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照明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8537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4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照明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智能照明的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照明请求,所述照明请求携带有控制照明灯亮起的照明信号,所述照明信号由安装于楼道的人体检测装置通过检测到人体经过而形成;响应照明请求所携带的照明信号,控制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照明灯亮起,形成点亮信号并发出;响应点亮信号,遍历所有照明灯并提取与亮起照明灯相邻的照明灯,控制相邻照明灯亮起,形成新的点亮信号并覆盖原点亮信号;响应新的点亮信号,继续控制下一组相邻照明灯亮起;如此循环往复至无照明信号和点亮信号为止。本申请具有提升照明灯照明预先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照明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智能照明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照明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智能照明行业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受市场的消费意识、市场环境、产品价格、推广力度等各方面的影响,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态势。近些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地产行业的高歌猛进,国内智能照明行业迅速发展,各类智能照明产品纷纷面市。与传统照明相比,智能照明可达到安全、节能、舒适、高效的目的,因此智能照明在家居领域、办公领域、商务领域及公共设施领域均有较好发展前景。相关技术可参考申请公布号为CN10562722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楼道照明感应系统,其包括地毯和照明装置,地毯和照明装置通过导线连接;地毯分为若干区域,每块区域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楼道照明感应系统还包括供电模块、延时开关和控制电路;供电模块为压力传感器、照明装置和控制电路供电;控制电路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和延时开关电连接;延时开关和照明装置电连接。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一般的照明灯需要用户到达照明灯附近才会亮起,而在黑暗环境下,用户需等待照明灯亮起后方可安全行走,存在有照明灯照明预先性较弱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升照明灯照明的预先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照明控制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照明控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照明请求,所述照明请求携带有控制照明灯亮起的照明信号,所述照明信号由安装于楼道的人体检测装置通过检测到人体经过而形成;响应照明请求所携带的照明信号,控制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照明灯亮起,形成点亮信号并发出;响应点亮信号,遍历所有照明灯并提取与亮起照明灯相邻的照明灯,控制相邻照明灯亮起,形成新的点亮信号并覆盖原点亮信号;响应新的点亮信号,继续控制下一组相邻照明灯亮起;如此循环往复至无照明信号和点亮信号为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行走到楼道内时,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照明灯因接收到照明信号而亮起,并且亮起照明灯的相邻照明灯因接收到点亮信号也同样亮起,以达到用户所在位置的照明灯亮起的同时,该亮起照明灯的相邻照明灯也能够提前亮起的效果,扩大照明灯照明的范围,为用户在楼道内行走过程中提供充足、及时的照明,提升照明灯照明的预先性。可选的,所述遍历所有照明灯并提取与亮起照明灯相邻的照明灯,控制相邻照明灯亮起步骤中还包括:扫描人脸信息,所述人脸信息包括人脸朝向、面容ID;响应人脸信息中的人脸朝向,提取人脸朝向的方向,根据该方向提取亮起照明灯的相邻照明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对用户扫描得到的人脸信息,系统能够判断用户在楼道行进时的人脸朝向,进而根据人脸朝向的方向,对亮起照明灯在与人脸朝向的方向一致的相邻照明灯实现点亮,从而减少对与用户行进方向相反的照明灯进行点亮,节省电能的同时提升照明的精确性。可选的,所述扫描人脸信息,所述人脸信息包括人脸朝向、面容ID步骤后还包括:响应人脸信息中的面容ID,根据面容ID记录该用户行进过程中所有照明灯亮起的次序,形成该用户的路线信息;响应路线信息,并联动路线对应照明灯的控制器;存储路线信息于该用户人脸信息中的面容ID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用户首次行进过程中所有亮起照明灯的次序进行记录后,当再识别到该用户的面容ID时,便可提前预知该用户的行进路线,从而控制该行进路线上的照明灯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行进路线实现依次提前亮起,以便为用户预先性照明提供保障。