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对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901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面板对准装置,包括上工作台和下工作台,下工作台位于上工作台的下方,上工作台用于吸附面板,下工作台用于支撑金属板,下工作台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上工作台上设置有多个真空吸盘和多个粘接部,上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容纳孔,真空吸盘位于第一容纳孔内,真空吸盘可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伸出到第一容纳孔外,真空吸盘能够拉动面板贴合在上工作台上与粘接部粘接,也能推动面板与粘接部分离。通过设置真空吸盘,真空吸盘既可以作为吸附面板移动的部件,也能推动面板与粘接部分离,简化了部件结构,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制造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板对准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面板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面板对准装置。
技术介绍
显示装置的面板在制造时,会在面板上贴合一层金属板,利用金属板为面板提供保护。在面板与金属板贴合之前,需要对准面板与金属板的四角的位置。现有技术中,面板在与金属板贴合前,面板和金属板分别通过机械手输送到对准装置的上工作台和下工作台,面板通过若干固定在上工作台上的吸附部固定,下工作台沿水平方向移动,以使金属板与上工作台上的面板对齐,然后吸附部解除对面板的吸附作用,面板准确地叠放在金属板上。吸附部设置在上工作台,吸附部具有粘接区和设置在粘接区一侧的剥离部,粘接区粘接面板,剥离部为膜层结构,可以充气和放气,充气时,剥离部外凸于吸附部的表面,能够将面板与粘接区分离,放气时,剥离部缩回到吸附部的内部,此时面板可以与粘接区粘接。剥离部长期进行充气和放气的操作,剥离部容易裂开漏气,导致整个上工作台上的剥离部失效,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板对准装置,其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为达到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面板对准装置,包括上工作台和下工作台,所述下工作台位于所述上工作台的下方,所述上工作台用于吸附面板,所述下工作台用于支撑金属板,所述下工作台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上工作台上设置有多个真空吸盘和多个粘接部,所述上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容纳孔,所述真空吸盘位于所述第一容纳孔内,所述真空吸盘可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伸出到所述第一容纳孔外,所述真空吸盘能够拉动所述面板贴合在所述上工作台上与所述粘接部粘接,也能推动所述面板与所述粘接部分离。作为所述的面板对准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真空吸盘和所述粘接部间隔设置。作为所述的面板对准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容纳孔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上工作台。作为所述的面板对准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真空吸盘与所述第一容纳孔的孔壁之间具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凹槽和在所述导向凹槽内滑动配合的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凹槽和所述导向凸起两者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真空吸盘上,所述导向凹槽和所述导向凸起两者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孔的孔壁上。作为所述的面板对准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工作台远离所述下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有的所述真空吸盘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同步驱动所有的所述真空吸盘竖直移动。作为所述的面板对准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升降架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升降架位于所述上工作台的上方,所述第一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升降架相对于所述上工作台升降,所有的所述真空吸盘的上端均与所述第一升降架连接。作为所述的面板对准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述上工作台背离所述下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下端与所述上工作台连接,所述导杆的上端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升降架设置有供所述导杆穿设的导孔,所述第一升降架可相对于所述导杆升降。作为所述的面板对准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工作台上凹设有安装槽,所述粘接部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作为所述的面板对准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工作台上凹设有安装槽,所述粘接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粘接部具有与所述面板粘接的粘接面,所述粘接面与所述上工作台的下表面平齐。