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打开角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8669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道打开角度检测装置,包括可调节头带,还包括、第一连板和第一定位板,第一定位板和第一连板的铰接轴位于可调节头带佩戴者的耳垂部,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穿在弧形槽中的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上设置有用于压紧固定第一定位板的第一蝶形螺母;第一定位板上还设置有L形连板,L形连板侧面的纵向中心线、第一定位板和第一连板的铰接轴中心线及第一定位板的前端中点处在第一参考平面上,L形连板的侧面上设置有检测第一参考平面与水平面夹角的第一陀螺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气道打开角度检测装置使用方便,通用性好,能快速准确的检测出气道打开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道打开角度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气道打开角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气管插管、气管镜检查等情况下,需要能准确的打开患者气道。气道打开是否到位通常以从患者耳垂部沿面部至患者下颌部的曲线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参考基准,当该夹角为90度时,表示患者气道打开到位;或者也可以患者外耳道与患者胸骨角的相对高度位置作为参考基准,当患者外耳道与患者胸骨角处在同一高度时,表示患者气道打开到位。现有技术中,判断气道是否打开到位由人工经验确定,较难快速准确的判断气道是否打开到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道打开角度检测装置,以解决在打开患者气道过程中不能快速准确的判断气道是否打开到位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气道打开角度检测装置,包括可调节头带,还包括后端设置在可调节头带一侧且前端伸向可调节头带佩戴者耳垂部的第一连板,还包括后端铰接在第一连板前端上的第一定位板,第一定位板和第一连板的铰接轴位于可调节头带佩戴者的耳垂部,所述第一定位板的边部设置有弧形槽,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穿在弧形槽中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设置有用于压紧固定第一定位板的第一蝶形螺母;所述第一定位板上还设置有L连板,所述L形连板的侧面垂直于水平面,L形连板侧面的纵向中心线、第一定位板和第一连板的铰接轴中心线及第一定位板的前端中点处在第一参考平面上,所述L形连板的侧面上设置有检测第一参考平面与水平面夹角的第一陀螺仪。进一步,所述的气道打开角度检测装置还包括后端设置在可调节头带另一侧且前端伸向可调节头带佩戴者耳垂部的第二连板,还包括后端铰接在第二连板前端上的第二定位板,第二定位板和第二连板的铰接轴位于可调节头带佩戴者的耳垂部,所述第二定位板的边部设置有弧形槽,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穿在弧形槽中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上设置有用于压紧固定第二定位板的第二蝶形螺母;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侧面垂直于水平面,且第二定位板的前端朝向可调节头带佩戴者的胸骨角处,第二定位板上设置有第二陀螺仪,第二陀螺仪的中部、第二定位板的前端和第二定位板的铰接中心位于第二参考平面上,所述第二陀螺仪用于检测第二参考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气道打开角度检测装置,其可调节头带能方便的调整至与佩戴者头部尺寸相配,通过调节头带还能方便的将第一定位板和第一连板的铰接轴调整到与佩戴者耳垂部对应的位置。同时其第一定位板的角度可绕铰接轴旋转调节,使得能快速的将第一定位板的前端位置调整至与佩戴者的下颌部对应,并且第一定位板的位置调节好后能通过蝶形螺母快速固定。因此本气道打开角度检测装置的使用方便性好,并能适用于不同患者。而且本技术气道打开角度检测装置,其通过L形连板将第一陀螺仪的安装基准面调整至与水平面垂直,使得第一陀螺仪能直接测量出第一参考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便于快速准确的知道气道是否打开到位,避免了第一陀螺仪直接安装在第一定位板上时需要通过复杂计算才能得到第一参考平面与水平面夹角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设置在患者头部上的气道打开角度检测装置的一侧结构示意图;图2为设置在患者头部上的气道打开角度检测装置的另一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P部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气道打开角度检测装置包括可调节头带1,还包括后端设置在可调节头带一侧且前端伸向可调节头带佩戴者耳垂部的第一连板2,还包括后端铰接在第一连板前端上的第一定位板3,第一定位板和第一连板的铰接轴4位于可调节头带佩戴者的耳垂部,所述第一定位板的边部设置有弧形槽,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穿在弧形槽中的第一螺杆5,所述第一螺杆上设置有用于压紧固定第一定位板的第一蝶形螺母6。