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9553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及其操作方法,自扩导引装置包括形成容置腔的记忆金属网、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中的内管、穿设于所述内管中并且从所述内管的下部伸出而连接所述记忆金属网的下部的牵引线,所述容置腔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导引通道和手术工作腔,该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内镜手术的通道结构容易加重颅内高压及脑组织塌陷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内镜手术通过小窗口、到底病变、抵近观察,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但需操作腔隙,且镜头易被血液沾污导致视野不清。在胸部及腹部利用胸腔及腹腔进行的内镜手术,已逐渐替代传统手术;在神经外科,因脑内无类似于胸腹腔的操作间隙,仅可利用颅底鼻腔等自然腔隙开展部分内镜手术。如要在神经外科推广内镜手术,必须建立人工间隙。虽目前的各种通道有类似人工间隙的作用,能勉强开展部分脑出血及部分脑室内肿瘤手术。但是现有技术中用于内镜手术的通道结构存在以下缺陷:1.未减压就置于大型通道,可加重颅内高压、加重脑损伤;2.清除部分病变后脑组织塌陷,无手术工作腔隙,不利于继续清除残留病变和止血;3.颅脑组织血运丰富,出血可沾污镜头导致视野不清。目前器械满足不了神经外科的临床需求,限制了内镜手术在神经外科的开展。需改进手术器械,避免加重颅内高压及脑组织塌陷,同时在实施过程中简单方便,利用简化手术过程、改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该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内镜手术的通道结构容易加重颅内高压及脑组织塌陷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其中,包括形成容置腔的记忆金属网、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中的内管、穿设于所述内管中并且从所述内管的下部伸出而连接所述记忆金属网的下部的牵引线,所述容置腔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导引通道和手术工作腔。优选地,所述牵引线的下端形成与所述记忆金属网连接一圈的环形线。优选地,所述内管的下部设置有供所述牵引线伸出的通孔。优选地,所述内管的上端连接有吸引器。优选地,所述记忆金属网的变形温度为0~5℃,恢复温度为25~40℃。优选地,所述记忆金属网为镍钛记忆合金。优选地,所述记忆金属网在初始状态为收缩的小管、工作状态扩展形成中部和上部为圆筒形且下部为球形的结构,所述导引通道位于所述记忆金属网的中部和上部,所述手术工作腔位于所述记忆金属网的下部。优选地,所述记忆金属网对应导引通道的部位包覆有透明膜。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的操作方法,所述操作方法采用上述的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进行,所述操作方法包括步骤:a、将内镜及手术器械经导引通道至手术工作腔,手术器械可通过手术工作腔对应的网孔,清除病变及止血,使用内镜使侧方病变可视化,通过各种角度的手术器械处理侧方病变;b、采用吸引器连内管的上端,吸取出由内管的下端吸入的血液;c、手术结束后,向上提拉牵引线带动记忆金属网的下部使所述手术工作腔缩小,最后取出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优选地,在所述步骤a中,用手术器械抵压记忆金属网位于手术工作腔底部的部分以拉伸手术工作腔长度、缩小手术工作腔直径。(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本专利技术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的有益效果包括:利用记忆金属的特性,在低温时,记忆金属网被压缩成小型管状结构或可方便置于小型管道内,插入病变内,不会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穿刺后清除液态病变和/或部分实质性病变,颅内压力降低后,记忆金属随体温升高恢复原形,扩张形成内镜手术通道和手术工作腔,手术器械可通过手术工作腔上的网孔到达体内待手术工作位,清除病变及止血,解决脑组织已塌陷、无内镜工作腔隙的难题,使微创内镜手术具有可行性。优选方案中,内管的上端连接有吸引器,保证出血被及时清除,避免出血污染内镜镜头,预防出血沾污内镜镜头导致的视野不清,也可做为内镜支撑鞘。附图说明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简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简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简图。附图标记说明:1、内管,2、通孔,3、牵引线,4、卡扣把手,31、环形线,41、接管,100、记忆金属网,101、导引通道,102、手术工作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2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也可以是“传动连接”,即通过带传动、齿轮传动或链轮传动等各种合适的方式进行动力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见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包括形成容置腔的记忆金属网100、设置在容置腔中的内管1、穿设于内管1中并且从内管1的下部伸出而连接记忆金属网100的下部的牵引线3(适于医疗领域的各种已知线、绳均可),容置腔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导引通道101和手术工作腔102,内管1的下端可伸入至手术工作腔102中,利用记忆金属的特性,在低温时,记忆金属网100被压缩成小型管状结构或可方便置于小型管道内,插入病变内,不会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穿刺后清除液态病变和/或部分实质性病变,颅内压力降低后,记忆金属随体温升高恢复原形,扩张形成内镜手术通道和手术工作腔102,手术器械可通过手术工作腔102上的网孔到达体内待手术工作位,清除病变及止血,可采用30度或70度的内镜使侧方病变可视化;各种角度的手术器械处理侧方病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内管1与记忆金属网100固定,通过调整内管1的角度,可调整记忆金属网100的角度,进而调整导引通道101和手术工作腔102的角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牵引线3的下端形成与记忆金属网100连接至少一圈的环形线31,例如上下布置2圈环形线31也是可以的,方便整体施力拉动记忆金属网100形变。内管1的下部设置有供牵引线3伸出的通孔2。此外,内管1的上端连接有吸引器(可为各种已知的医用吸引器),例如负压吸引器,保证出血被及时清除,避免出血污染内镜镜头,预防出血沾污内镜镜头导致的视野不清,也可做为内镜支撑鞘,内管1的上端还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容置腔的记忆金属网、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中的内管、穿设于所述内管中并且从所述内管的下部伸出而连接所述记忆金属网的下部的牵引线,所述容置腔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导引通道和手术工作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容置腔的记忆金属网、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中的内管、穿设于所述内管中并且从所述内管的下部伸出而连接所述记忆金属网的下部的牵引线,所述容置腔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导引通道和手术工作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线的下端形成与所述记忆金属网连接一圈的环形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下部设置有供所述牵引线伸出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上端连接有吸引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忆金属网的变形温度为0~5℃,恢复温度为25~4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忆金属网为镍钛记忆合金。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忆金属网在初始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孟晓军刘梦春孔凡根颜扬王一平陈磊王继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