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装电池封装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8165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包装电池封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涂覆好的极片切割、叠片处理后,将极耳预留处裁切成与金属带相同的尺寸;S2、将金属带与极片固接形成极耳金属带;S3、利用高频电磁加热工艺将极耳金属带的两侧封装铝塑膜;S4、极耳金属带与铝塑膜热熔完成后进行冷封。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软包装电池封装工艺,有效避免了极耳在厂家加工过程中造成污染、损伤或加工不良等问题;将极耳加工与电芯加工工艺合并减少加工周期,改善优良率也可改善极耳在电芯制作中由二次加热造成的老化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装电池封装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软包装电池封装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为由极耳厂家外购金属带进行清洗、电镀、防氧化等工序与极耳胶进行贴合、热熔工序,最后对极耳进行整形、包装、运输至厂家与铝塑膜、极片等材料加工成电芯。在上述所有工序中都存在一定的不可控因素会造成极耳加工不良导致极耳开胶漏液;在与电池组装过程、极片焊接过程都会对极耳造成一定程度的老化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软包装电池封装工艺,以避免极耳在厂家加工过程中造成污染、损伤或加工不良等问题,改善极耳在电芯制作中由二次加热造成的老化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软包装电池封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涂覆好的极片切割、叠片处理后,将极耳预留处裁切成与金属带相同的尺寸;S2、将金属带与极片固接形成极耳金属带;S3、利用高频电磁加热工艺将极耳金属带的两侧封装铝塑膜;S4、极耳金属带与铝塑膜热熔完成后进行冷封。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带为铜金属带或铝金属带。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带表面有抗氧化层。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化层为致密的Cu-甲酸钠配位层。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带与极片焊接形成极耳金属带。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的具体方法为:将极耳金属带的两侧充分贴合铝塑膜,利用高频电磁加热工艺对极耳金属与铝塑膜进行加热封装,加热封装时给定固定压力。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封装的温度范围为170±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软包装电池封装工艺具有以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软包装电池封装工艺,有效避免了极耳在厂家加工过程中造成污染、损伤或加工不良等问题;将极耳加工与电芯加工工艺合并减少加工周期,改善优良率也可改善极耳在电芯制作中由二次加热造成的老化问题。(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软包装电池封装工艺,减少了外购成品极耳成本,提高了极耳产品优良率,降低了极耳漏液风险,减少了极耳存放超期的风险,减少极耳胶老化时间,降低成品电芯漏液风险,大大提高了产品性能。(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软包装电池封装工艺,可以减少制成时间、运输时间、人工成本;改善制造过程中的不良,改善电芯加工对极耳的破坏。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极耳金属带和铝塑膜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热封力测试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极耳寿命模拟耐久性测试图。附图标记说明:1-金属带;2-铝塑膜;3-上封头;4-下封头。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软包装电池封装工艺,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S1、将涂覆好的极片切割、叠片处理后,将极耳预留处裁切成与金属带1相同的尺寸;优选的,金属带1为铜金属带1或铝金属带1。金属带1表面有抗氧化层,优选的,抗氧化层为致密的Cu-甲酸钠配位层。S2、将金属带1与极片固接形成极耳金属带1;优选的,将金属带1与极片焊接形成极耳金属带1。S3、利用高频电磁加热工艺将极耳金属带1的两侧封装铝塑膜2;所述步骤S3的具体方法为:将极耳金属带1与铝塑膜2固定(放入工装模具中固定),工装模具为具有上封头3和下封头4,能实现极耳金属带1与铝塑膜2的固定加压的模具即可,利用高频电磁加热工艺将极耳金属带1的两侧与铝塑膜2加热封装,加热封装时给定固定压力(给极耳金属带1与铝塑膜2压力,压力值0.5mpa)使极耳金属带1与铝塑膜2之间的空气排净,加热封装的温度范围为170±5℃,而现有工艺的温度范围为200±5℃,本方案的温度比现有技术需求温度更低,更方便达到,同时节约社会资源;同时加热封装可减少高分子材料(铝塑膜2改性PP层)老化时间,更容易溶为一体,不易漏液;本步骤完成的时间为4±2s,而采用现有工艺完成封装的时间为10±2s,本方案大大降低了封装时间。S4、极耳金属带1与铝塑膜2热熔完成后进行冷封,使高分子材料重结晶增加热封力。本方案有效避免了极耳在厂家加工过程中造成污染、损伤或加工不良等问题;将极耳加工与电芯加工工艺合并减少加工周期,改善优良率也可改善极耳在电芯制作中由二次加热造成的老化问题。实施例11.将涂覆好的极片用模切刀分切成指定尺寸300mm*250mm,叠片处理后将极耳预留处裁切成与铜金属带1相同的尺寸;2.用铜表面处理得到一层致密的Cu-甲酸钠配位层的金属带1与极片焊接在一起形成极耳金属带1;3.将极耳金属带1与铝塑膜2放入工装模具中固定,利用高频电磁加热工艺对极耳金属带1、铝塑膜2加热封装,加热封装时给定固定压力,使极耳金属带1与铝塑膜2之间的空气排净,加热封装的温度为170℃,给定压压力值0.5mpa,整个工艺完成需要5.8秒完成。4.极耳金属带1与铝塑膜2热熔完成后进行冷封,使高分子材料重结晶增加热封力。5.测试新工艺加工的极耳与铝塑膜2的封装拉力、极耳单体寿命性能。实施例21.将涂覆好的极片用模切刀分切成指定尺寸300mm*250mm,叠片处理后将极耳预留处裁切成与铜金属带1相同的尺寸;2.用铜表面处理得到一层致密的Cu-甲酸钠配位层的金属带1与极片焊接在一起形成极耳金属带1;3.将极耳金属带1与铝塑膜2放入工装模具中固定,利用高频电磁加热工艺对极耳金属带1、铝塑膜2加热封装,加热封装时给定固定压力,使极耳金属带1与铝塑膜2之间的空气排净,加热封装的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包装电池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将涂覆好的极片切割、叠片处理后,将极耳预留处裁切成与金属带相同的尺寸;/nS2、将金属带与极片固接形成极耳金属带;/nS3、利用高频电磁加热工艺将极耳金属带的两侧封装铝塑膜;/nS4、极耳金属带与铝塑膜热熔完成后进行冷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装电池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涂覆好的极片切割、叠片处理后,将极耳预留处裁切成与金属带相同的尺寸;
S2、将金属带与极片固接形成极耳金属带;
S3、利用高频电磁加热工艺将极耳金属带的两侧封装铝塑膜;
S4、极耳金属带与铝塑膜热熔完成后进行冷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装电池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金属带为铜金属带或铝金属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装电池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金属带表面有抗氧化层。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张敏申津婧高秀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