作为所述的面板对准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工作台上设置有顶针,所述顶针能够竖直移动以伸出所述下工作台的上表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真空吸盘,真空吸盘既可以作为吸附面板移动的部件,也能推动面板与粘接部分离,简化了部件结构,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制造和维护成本。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实施例所述上工作台、下工作台、面板和金属板的安装示意图(面板粘接在上工作台时)。图2为实施例所述面板对准装置的剖视图(面板未从粘接部上分离时)。图3为实施例所述面板对准装置的剖视图(面板从粘接部上分离时)。图4为实施例所述上工作台的仰视图。图5为实施例所述上工作台与驱动件的连接示意图(面板未从粘接部上分离时)。图6为实施例所述上工作台与驱动件的连接示意图(面板从粘接部上剥离时)。图7为实施例所述第一升降架的俯视图。图8为一实施例导向组件与真空吸盘的连接示意图。图9为另一实施例导向组件与真空吸盘的连接示意图。图10为图4中A处放大图。图中:100、面板;200、金属板;300、第一标记;400、第二标记;1、上工作台;2、下工作台;3、真空吸盘;4、粘接部;401、板本体;402、粘接体;403、避让位;5、相机;6、相机孔;7、第一容纳孔;8、第一驱动件;801、第一气缸;802、第一升降架;803、连接杆;804、导孔;9、导向组件;901、导向凸起;902、导向凹槽;10、导杆;11、第二容纳孔;12、顶针;13、连接螺钉。具体实施方式参考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它们的方法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本技术不限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提供本实施例仅仅是为了完成本技术的公开并且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范围,并且本技术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整个说明书中表示相同的构成要素。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面板对准装置,包括上工作台1和下工作台2,下工作台2位于上工作台1的下方,上工作台1用于吸附面板100,下工作台2用于支撑金属板200,下工作台2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上工作台1上设置有多个真空吸盘3和多个粘接部4,上工作台1上设置有第一容纳孔7,真空吸盘3位于第一容纳孔7内,真空吸盘3可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伸出到第一容纳孔7外,真空吸盘3能够拉动面板100贴合在上工作台1上与粘接部4粘接,也能推动面板100与粘接部4分离。其中,面板100和金属板200均为长方体结构,面板100的四角邻近的区域设置有第一标记300,金属板200的四角邻近的区域设置有第二标记400,面板100上的四个第一标记300分别与金属板200上的四个第二标记400一一对应。面板100为透视玻璃板,从面板100的上表面可观察到下工作台2上的金属板200,第一标记300和第二标记400均为非透明的标记,提供位置参考的作用。其中,真空吸盘3与气泵连通,气泵可以对真空吸盘3抽气,使真空吸盘3处于负压状态以吸附面板100。机械手输送待对准的面板100至上工作台1的下表面,控制真空吸盘3在第一容纳孔7内向下移动并与面板100的上表面接触,气泵对真空吸盘3抽气,使真空吸盘3内部处于负压状态以吸附面板100,然后控制真空吸盘3上升使面板100的上表面与上工作台1上的粘接部4粘接,进而使面板100被吸附在上工作台1上。将下工作台2沿着水平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板对准装置,包括上工作台和下工作台,所述下工作台位于所述上工作台的下方,所述上工作台用于吸附面板,所述下工作台用于支撑金属板,所述下工作台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工作台上设置有多个真空吸盘和多个粘接部,所述上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容纳孔,所述真空吸盘位于所述第一容纳孔内,所述真空吸盘可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伸出到所述第一容纳孔外,所述真空吸盘能够拉动所述面板贴合在所述上工作台上与所述粘接部粘接,也能推动所述面板与所述粘接部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板对准装置,包括上工作台和下工作台,所述下工作台位于所述上工作台的下方,所述上工作台用于吸附面板,所述下工作台用于支撑金属板,所述下工作台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工作台上设置有多个真空吸盘和多个粘接部,所述上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容纳孔,所述真空吸盘位于所述第一容纳孔内,所述真空吸盘可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伸出到所述第一容纳孔外,所述真空吸盘能够拉动所述面板贴合在所述上工作台上与所述粘接部粘接,也能推动所述面板与所述粘接部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盘和所述粘接部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孔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上工作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盘与所述第一容纳孔的孔壁之间具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凹槽和在所述导向凹槽内滑动配合的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凹槽和所述导向凸起两者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真空吸盘上,所述导向凹槽和所述导向凸起两者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孔的孔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工作台远离所述下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晙雅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光电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