组6用于牵引口罩布向前运动,所述成品剪切机构7用于将口罩布切断形成成品口罩。所述耳线焊接系统5用于将耳线11在口罩布上,所述耳线焊接系统5同时焊接相邻两个口罩的耳线11,其中一个耳线11为一个口罩的左侧耳线11,另一个耳线11为另一个口罩的右侧耳线11;使得其能够先对口罩布的耳线11进行焊接,然后再将口罩布切割形成单独的口罩成品,相对于传统的人工焊接耳线11或者先切割后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线夹持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板和第一直线驱动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驱动所述安装板升降;/n四个夹线组件,四个所述夹线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且四个夹线组件围成一个矩形,所述夹线组件包括第一夹持手指和旋转驱动件,所述第一夹持手指用于夹持耳线,所述旋转驱动件上端和所述安装板固定,所述旋转驱动件下端和所述第一夹持手指固定,所述旋转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手指转动;/n其中两个所述夹线组件形成一条耳线夹持组合,两个所述夹线组件分别夹持住一条耳线的两端,一条耳线对应的所述旋转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手指顺时针转动九十度,另一条耳线对应的所述旋转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手指逆时针转动九十度;/n耳线焊接组件,所述耳线焊接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耳线焊接组件包括第二直线驱动件、四个压紧件和四个第一超声波发生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驱动四个所述压紧件分别压住两条耳线端部到口罩布上,四个所述压紧件和四个所述超声波发生器位置一一对应形成超声焊接组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线夹持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板和第一直线驱动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驱动所述安装板升降;
四个夹线组件,四个所述夹线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且四个夹线组件围成一个矩形,所述夹线组件包括第一夹持手指和旋转驱动件,所述第一夹持手指用于夹持耳线,所述旋转驱动件上端和所述安装板固定,所述旋转驱动件下端和所述第一夹持手指固定,所述旋转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手指转动;
其中两个所述夹线组件形成一条耳线夹持组合,两个所述夹线组件分别夹持住一条耳线的两端,一条耳线对应的所述旋转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手指顺时针转动九十度,另一条耳线对应的所述旋转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手指逆时针转动九十度;
耳线焊接组件,所述耳线焊接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耳线焊接组件包括第二直线驱动件、四个压紧件和四个第一超声波发生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驱动四个所述压紧件分别压住两条耳线端部到口罩布上,四个所述压紧件和四个所述超声波发生器位置一一对应形成超声焊接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线夹持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压紧件固定在同一个中间板上,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驱动所述中间板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线夹持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文新吴智慧胡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厚元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