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油滤清器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810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燃油滤清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燃油滤清器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分别设有未过滤燃油进口、未过滤燃油出口、过滤燃油进口和过滤燃油出口,所述座体内还设有输油泵,所述输油泵设在过滤燃油进口和过滤燃油出口相连通的管道内,所述输油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两侧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所述过滤燃油进口相连通,所述出油口与所述过滤燃油出口相连通,所述泵体内形成有泵腔,泵腔内偏心设置有转子,转子外周形成有若干个滚柱槽,滚柱槽内均活动设置有滚柱,所述转子运转时滚柱在转子和泵体的配合下在滚柱槽内往复移动,所述转子与泵腔的上侧面紧密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油滤清器座
本技术涉及燃油滤清器
,具体是一种燃油滤清器座。
技术介绍
燃油滤清器座,应用于汽车燃油系统中,主要用于连接燃油滤芯,为发动机燃油系统的燃油泵、喷油嘴等元件提供清洁的燃油,燃油滤清器座内的输油泵用于给低压油路输送柴油以及排出空气,保证发动机能正常启动和工作。传统的燃油滤清器座内都是设有单向阀,当输油泵不工作发动机工作时,燃油经过进油口、单向阀、滤清器至出油口,其中未过滤燃油中的杂质容易滞留在单向阀的密封面上,导致单向阀无法彻底关闭,使得输油泵无法达到足量燃油输送或排气的目的。如201920362095.X公开的燃油滤清器座及设有该燃油滤清器座的燃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设置有未过滤燃油进口、未过滤燃油出口、已过滤燃油进口和已过滤燃油出口,所述已过滤燃油出口内设置有单向阀,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座体内的电动泵,所述电动泵的电动泵进口与所述已过滤燃油进口相连通,所述电动泵的电动泵出口与所述已过滤燃油出口相连通;所述未过滤燃油进口与所述已过滤燃油出口同轴设置,所述未过滤燃油出口、所述已过滤燃油进口与所述座体同轴设置,所述未过滤燃油进口和所述已过滤燃油出口的轴线与所述未过滤燃油出口、所述已过滤燃油进口和所述座体的轴线垂直且相交。上述燃油滤清器座在发动机工作时,燃油先经过滤芯过滤后,再进入已过滤燃油进口,通过单向阀从已过滤燃油出口排出,避免了单向阀受燃油内杂质影响无法正常关闭的问题,但是其燃油滤清器座内结构复杂,制造困难,生产成本较高且单向阀使用时间长了一样会发生损坏,导致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无须单向阀的燃油滤清器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燃油滤清器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分别设有未过滤燃油进口、未过滤燃油出口、过滤燃油进口和过滤燃油出口,所述座体内还设有输油泵,所述输油泵设在过滤燃油进口和过滤燃油出口相连通的管道内,所述输油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两侧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所述过滤燃油进口相连通,所述出油口与所述过滤燃油出口相连通,所述泵体内形成有泵腔,泵腔内偏心设置有转子,转子外周形成有若干个滚柱槽,滚柱槽内均活动设置有滚柱,所述转子运转时滚柱在转子和泵体的配合下在滚柱槽内往复移动,所述转子与泵腔的上侧面紧密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未过滤燃油出口设在座体的底面上,并与未过滤燃油进口相互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未过滤燃油进口与所述未过滤燃油出口垂直设置,所述未过滤燃油进口设在座体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座体内设有固定输油泵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与所述过滤燃油进口和过滤燃油出口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转子上滚柱槽的数量设有5个,均匀分布在转子的外周。进一步的,所述座体内设有控制燃油温度的恒温装置。进一步的,所述转子运转时,滚柱槽与滚柱相抵的另一端设有溢流槽。进一步的,所述进油口为月牙形的进油槽,所述出油口为形似扇形孔。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输油泵输送燃油,其输油泵设置在过滤后的燃油通道内,避免了燃油内的杂质进入泵体内,影响输油泵使用寿命,且本技术过滤燃油出口内无须设置单向阀,当输油泵静止时,燃油能够从泵体内顺畅过油,避免的因单向阀损坏而导致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的现象,座体内无须设置单向阀后,使内部结构变得更加简单,更方便制造。