所述第一定位板上还设置有L连板7,所述L形连板的侧面垂直于水平面,L形连板侧面的纵向中心线、第一定位板和第一连板的铰接轴中心线及第一定位板的前端中点处在第一参考平面上,所述L形连板的侧面上设置有检测第一参考平面与水平面夹角的第一陀螺仪8。本实施例中气道打开角度检测装置,其可调节头带能方便的调整至与佩戴者头部尺寸相配,通过调节头带还能方便的将第一定位板和第一连板的铰接轴调整到与佩戴者耳垂部对应的位置。同时其第一定位板的角度可绕铰接轴旋转调节,使得能快速的将第一定位板的前端位置调整至与佩戴者的下颌部对应,并且第一定位板的位置调节好后能通过蝶形螺母快速压紧固定。因此本气道打开角度检测装置的使用方便性好,并能适用于不同患者。而且本技术气道打开角度检测装置,其通过L形连板将第一陀螺仪的安装基准面调整至与水平面垂直,使得第一陀螺仪能直接测量出第一参考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便于快速准确的知道气道是否打开到位,避免了第一陀螺仪直接安装在第一定位板上时需要通过复杂计算才能得到第一参考平面与水平面夹角的问题。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所述的气道打开角度检测装置还包括后端设置在可调节头带另一侧且前端伸向可调节头带佩戴者耳垂部的第二连板9,还包括后端铰接在第二连板前端上的第二定位板10,第二定位板和第二连板的铰接轴位于可调节头带佩戴者的耳垂部,所述第二定位板的边部设置有弧形槽,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穿在弧形槽中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上设置有用于压紧固定第二定位板的第二蝶形螺母11。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和第一连板的结构相同,两者对称布置。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侧面垂直于水平面,且第二定位板的前端朝向可调节头带佩戴者的胸骨角处,第二定位板上设置有第二陀螺仪12,第二陀螺仪的中部、第二定位板的前端和第二定位板的铰接中心位于第二参考平面上,所述第二陀螺仪用于检测第二参考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针对体型肥胖的病人,气道打开以患者外耳道与患者胸骨角的相对高度位置作为参考基准,当患者外耳道与患者胸骨角处在同一高度时,也即第二陀螺仪检测到的角度为0时,表示患者气道打开到位。本改进使得本气道打开角度检测装置的通用性更好。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气道打开角度检测装置,包括可调节头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端设置在可调节头带一侧且前端伸向可调节头带佩戴者耳垂部的第一连板,还包括后端铰接在第一连板前端上的第一定位板,第一定位板和第一连板的铰接轴位于可调节头带佩戴者的耳垂部,所述第一定位板的边部设置有弧形槽,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穿在弧形槽中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设置有用于压紧固定第一定位板的第一蝶形螺母;/n所述第一定位板上还设置有L形连板,所述L形连板的侧面垂直于水平面,L形连板侧面的纵向中心线、第一定位板和第一连板的铰接轴中心线及第一定位板的前端中点处在第一参考平面上,所述L形连板的侧面上设置有检测第一参考平面与水平面夹角的第一陀螺仪。/n

【技术特征摘要】
1.气道打开角度检测装置,包括可调节头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端设置在可调节头带一侧且前端伸向可调节头带佩戴者耳垂部的第一连板,还包括后端铰接在第一连板前端上的第一定位板,第一定位板和第一连板的铰接轴位于可调节头带佩戴者的耳垂部,所述第一定位板的边部设置有弧形槽,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穿在弧形槽中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设置有用于压紧固定第一定位板的第一蝶形螺母;
所述第一定位板上还设置有L形连板,所述L形连板的侧面垂直于水平面,L形连板侧面的纵向中心线、第一定位板和第一连板的铰接轴中心线及第一定位板的前端中点处在第一参考平面上,所述L形连板的侧面上设置有检测第一参考平面与水平面夹角的第一陀螺仪。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陈晖杨相梅吴明万胡艳潘耀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