可选的,所述响应人脸信息中的面容ID,根据面容ID记录该用户行进过程中所有照明灯亮起的次序,形成该用户的路线信息步骤后还包括:根据面容ID记录该用户行进的速度,形成该用户的速度信息;响应速度信息,根据行进速度计算路线信息中所有照明灯依次亮起的间隔时间,并联动对应照明灯的控制器;存储速度信息于该用户人脸信息中的面容ID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用户行进过程中的行进速度记录后,当再识别到该用户的面容ID时,便可根据用户的行进速度对其行进路线上的照明灯亮起间隔实现控制,使照明灯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行进速度实现不同间隔时间的亮起,从而减少照明灯因较早或较晚亮起而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模块:照明请求模块,用于接收照明请求,所述照明请求携带有控制照明灯亮起的照明信号,所述照明信号由安装于楼道的人体检测装置通过检测到人体经过而形成;照明点亮模块,用于响应照明请求所携带的照明信号,控制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照明灯亮起,形成点亮信号并发出;照明联动模块,用于响应点亮信号,遍历所有照明灯并提取与亮起照明灯相邻的照明灯,控制相邻照明灯亮起,形成新的点亮信号并覆盖原点亮信号;连续照明模块,用于响应新的点亮信号,继续控制下一组相邻照明灯亮起;如此循环往复至无照明信号和点亮信号为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行走到楼道内时,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照明灯因接收到照明信号而亮起,并且亮起照明灯的相邻照明灯因接收到点亮信号也同样亮起,以达到用户所在位置的照明灯亮起的同时,该亮起照明灯的相邻照明灯也能够提前亮起的效果,扩大照明灯照明的范围,为用户在楼道内行走过程中提供充足、及时的照明,提升照明灯照明的预先性。可选的,所述照明联动模块还包括:人脸扫描子模块,用于扫描人脸信息,所述人脸信息包括人脸朝向、面容ID;方向提取子模块,用于响应人脸信息中的人脸朝向,提取人脸朝向的方向,根据该方向提取亮起照明灯的相邻照明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对用户扫描得到的人脸信息,系统能够判断用户在楼道行进时的人脸朝向,进而根据人脸朝向的方向,对亮起照明灯在与人脸朝向的方向一致的相邻照明灯实现点亮,从而减少对与用户行进方向相反的照明灯进行点亮,节省电能的同时提升照明的精确性。可选的,所述人脸扫描子模块后还包括:路线记录子模块,用于响应人脸信息中的面容ID,根据面容ID记录该用户行进过程中所有照明灯亮起的次序,形成该用户的路线信息;路线联动子模块,用于响应路线信息,并联动路线对应照明灯的控制器;路线存储子模块,用于存储路线信息于该用户人脸信息中的面容ID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用户首次行进过程中所有亮起照明灯的次序进行记录后,当再识别到该用户的面容ID时,便可提前预知该用户的行进路线,从而控制该行进路线上的照明灯依次提前亮起,以便为用户预先性照明提供保障。可选的,所述路线记录子模块后还包括;速度记录子模块,用于根据面容ID记录该用户行进的速度,形成该用户的速度信息;速度联动子模块,用于响应速度信息,根据行进速度计算路线信息中所有照明灯依次亮起的间隔时间,并联动对应照明灯的控制器;速度存储子模块,用于存储速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接收照明请求,所述照明请求携带有控制照明灯亮起的照明信号,所述照明信号由安装于楼道的人体检测装置通过检测到人体经过而形成;/n响应照明请求所携带的照明信号,控制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照明灯亮起,形成点亮信号并发出;/n响应点亮信号,遍历所有照明灯并提取与亮起照明灯相邻的照明灯,控制相邻照明灯亮起,形成新的点亮信号并覆盖原点亮信号;/n响应新的点亮信号,继续控制下一组相邻照明灯亮起;如此循环往复至无照明信号和点亮信号为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照明请求,所述照明请求携带有控制照明灯亮起的照明信号,所述照明信号由安装于楼道的人体检测装置通过检测到人体经过而形成;
响应照明请求所携带的照明信号,控制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照明灯亮起,形成点亮信号并发出;
响应点亮信号,遍历所有照明灯并提取与亮起照明灯相邻的照明灯,控制相邻照明灯亮起,形成新的点亮信号并覆盖原点亮信号;
响应新的点亮信号,继续控制下一组相邻照明灯亮起;如此循环往复至无照明信号和点亮信号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遍历所有照明灯并提取与亮起照明灯相邻的照明灯,控制相邻照明灯亮起步骤中还包括:
扫描人脸信息,所述人脸信息包括人脸朝向、面容ID;
响应人脸信息中的人脸朝向,提取人脸朝向的方向,根据该方向提取亮起照明灯的相邻照明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人脸信息,所述人脸信息包括人脸朝向、面容ID步骤后还包括:
响应人脸信息中的面容ID,根据面容ID记录该用户行进过程中所有照明灯亮起的次序,形成该用户的路线信息;
响应路线信息,并联动路线对应照明灯的控制器;
存储路线信息于该用户人脸信息中的面容ID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人脸信息中的面容ID,根据面容ID记录该用户行进过程中所有照明灯亮起的次序,形成该用户的路线信息步骤后还包括:
根据面容ID记录该用户行进的速度,形成该用户的速度信息;
响应速度信息,根据行进速度计算路线信息中所有照明灯依次亮起的间隔时间,并联动对应照明灯的控制器;
存储速度信息于该用户人脸信息中的面容ID内。


5.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模块:
照明请求模块(1),用于接收照明请求,所述照明请求携带有控制照明灯亮起的照明信号,所述照明信号由安装于楼道的人体检测装置通过检测到人体经过而形成;
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华强王建涛闫俊刘传成祝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源鑫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