2.本技术未过滤燃油出口设在座体的底面,方便滤芯连接。3.本技术未过滤燃油进口设在座体底部,更靠近未过滤燃油出口,使输送燃油的效率更高。4.本技术转子的外周均匀分布着5个滚柱槽,有利于提升泵体的输油量。5.本技术恒温装置解决应低温气候,柴油粘度增大,导致供油不足的问题。6.本技术滚柱槽的一端设有溢流槽,有利于输油泵内的燃油排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输油泵左视图图5是输油泵右视图图6是输油泵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0-座体,20-输油泵,101-未过滤燃油进口,102-未过滤燃油出口,103-过滤燃油进口,104-过滤燃油出口,105-安装腔,106-恒温装置,201-泵体,202-进油口,203-出油口,205-转子,206-滚柱槽,207-滚柱,208-溢流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如图1-6所示,一种燃油滤清器座,包括座体10,所述座体10上分别设有未过滤燃油进口101、未过滤燃油出口102、过滤燃油进口103和过滤燃油出口104,所述座体10内还设有输油泵20,所述输油泵20设在过滤燃油进口103和过滤燃油出口104相连通的管道内,所述输油泵20包括泵体201,所述泵体201两侧分别设有进油口202和出油口203,所述进油口202与所述过滤燃油进口103相连通,所述出油口203与所述过滤燃油出口104相连通,所述泵体201内形成有泵腔204,泵腔204内偏心设置有转子205,转子205外周形成有若干个滚柱槽206,滚柱槽206内均活动设置有滚柱207,所述转子205运转时滚柱207在转子205和泵体201的配合下在滚柱槽206内往复移动,所述转子205与泵腔204的上侧面紧密配合。具体的,本技术为燃油滤清器座,在座体10底部的未过滤燃油出口102处连接有过滤燃油的滤芯,当发动机不工作时,输油泵20工作,燃油先由未过滤燃油进口101流入,穿过未过滤燃油出口102进入滤芯内过滤,再从过滤燃油进口103流入,经过输油泵20,从过滤燃油出口104排出;当发动机工作时,输油泵20不工作,燃油还是从未过滤燃油进口101流入,穿过未过滤燃油出口102进入滤芯内过滤,再从过滤燃油进口103流入,经过输油泵20,从过滤燃油出口104排出,由于本技术内的输油泵20为ZL201420487563.3的输油泵,当输油泵20静态时,燃油在发动机的抽油作用下,推动滚柱207向滚柱槽206的一端靠近,使滚柱207让出过油的通道,实现了输油泵20静止状态燃油顺畅通过,保障发动机正常运行。如图1所示,所述未过滤燃油出口102设在座体10的底面上,并与未过滤燃油进口101相互连通。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油滤清器座,包括座体(10),所述座体(10)上分别设有未过滤燃油进口(101)、未过滤燃油出口(102)、过滤燃油进口(103)和过滤燃油出口(104),所述座体(10)内还设有输油泵(20),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泵(20)设在过滤燃油进口(103)和过滤燃油出口(104)相连通的管道内,所述输油泵(20)包括泵体(201),所述泵体(201)两侧分别设有进油口(202)和出油口(203),所述进油口(202)与所述过滤燃油进口(103)相连通,所述出油口(203)与所述过滤燃油出口(104)相连通,所述泵体(201)内形成有泵腔(204),泵腔(204)内偏心设置有转子(205),转子(205)外周形成有若干个滚柱槽(206),滚柱槽(206)内均活动设置有滚柱(207),所述转子(205)运转时滚柱(207)在转子(205)和泵体(201)的配合下在滚柱槽(206)内往复移动,所述转子(205)与泵腔(204)的上侧面紧密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滤清器座,包括座体(10),所述座体(10)上分别设有未过滤燃油进口(101)、未过滤燃油出口(102)、过滤燃油进口(103)和过滤燃油出口(104),所述座体(10)内还设有输油泵(20),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泵(20)设在过滤燃油进口(103)和过滤燃油出口(104)相连通的管道内,所述输油泵(20)包括泵体(201),所述泵体(201)两侧分别设有进油口(202)和出油口(203),所述进油口(202)与所述过滤燃油进口(103)相连通,所述出油口(203)与所述过滤燃油出口(104)相连通,所述泵体(201)内形成有泵腔(204),泵腔(204)内偏心设置有转子(205),转子(205)外周形成有若干个滚柱槽(206),滚柱槽(206)内均活动设置有滚柱(207),所述转子(205)运转时滚柱(207)在转子(205)和泵体(201)的配合下在滚柱槽(206)内往复移动,所述转子(205)与泵腔(204)的上侧面紧密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滤清器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未过滤燃油出口(102)设在座体(10)的底面上,并与未过滤燃油进口(101)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郑源机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