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888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8
在外转子型的马达中,在其内部,将散热板电力控制部(PCU)25安装于固定在不旋转的定子上的散热板26。在散热板26设置有翅片,在对置的马达的壳体29的内表面和侧面也设置有翅片。壳体29与转子一起旋转,在马达内产生空气流,散热板的热传递到壳体,向外部扩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马达的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以电动马达为驱动源的车辆,尤其涉及马达的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电动车辆的紧凑化,将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作为轮内马达的结构是有效的。提出了将轮内马达的发热经由热管向外部散热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169280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使轮内马达的结构更紧凑,存在将马达与电力控制部(PowerControlUnit:PCU)一体化的结构。在将PCU与马达一体化时,轮内马达成为收纳于车轮内部的结构,因此从电路保护的观点出发,优选在马达的内部设置PCU。在这样的结构中,不仅需要对来自马达的热量进行散热,还需要对来自PCU的热量进行散热,因此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相应地必须使热管变粗。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热管穿过车轮的轴而设置,粗细也存在限度。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例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对内置有电力控制部的马达进行冷却的马达的结构。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结构。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马达(11)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的结构具有:定子(24);转子(23),其通过来自所述定子(24)的磁力而旋转;所述马达的壳体(21、29),所述壳体与所述转子(23)连结;以及电力控制部(10),其配置于所述壳体(21、29)的内侧,用于驱动所述定子(24),>在所述壳体(21、29)设置有冷却用的翅片(111)。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高效地冷却内置有电力控制部的马达。附图说明图1A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两轮车的外观以及的图。图1B是马达的驱动控制电路的框图。图2A是实施方式的轮内马达的分解立体图。图2B是实施方式的轮内马达的剖视图。图3A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轮内马达中的电路基板的配置的图。图3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轮内马达中的电路基板的配置的图。图3C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轮内马达中的电路基板的配置的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轮内马达的驱动时的冷却原理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以下的实施方式并非对权利要求书所涉及的专利技术进行限定,另外,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组合未必全部都是专利技术所必须的。也可以对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多个特征中的两个以上的特征任意地进行组合。另外,对相同或者同样的构成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第一实施方式】●跨骑型车辆的结构图1A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跨骑型车辆的带动力的两轮车1的外观的一个例子。两轮车1具有作为驱动源的轮内马达(以下,有时也简称为马达)11,以轮内马达11为轮毂在其周围装配有轮胎12。轮内马达11通过其旋转轴112轴支承于摆臂13,能够不经由减速机构、传动机构而使驱动轮直接旋转。在轮内马达11的两侧的侧面设置有冷却用的翅片111,通过旋转而在其表面产生空气的流动,将从内部传播的热高效地散热。从电力控制部(或电力控制电路、PCU)10(参照图1B)向轮内马达11供给电源,其转速通过由驾驶员操作设置于车把的把手部的油门来控制。图1B表示用于轮内马达11的驱动控制的控制电路的框图。