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式捞渣机的渣仓中心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856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式捞渣机的渣仓中心脱水装置,其包括:脱水板,具有多个微通道,各微通道的进水端排布于脱水板表面;集水管,微通道的出水端与集水管相连通;抽负压装置,与集水管相连通,抽出集水管中气体、使集水管内部形成负压。通过在渣仓的中心设置有中心脱水装置,中心脱水装置对渣仓内的灰渣进行脱水处理、以降低灰渣的含水率的效果,进而实现灰渣经排渣口外排、由汽车等交通工具进行无污染转运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式捞渣机的渣仓中心脱水装置
本技术属于火力发电领域,涉及一种湿式捞渣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湿式捞渣机的渣仓中心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在火力发电厂生产运行过程中,捞渣机是锅炉的重要辅机设备之一,主要分为干式和湿式捞渣机。其中湿式捞渣机箱体内注满冷却水,锅炉燃烧后的灰渣落入捞渣机箱体内进行冷却沉降,通过刮板将灰渣储运在渣仓内,渣仓形状为锥型漏斗状,有效容积200立方米以上。渣仓内的灰渣经渣仓下方的排渣口外排,外排的灰渣经汽车等拉运进行处理。但由于渣仓外排的灰渣含水量较大,在灰渣转运处理过程中会存在如下问题:1、灰渣含水量大,处理过程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2、由于放渣时灰渣含水量大,汽车转运中造成路面抛洒,灰水流到地面,造成环境污染,不满足环保要求。尤其是,目前各火力发电厂的锅炉灰渣特性不一,在煤质发生变化时,会导致灰渣特性随之变化。当灰渣变细且渣仓内的渣位较高时,高位灰渣中到的水份沉降缓慢,此部位的灰渣的含水率较大,无法满足转运的环保要求。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式捞渣机的渣仓中心脱水装置,以实现对湿式捞渣机的渣仓内的灰渣进行脱水处理、降低灰渣含水量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湿式捞渣机的渣仓中心脱水装置,其包括设于渣仓内的如下部件:脱水板,具有多个微通道,各微通道的进水端排布于脱水板表面;集水管,微通道的出水端与集水管相连通;抽负压装置,与集水管相连通,抽出集水管中气体、使集水管内部形成负压。进一步,渣仓呈自上向下逐渐收窄的漏斗状,漏斗状渣仓的下部的底端设置排渣口;脱水装置设于漏斗状渣仓的下部处。进一步,集水管设于漏斗状渣仓的中心、沿轴线上下延伸;集水管的外周连接有多个脱水板,各脱水板分别沿不同的径向方向、自集水管外周向外径向延伸。进一步,脱水板竖直设置、沿集水管的径向方向延伸;脱水板的一侧与集水管外壁相连、相对的另一侧靠近漏斗状渣仓的内壁设置。进一步,脱水板高于漏斗状渣仓的底部的排渣口设置、处于集水管的中部高度处。进一步,集水管的上部连接有多个连接杆,各连接杆沿漏斗状渣仓的径向延伸、相对轴线对称排布,各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集水管和漏斗状渣仓相连;集水管的下部连接有多个肋板,各肋板沿漏斗状渣仓的径向延伸、相对轴线对称排布,各肋板的两端分别与集水管和漏斗状渣仓相连。进一步,漏斗状渣仓的内壁设有安装锚具,连接杆的端部对应插入安装锚具上设置的轴孔内;连接杆的插入端穿出安装锚具、并与螺母相连。进一步,集水管的下端高于漏斗状渣仓的排渣口设置;集水管的下端连接有一水平延伸的连接管,连接管穿出渣仓、穿出端与湿式捞渣机的供水管路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抽负压装置设于渣仓的外部,抽负压装置串连在连接管穿出渣仓的管路部分上。抽负压装置抽取集水管中的气体和/或液体,集水管内形成负压,渣仓内的水经脱水板上的微通道流入集水管内。进一步,连接管穿出渣仓的管路部分上控制阀,控制阀控制连接管的通断;所述的控制阀设于抽负压装置上游的连接管上。进一步,渣仓的内壁上排布有多个向渣仓内喷气的喷嘴,各喷嘴均设于脱水板同一高度处的渣仓内壁上,各喷嘴相对渣仓轴线对称排布。进一步,喷嘴的进口经连接管路与渣仓外部大气相连通;连接管路上设有为管路内气体流向喷嘴方向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渣仓的中心设置有中心脱水装置,中心脱水装置对渣仓内的灰渣进行脱水处理、以降低灰渣的含水率的效果,进而实现灰渣经排渣口外排、由汽车等交通工具进行无污染转运的目的。