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噬菌体ESC-COP-14及其在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增殖方面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872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自然界分离出的肌病毒科噬菌体Esc‑COP‑14(保藏号:KCTC13528BP),其特征在于,具有特异性地杀死大肠杆菌的能力,并且具有由SEQ.ID.NO:1表示的基因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使用包含所述肌病毒科噬菌体Esc‑COP‑14作为活性成分的组合物来预防和治疗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大肠杆菌噬菌体ESC-COP-14及其在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增殖方面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自然界分离出的噬菌体,该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从而杀死大肠杆菌,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使用包含上述噬菌体作为活性成分的组合物来预防和治疗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方法。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自然界分离出的肌病毒科噬菌体Esc-COP-14(保藏号:KCTC13528BP),其具有特异性地杀死大肠杆菌的能力,并且包含由SEQ.ID.NO:1表示的基因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使用包含上述噬菌体作为活性成分的组合物来预防和治疗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方法。
技术介绍
大肠杆菌是一种寄生在人或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通常情况下,大肠杆菌不致病,但通过同种异型转化和异源转化,其可能具有强毒特性。相对于正常大肠杆菌,上述所得到的包含外源基因的细菌被称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这种强毒性大肠杆菌可以引起众多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急性结肠炎、尿路感染、败血症和脑膜炎。继而,根据其发病机理、毒性等可将其划分为5类微生物: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A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畜牧行业一直以来都受到因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所致的显著困扰。因此,必须研发一种方法来预防这种感染,并进一步治疗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为此,使用了各种抗生素来预防或治疗此类致病性感染。然而,由于抗生素滥用,越来越多的耐抗生素菌株出现。因此,急需研发出除了抗生素之外的其他方法。最近,使用噬菌体作为应对细菌性疾病的对策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由于对环保方法的优先选择,人们对噬菌体的关注空前高涨。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的很小的微生物。一旦噬菌体感染了细菌,该噬菌体就会在该细菌细胞内增殖。在增殖之后,该噬菌体的后代会破坏该细菌细胞壁并且从该宿主细菌中逸出,这表明该噬菌体具有杀死细菌的能力。该噬菌体感染细菌的方式的特征在于其具有非常高的特异性,因此,感染某种特定细菌的噬菌体类型的数量有限。即,某种噬菌体只能感染某种特定的细菌,这表示某种噬菌体只能杀死某种特定细菌,并不会危害其他细菌。由于噬菌体的这种细菌特异性,噬菌体只对目标细菌具有抗菌作用,而不影响环境中或者动物体内的共生细菌。已经被广泛用于细菌治疗的常规抗生素会顺带影响许多种类的细菌,这导致诸如污染环境和干扰动物体内正常菌群等问题。另一方面,使用噬菌体不会干扰动物体内的正常菌群,因为目标细菌是被选择性地杀死的。因此,可以安全地利用噬菌体,这样一来,与任何其他抗生素相比较,大大减少了使用噬菌体会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噬菌体最初由英国细菌学家Twort于1915年发现,当时他注意到微球菌菌落由于某种未知的物质而被融化并且变得透明。在1917年,法国细菌学家d'Herelle发现痢疾患者粪便滤液中的痢疾志贺氏菌被某种物质融化,并且对该现象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他独立鉴定出了噬菌体,并且将其命名为“噬菌体”,意为“细菌吞噬者”。自此以后,对诸如志贺氏菌、伤寒沙门氏菌和霍乱弧菌等致病菌起作用的各种噬菌体被不断地鉴定出来。由于噬菌体杀死细菌的独特能力,噬菌体自被发现以来就作为一种应对细菌感染可能的有效对策引起了关注,并且已经进行了许多与之相关的研究。然而,自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以来,由于抗生素的普遍传播,有关噬菌体的研究仅在一些东欧国家和前苏联仍继续进行。自2000年以来,由于耐抗生素细菌的增加,常规抗生素的局限性已经显现,研发噬菌体作为常规抗生素的替代品的可能性已经突显,因此,作为抗菌剂的噬菌体再次引起关注。特别是最近,各国政府对于抗生素使用的法规已变得更为严格,因此噬菌体方面的关注度日益攀升,噬菌体的工业应用领域也在持续拓宽。如上所述,噬菌体往往对目标细菌具有高度特异性。由于这种特异性,即使这些细菌属于同一物种,噬菌体通常也只对某些细菌菌株表现出抗菌作用。另外,噬菌体的抗菌强度会根据目标菌株的类型而变化。因此,为了有效地控制特定细菌,有必要收集多种有用的噬菌体。因此,为了研发出控制致病性大肠杆菌有效的噬菌体利用方法,必须获得对大肠杆菌表现出抗菌作用的多种噬菌体。此外,需要从所得到的噬菌体中筛选出在抗菌强度和抗菌谱方面优于其他噬菌体的噬菌体。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致力于研发一种适用于使用从自然界分离出的并且能够选择性地杀死大肠杆菌的噬菌体来预防或治疗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组合物,并且进一步致力于建立一种使用该组合物来预防或治疗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方法。其结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从自然界分离出了一种适于该目的的噬菌体,并且获得了将分离出的噬菌体与其他噬菌体区别开来的基因组的基因序列。之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研发出一种包含噬菌体作为活性成分的组合物,并且确定了该组合物能够用于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由此形成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从自然界分离出的肌病毒科噬菌体Esc-COP-14(保藏号:KCTC13528BP),其具有特异性地杀死大肠杆菌的能力,并且包含由SEQ.ID.NO:1表示的基因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预防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噬菌体Esc-COP-14,该噬菌体作为活性成分感染大肠杆菌从而杀死大肠杆菌,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还是提供一种使用所述组合物来预防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治疗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噬菌体Esc-COP-14,该噬菌体作为活性成分感染大肠杆菌从而杀死大肠杆菌,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还是提供一种使用所述组合物来治疗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所述组合物来预防和治疗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消毒剂。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所述组合物来预防和治疗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饮用水添加剂。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所述组合物来预防和治疗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以对养殖起作用的饲料添加剂。技术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从自然界分离出的肌病毒科噬菌体Esc-COP-14(保藏号:KCTC13528BP),其具有特异性地杀死大肠杆菌的能力,并且包含由SEQ.ID.NO:1表示的基因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包含上述噬菌体作为活性成分的组合物来预防和治疗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分离出噬菌体Esc-COP-14,然后于2018年5月18日将其保藏在韩国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的韩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KCTC13528BP)。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适用于预防或治疗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消毒剂、饮用水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该消毒剂、饮用水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包含噬菌体Esc-COP-14作为活性成分。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所包含的噬菌体Esc-COP-14能有效地杀死致病性大肠杆菌,因此,其被认为在预防(预防感染)或者治疗(治疗感染)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方面是有效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能够被用来预防和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自然界分离出的肌病毒噬菌体Esc-COP-14(保藏号:KCTC 13528BP),其具有特异性地杀死大肠杆菌的能力,并且具有由SEQ.ID.NO:1表达的基因组。/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711 KR 10-2018-00802841.一种从自然界分离出的肌病毒噬菌体Esc-COP-14(保藏号:KCTC13528BP),其具有特异性地杀死大肠杆菌的能力,并且具有由SEQ.ID.NO:1表达的基因组。


2.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组合物,其包括:
作为活性成分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噬菌体Esc-COP-14(保藏号:KCTC13528BP)。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圣君俊苏云孙吉苏派勇罗李云居康桑贤
申请(专利权)人:尹特荣生物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