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线圈续流电感的大功率移相全桥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18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线圈续流电感的大功率移相全桥电路,其中:第一变压器次级绕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均连接于第一线圈的第一端,第二变压器次级绕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和第四二极管的阳极,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和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均连接于第二线圈的第一端,第一线圈的第二端和第二线圈的第二端相互连接后作为大功率移相全桥电路的输出端,第一变压器次级绕组的中间抽头与第二变压器次级绕组的中间抽头相互连接后作为大功率移相全桥电路输出侧的接地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两个变压器功率分配均衡、避免变压器次级绕组电流不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线圈续流电感的大功率移相全桥电路
本技术涉及大功率移相全桥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线圈续流电感的大功率移相全桥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移相全桥电路中,功率较小的一般采用单个变压器对应一对输出绕组和一个续流电感的整流/续流模式,这种应用方式不存在次级电流平衡度的问题。但是当输出功率很大,同时又受到设备体积限制时,单个变压器的功率输出就变得不够,随着变压器体积的增大,会带来如下问题:首先,磁芯利用率就会变低;其次,变压器绕组内部线圈不易散热,磁芯窗口面积很大,内部的线包所产生的热量需传导到表面,线包内部热量不易传到到表面导致内部温度很高;再次,变压器的绕制工艺相对复杂,线包越大,线径就会越粗,绕制工艺和安装就会越困难。现有技术中,同等功率输出的移相全桥电路可采用双变压器的设计模式,能够规避上面单变压器模式所带来的弊端,请参见图1、图2和图3,两个变压器T1、T2的初级绕组T1A、T2A串联后与谐振电感L1、平衡电容C1及桥臂上的四个MOSFET组成移相全桥电路的超前和滞后桥臂,解决电流不平衡问题初级部分的电路不做变化。变压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线圈续流电感的大功率移相全桥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全桥输入电路(1)、第一变压器(T1)、第二变压器(T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和续流电感(L2),所述续流电感(L2)包括有磁环(L2-3)以及绕制于所述磁环(L2-3)上的第一线圈(L2-1)和第二线圈(L2-2),所述第一变压器(T1)初级绕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变压器(T2)初级绕组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全桥输入电路(1)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变压器(T1)初级绕组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变压器(T2)初级绕组的第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T1)次级绕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线圈续流电感的大功率移相全桥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全桥输入电路(1)、第一变压器(T1)、第二变压器(T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和续流电感(L2),所述续流电感(L2)包括有磁环(L2-3)以及绕制于所述磁环(L2-3)上的第一线圈(L2-1)和第二线圈(L2-2),所述第一变压器(T1)初级绕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变压器(T2)初级绕组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全桥输入电路(1)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变压器(T1)初级绕组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变压器(T2)初级绕组的第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T1)次级绕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均连接于所述第一线圈(L2-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变压器(T2)次级绕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和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和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均连接于所述第二线圈(L2-2)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线圈(L2-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线圈(L2-2)的第二端相互连接后作为所述大功率移相全桥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变压器(T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廷杨俊锋肖科明邓鸿国覃辉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明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