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局部灭火功能的耐高温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036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局部灭火功能的耐高温电缆,包括电缆本体,电缆本体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表面上的缆芯护套,缆芯护套包括抗压层、绕包层、隔氧层和阻燃层,抗压层内连接有异形导热支架,异形导热支架是由连接体和导热杆组成,相邻两个导热杆之间均布置有与电缆本体长度平行的导线,抗压层开设有容纳腔,容纳腔靠近绕包层的一端的截面为圆形腔体,容纳腔的圆形腔体嵌设设有灭火粉存储气囊体,容纳腔的两侧开设有关于导热杆左右对称的固定凹槽,固定凹槽远离灭火粉存储气囊体的底端均固定有穿刺针头,当电缆发生局部火灾时,需人为进行灭火,也无需对电缆实时监控或定期人为到现场勘查,节约了人力资源,具有外部防火和内部具有灭火的双重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局部灭火功能的耐高温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为一种具有局部灭火功能的耐高温电缆。
技术介绍
电缆一般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外包绝缘层和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至另一处的导线。现有的电缆一般可分为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和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和光伏电缆等等。电缆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处处可见,通常将大量的电缆集中铺设在电缆沟内,以方便布线、维护、美观。随着人们对电的依赖的增长,电缆沟里的电缆越来越多,电缆沟越来越长。其火灾事故的发生几率也相应增加,电缆一旦发生火灾,将造成大面积电缆烧损,短时间内无法恢复生产,经济损失重大,因此,电缆的安全保护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当电缆温度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必须对其进行降温,否则持续升温会导致发热起火,进而导致电缆烧毁,目前的具有温度检测功能的电缆结构,其都只有监测的功能,并不具备第一时间灭火的功能,而且监测的组件结构复杂,大大增加了电缆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局部灭火功能的耐高温电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局部灭火功能的耐高温电缆,包括电缆本体,且电缆本体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表面上的缆芯护套,所述缆芯是由三根导线组成,所述缆芯护套从内至外依次包括抗压层、绕包层、隔氧层和阻燃层,且位于抗压层内连接有异形导热支架,所述异形导热支架是由连接体和等间距分布在连接体表面上的三个导热杆组成的“Y”型结构,且连接体位于电缆本体的中央位置处并与电缆本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连接体内部设有与其长度相同的腔室,且连接体内部的腔室的截面为三角形结构,每相邻两个所述导热杆之间的夹角相同,且每个导热杆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每个所述导热杆对应与连接体内部空腔的端点连通,每相邻两个所述导热杆之间均布置有与电缆本体长度平行的导线,所述抗压层内侧壁正对每个导线的位置处设有限位固定卡座,且限位固定卡座远离抗压层的一侧设有与限位固定卡座贴合的弧形面,所述导线远离限位固定卡座的一侧与连接体的表面贴合,所述抗压层为绝缘刚性材料,且抗压层靠近连接体的一侧沿电缆本体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与导热杆一一对应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靠近绕包层的一端的截面为圆形腔体,且容纳腔靠近连接体的一端为与导热杆长度方向相同的矩形腔体,所述容纳腔的圆形腔体嵌设有灭火粉存储气囊体,且灭火粉存储气囊体的内部盛放有灭火粉,所述容纳腔的两侧开设有关于导热杆左右对称的固定凹槽,且固定凹槽的延伸方向与导热杆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固定凹槽远离灭火粉存储气囊体的底端均固定有穿刺针头。优选的,所述抗压层沿电缆本体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有若干个,每相邻两个抗压层首尾的间距为0.1-0.5cm,且抗压层,连接体,导热杆灭火粉存储气囊体的长度相同。优选的,所述导热杆远离连接体的一端延伸至容纳腔内并固定用于支撑灭火粉存储气囊体的支撑座,且支撑座的截面为半圆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导热杆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螺旋滑道,导热杆的表面均匀布置有物料出口。优选的,所述物料出口倾斜设置,且物料出口位于导热杆内壁的一端高于物料出口位于导热杆外壁的一端,所述物料出口与支撑座上端水平面的夹角为45-60°。优选的,所述灭火粉存储气囊体左右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凸起,每个所述凸起均位于与其相对应的固定凹槽内,且凸起的顶部与穿刺针头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优选的,所述灭火粉为灭火干粉的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和少量防潮剂硬脂酸镁及滑石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所述抗压层为刚性材质,所述抗压层沿电缆本体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有若干个,每相邻两个抗压层首尾的间距为0.1-0.5cm,且抗压层,连接体,导热杆灭火粉存储气囊体的长度相同,电缆本体在施工现场时,由于场地的局限性,电缆本体的铺设路径有可能弯曲的,因此,在保证电缆本体具有一定弯曲性的同时,通过多个抗压层包覆在缆芯表面上并形成具有屏蔽外界作用的一种保护罩,能够很好的缆芯不被外界作用力损坏,从而提高了电缆本体的抗压能力和机械强度,进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而抗压层,连接体,导热杆灭火粉存储气囊体的长度相同,当电缆本体发生局部着火时,可以针对该区域内进行灭火即可,其余部分的电缆本体和零部件完整无损,从而避免因电缆局部着火而需要更换整根电缆本体,从而节约了使用成本。