本实施方式的轮内马达11在结构上是外转子型的表面磁铁同步马达(SPMSM),包括PCU10在内而有时也称为无刷直流马达。轮内马达11由从PCU10供给的三相的交流电源驱动。该交流电源的各相可以是正弦波,也可以是方波。PCU10由低压电源(例如12V电源)104驱动,包括控制器101和逆变器102。向控制器101输入来自马达103的、用于对转子的旋转位置进行检测的霍尔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霍尔传感器信号)。此外,马达103是指从轮内马达11除去PCU后的部分。控制器101基于所输入的霍尔传感器信号,对逆变器102输入用于对来自高压电源(HV电池)105的电流进行开关等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器101还为了根据表示油门开度的信号来控制逆变器102的输出频率,而调整向逆变器102的控制信号的时机。进而,也可以构成为不仅能够控制频率,还能够控制电流。逆变器102根据来自控制器101的控制信号,将高压电源105转换为三相交流U、V、W并向马达103输入。马达103与所输入的电源的频率同步地被驱动。另外,马达103具备温度传感器和霍尔传感器,对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进行表示的温度信号和对由霍尔传感器检测到的磁场进行表示的霍尔传感器信号被输入到控制器101。霍尔传感器信号通过检测在转子表面以S极和N极交替的方式粘贴的永久磁铁的磁场,来检测转子的电旋转位置。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PCU10如后述那样组装于轮内马达11的内部。使用这样构成的轮内马达11,能够使两轮车1的驱动轮旋转,使两轮车1按照驾驶员的意图行驶。●轮内马达的结构图2A是轮内马达11的分解立体图。轮内马达11的主要构成部件收纳于由金属等形成的车轮壳体21和车轮壳体29构成的框体的内部。车轮壳体21在其旋转轴部分设置有供轴112穿过的孔,具有周缘部伸出的圆盘形状。另外,在其外侧和内侧的表面设置有散热用的翅片111。在本例中,翅片111是相互并列的多个细长的伸出部,与车轮壳体21一体成形。为了放出在轮内马达11的内部产生的热,其高度、根数可以根据其发热量来决定。车轮壳体29是与车轮壳体21同样的结构,但在本例中,设置于外周部的周缘部没有伸出部。但是,也可以采用与车轮壳体21相同的结构。车轮壳体21和车轮壳体29例如通过螺栓等相互固定而构成轮内马达11的壳体,经由轴承22、28安装于轴112。因此,车轮壳体21、29能够相对于固定于摆臂13而不旋转的轴112旋转,在其外周安装有轮胎12,也成为驱动轮的轮毂。沿着车轮壳体21的周缘部的伸出部的内侧连结或固定有转子23。转子23是将例如16个或32个这样的多个永久磁铁交替反转极性地配置而构成的。这与一般的外转子型的马达相同。另一方面,在轴112上固定有电路壳体26。电路壳体26是以轴112为中心的例如金属制的圆盘形状的构件。在电路壳体26的与轮壳体29对置的面的一部分,优选设置有与电路壳体26一体地形成的散热用的翅片。另外,在同一面的一部分安装有设置了霍尔传感器的霍尔元件基板27。另外,在电路壳体26的与霍尔元件基板27相反侧的面安装有设置了PCU10的PCU基板25。PCU基板25和霍尔元件基板27通过穿过电路壳体26的通孔而由必要的信号线及电线连接。在本例中,在电路壳体26的PCU基板25侧的面上未设置翅片,但也可以设置翅片。在电路壳体26上以包围其周围的方式安装有定子24。即,定子24经由电路壳体26固定于轴112。定子24包括与来自逆变器102的三相交流电源UVW分别连接的绕组。定子24固定于轴112,其外侧的转子23旋转。图2B是表示与轮内马达11的旋转轴平行的剖面的剖视图。以轴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达(11)的结构,其特征在于,/n所述马达的结构具有:/n定子(24);/n转子(23),其通过来自所述定子(24)的磁力而旋转;/n所述马达的壳体(21、29),所述壳体与所述转子(23)连结;以及/n电力控制部(10),其配置于所述壳体(21、29)的内侧,用于驱动所述定子(24),/n在所述壳体(21、29)设置有冷却用的翅片(111)。/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28 JP 2018-1849391.一种马达(11)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的结构具有:
定子(24);
转子(23),其通过来自所述定子(24)的磁力而旋转;
所述马达的壳体(21、29),所述壳体与所述转子(23)连结;以及
电力控制部(10),其配置于所述壳体(21、29)的内侧,用于驱动所述定子(24),
在所述壳体(21、29)设置有冷却用的翅片(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11)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控制部(10)安装于固定在所述定子(24)上的导热构件(26),
在所述壳体(21、29)中,所述翅片(111)设置于与所述转子(23)一起旋转的轴所穿过的侧面和与所述导热构件(26)对置的内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由幸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