2、本技术,通过在渣仓的中心设置上述结构的中心脱水装置,使得脱水板外表面形成负压微通道,将渣仓内的水经微通道、受负压作用抽入集水管内,实现利用负压作用抽取渣仓内的水、进而达到对渣仓内灰渣进行脱水处理的效果。3、本技术,通过在渣仓中心设置脱水板,使得脱水板自渣仓内中心处进行负压抽取灰渣中所含水,以缩减脱水板与渣仓内各部分之间的距离、提升负压抽水效果,进而实现对渣仓内全部灰渣均可进行有效脱水、降低灰渣含水量的显著技术进步。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效果显著,适宜推广使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附图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湿式捞渣机的渣仓中心脱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图1的A-A断面的脱水板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中心脱水装置;200、渣仓;300、连接杆;400、安装锚具;500、喷嘴;600、肋板;1、集水管;2、脱水板;3、抽负压装置;4、控制阀;5、连接管;6、框架板;7、接头;8、管路;9、排渣口。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湿式捞渣机的渣仓中心脱水装置,所述的渣仓200呈自上向下逐渐收窄的锥桶状;锥桶状的渣仓200的底部设置排渣口9,渣仓200上设置有排渣门,排渣门可向外翻转的安装与排渣口9处、对应封闭或打开排渣口9。所述的渣仓200的中心设置有中心脱水装置100,中心脱水装置100对渣仓200内的灰渣进行脱水处理、以降低灰渣的含水率,实现灰渣经排渣口外排、由汽车等交通工具进行无污染转运的效果。本实施例中,湿式捞渣机的渣仓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式捞渣机的渣仓中心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脱水板,具有多个微通道,各微通道的进水端排布于脱水板表面;/n集水管,微通道的出水端与集水管相连通;/n抽负压装置,与集水管相连通,抽出集水管中气体、使集水管内部形成负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式捞渣机的渣仓中心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脱水板,具有多个微通道,各微通道的进水端排布于脱水板表面;
集水管,微通道的出水端与集水管相连通;
抽负压装置,与集水管相连通,抽出集水管中气体、使集水管内部形成负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式捞渣机的渣仓中心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渣仓呈自上向下逐渐收窄的漏斗状,漏斗状渣仓的下部的底端设置排渣口;脱水装置设于漏斗状渣仓的下部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式捞渣机的渣仓中心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水管设于漏斗状渣仓的中心、沿轴线上下延伸;集水管的外周连接有多个脱水板,各脱水板分别沿不同的径向方向、自集水管外周向外径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湿式捞渣机的渣仓中心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脱水板竖直设置、沿集水管的径向方向延伸;脱水板的一侧与集水管外壁相连、相对的另一侧靠近漏斗状渣仓的内壁设置;
脱水板高于漏斗状渣仓的底部的排渣口设置、处于集水管的中部高度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湿式捞渣机的渣仓中心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水管的上部连接有多个连接杆,各连接杆沿漏斗状渣仓的径向延伸、相对轴线对称排布,各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集水管和漏斗状渣仓相连;
集水管的下部连接有多个肋板,各肋板沿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万儒闫锵杨斌孙志文刘小龙郝代鑫易元胜杨建邦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唐国际神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