(2)本技术中所述导热杆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螺旋滑道,导热杆的表面均匀布置有物料出口,当灭火粉进过到导热杆的内部时,经过螺旋滑道向连接体所在的一端移动的过程中,使得灭火粉在螺旋滑道上滑动时产生离心力,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灭火粉通过物料出口甩出去并对着火的缆芯进行灭火。由于灭火粉在螺旋滑道上滑动的过程中产生离心力,从而能够使得灭火粉通过物料出口倍分散到更远的位置,从而使得位于抗压层形成的缆芯腔室内到处分散有灭火粉(即使得灭火粉覆盖面更广),提高灭火效果。(3)本技术中所述灭火粉存储气囊体左右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凸起,每个所述凸起均位于与其相对应的固定凹槽内,且凸起的顶部与穿刺针头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在搬运电缆本体的过程中,通过固定凹槽和凸起的作用,防止灭火粉存储气囊体发生过晃动,同时,在搬运过程中,穿刺针头与凸起之间保持有一定距离,是为了防止穿刺针头刺破凸起而引起灭火粉存储气囊体发生物理爆炸而导致后期投放使用时,失去灭火功能,当灭火粉存储气囊体在高温状态下发生膨胀时,凸起体积也随之变大同时沿着固定凹槽向穿刺针头靠近并被穿刺针头刺破而导致灭火粉存储气囊体发生物理爆炸以便使灭火粉存储气囊体内的灭火粉经过导热杆撒向导线表面来实现灭火。综上,当电缆发生局部火灾时,需人为进行灭火,无需对电缆本体实时监控或定期人为到现场勘查,节约了人力资源,同时具有外部防火和内部具有灭火的双重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抗压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导热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灭火粉存储气囊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线;2、限位固定卡座;3、抗压层;4、绕包层;5、隔氧层;6、阻燃层;7、连接体;8、导热杆;81、支撑座;9、灭火粉存储气囊体;91、凸起;10、容纳腔;11、固定凹槽;12、穿刺针头;13、螺旋滑道;14、物料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具有局部灭火功能的耐高温电缆,包括电缆本体,且电缆本体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表面上的缆芯护套,所述缆芯是由三根导线1组成,所述缆芯护套从内至外依次包括抗压层3、绕包层4、隔氧层5和阻燃层6,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局部灭火功能的耐高温电缆,包括电缆本体,且电缆本体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表面上的缆芯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是由三根导线(1)组成,所述缆芯护套从内至外依次包括抗压层(3)、绕包层(4)、隔氧层(5)和阻燃层(6),且位于抗压层(3)内连接有异形导热支架,所述异形导热支架是由连接体(7)和等间距分布在连接体(7)表面上的三个导热杆(8)组成的“Y”型结构,且连接体(7)位于电缆本体的中央位置处并与电缆本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连接体(7)内部设有与其长度相同的腔室,且连接体(7)内部的腔室的截面为三角形结构,每相邻两个所述导热杆(8)之间的夹角相同,且每个导热杆(8)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每个所述导热杆(8)对应与连接体(7)内部空腔的端点连通,每相邻两个所述导热杆(8)之间均布置有与电缆本体长度平行的导线(1),所述抗压层(3)内侧壁正对每个导线(1)的位置处设有限位固定卡座(2),且限位固定卡座(2)远离抗压层(3)的一侧设有与限位固定卡座(2)贴合的弧形面,所述导线(1)远离限位固定卡座(2)的一侧与连接体(7)的表面贴合,所述抗压层(3)为绝缘刚性材料,且抗压层(3)靠近连接体(7)的一侧沿电缆本体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与导热杆(8)一一对应的容纳腔(10),所述容纳腔(10)靠近绕包层(4)的一端的截面为圆形腔体,且容纳腔(10)靠近连接体(7)的一端为与导热杆(8)长度方向相同的矩形腔体,所述容纳腔(10)的圆形腔体嵌设有灭火粉存储气囊体(9),且灭火粉存储气囊体(9)的内部盛放有灭火粉,所述容纳腔(10)的两侧开设有关于导热杆(8)左右对称的固定凹槽(11),且固定凹槽(11)的延伸方向与导热杆(8)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固定凹槽(11)远离灭火粉存储气囊体(9)的底端均固定有穿刺针头(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局部灭火功能的耐高温电缆,包括电缆本体,且电缆本体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表面上的缆芯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是由三根导线(1)组成,所述缆芯护套从内至外依次包括抗压层(3)、绕包层(4)、隔氧层(5)和阻燃层(6),且位于抗压层(3)内连接有异形导热支架,所述异形导热支架是由连接体(7)和等间距分布在连接体(7)表面上的三个导热杆(8)组成的“Y”型结构,且连接体(7)位于电缆本体的中央位置处并与电缆本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连接体(7)内部设有与其长度相同的腔室,且连接体(7)内部的腔室的截面为三角形结构,每相邻两个所述导热杆(8)之间的夹角相同,且每个导热杆(8)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每个所述导热杆(8)对应与连接体(7)内部空腔的端点连通,每相邻两个所述导热杆(8)之间均布置有与电缆本体长度平行的导线(1),所述抗压层(3)内侧壁正对每个导线(1)的位置处设有限位固定卡座(2),且限位固定卡座(2)远离抗压层(3)的一侧设有与限位固定卡座(2)贴合的弧形面,所述导线(1)远离限位固定卡座(2)的一侧与连接体(7)的表面贴合,所述抗压层(3)为绝缘刚性材料,且抗压层(3)靠近连接体(7)的一侧沿电缆本体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与导热杆(8)一一对应的容纳腔(10),所述容纳腔(10)靠近绕包层(4)的一端的截面为圆形腔体,且容纳腔(10)靠近连接体(7)的一端为与导热杆(8)长度方向相同的矩形腔体,所述容纳腔(10)的圆形腔体嵌设有灭火粉存储气囊体(9),且灭火粉存储气囊体(9)的内部盛放有灭火粉,所述容纳腔(10)的两侧开设有关于导热杆(8)左右对称的固定凹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松丁运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凌宇电缆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