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M/FM车载扰流板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09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M/FM车载扰流板天线,涉及车载天线技术领域,包括:AM/FM天线振子;放大电路,印刷在第一PCB板上;连接片,一端与AM/FM天线振子相连接,另一端与放大电路相连接;外壳,设置于扰流板内,外壳内部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能够容纳AM/FM天线振子和第一PCB板;该AM/FM车载扰流板天线能够安装在汽车扰流板内,结构简单、节省空间,还具有较强的互换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M/FM车载扰流板天线
本技术属于车载天线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AM/FM车载扰流板天线。
技术介绍
目前的车载收音机(AMFM)天线多是窗式天线、杆式天线或鲨鱼鳍天线。对于传统的窗式天线,要考虑车窗加热丝天线的印刷,工艺复杂;杆式和鲨鱼鳍天线要考虑整车的美观和外饰件的防水等要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AM/FM车载扰流板天线,该AM/FM车载扰流板天线能够安装在汽车扰流板内,结构简单、节省空间,还具有较强的互换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AM/FM车载扰流板天线,包括:AM/FM天线振子;放大电路,印刷在第一PCB板上;连接片,一端与所述AM/FM天线振子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放大电路相连接;外壳,设置于所述扰流板内,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能够容纳所述AM/FM天线振子和所述第一PCB板。可选地,还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一端与所述放大电路相连接,所述连接器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外壳。可选地,所述连接器包括电连接器和信号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和所述信号连接器焊接在所述第一PCB板上。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底板和上盖,所述底板与所述上盖卡接。可选地,所述底板的两侧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上盖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接槽相配合的卡接块。可选地,所述AM/FM天线振子印刷在第二PCB板上。可选地,所述第一PCB板和所述第二PCB板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底板上侧的两端。可选地,所述AM/FM天线振子在所述第二PCB板上呈蛇形走线。可选地,所述上盖的两端设置有安装脚,所述安装脚上开始有安装孔。可选地,所述AM/FM天线振子为金属片。本技术提供一种AM/FM车载扰流板天线,其有益效果在于:1、该AM/FM车载扰流板天线能够安装在汽车扰流板内,结构简单、节省空间,还具有较强的互换性;2、该AM/FM车载扰流板天线采用在第一PCB板上印刷AM/FM天线振子的设计,具有较宽的带宽和较高的增益;3、该AM/FM车载扰流板天线通过连接片连接AM/FM天线振子与放大电路,结构紧凑,便于安装。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AM/FM车载扰流板天线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AM/FM车载扰流板天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AM/FM车载扰流板天线的AM/FM天线振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AM/FM天线振子;2、第一PCB板;3、连接片;4、外壳;5、电连接器;6、信号连接器;7、底板;8、上盖;9、凸起部;10、卡接槽;11、第二PCB板;12、安装脚;13、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技术提供一种AM/FM车载扰流板天线,包括:AM/FM天线振子;放大电路,印刷在第一PCB板上;连接片,一端与AM/FM天线振子相连接,另一端与放大电路相连接;外壳,设置于扰流板内,外壳内部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能够容纳AM/FM天线振子和第一PCB板。具体的,AM/FM天线振子接收信号,通过连接片连接AM/FM天线振子与放大电路,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后实现信号传输;该AM/FM车载扰流板天线安装在汽车扰流板内,结构简单、节省空间,还具有较强的互换性。可选地,还包括连接器,连接器的一端与放大电路相连接,连接器的另一端贯穿外壳。具体的,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后通过连接器和线缆连接主机,实现信号传输。进一步的,外壳的材料为塑料,上盖上设置有标签,标签上标注有该AM/FM车载扰流板天线的技术参数。可选地,连接器包括电连接器和信号连接器,电连接器和信号连接器焊接在第一PCB板上。具体的,电连接器和信号连接器分别实现该AM/FM车载扰流板天线的电连接和信号传输连接。可选地,外壳包括底板和上盖,底板与上盖卡接。可选地,底板的两侧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上开设有卡接槽,上盖的两侧设置有与卡接槽相配合的卡接块。具体的,通过卡接块与卡接槽的卡接实现底板与上盖的连接,外壳对第一PCB板和第一PCB板起到保护作用。可选地,AM/FM天线振子印刷在第二PCB板上。可选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底板上侧的两端。具体的,第一PCB板和第一PCB板并排设置在底板上,通过螺栓在底板上固定,结构紧凑。可选地,AM/FM天线振子在第二PCB板上呈蛇形走线。具体的,AM/FM天线振子采用印刷在PCB板上的设计,节省空间的同时获得较宽的带宽和较高的增益。可选地,上盖的两端设置有安装脚,安装脚上开始有安装孔。具体的,安装脚和安装孔能够方便该AM/FM车载扰流板天线的安装,适用性强。可选地,AM/FM天线振子为金属片。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AM/FM车载扰流板天线,包括:AM/FM天线振子1;放大电路,印刷在第一PCB板2上;连接片3,一端与AM/FM天线振子1相连接,另一端与放大电路相连接;外壳4,设置于扰流板内,外壳1内部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能够容纳AM/FM天线振子1和第一PCB板2。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器,连接器的一端与放大电路相连接,连接器的另一端贯穿外壳4。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包括电连接器5和信号连接器6,电连接器5和信号连接器6焊接在第一PCB板2上。在本实施例中,外壳4包括底板7和上盖8,底板7与上盖8卡接。在本实施例中,底板7的两侧设置有凸起部9,凸起部9上开设有卡接槽10,上盖8的两侧设置有与卡接槽10相配合的卡接块。在本实施例中,AM/FM天线振子1印刷在第二PCB板11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PCB板2和第二PCB板11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底板7上侧的两端。在本实施例中,AM/FM天线振子1在第二PCB板上呈蛇形走线。在本实施例中,上盖8的两端设置有安装脚12,安装脚12上开始有安装孔13。在本实施例中,AM/FM天线振子1为金属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M/FM车载扰流板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AM/FM天线振子;/n放大电路,印刷在第一PCB板上;/n连接片,一端与所述AM/FM天线振子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放大电路相连接;/n外壳,设置于所述扰流板内,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能够容纳所述AM/FM天线振子和所述第一PCB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M/FM车载扰流板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AM/FM天线振子;
放大电路,印刷在第一PCB板上;
连接片,一端与所述AM/FM天线振子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放大电路相连接;
外壳,设置于所述扰流板内,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能够容纳所述AM/FM天线振子和所述第一PCB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M/FM车载扰流板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一端与所述放大电路相连接,所述连接器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M/FM车载扰流板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电连接器和信号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和所述信号连接器焊接在所述第一PCB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M/FM车载扰流板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底板和上盖,所述底板与所述上盖卡接。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安费诺三浦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安费诺三浦辽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