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充气膜建筑的多层复合式膜结构及保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7879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充气膜建筑的多层复合式膜结构及保温系统,包括外层膜和内层膜,还包括内衬膜,所述外层膜、所述内层膜和所述内衬膜由外至内依次层叠设置,相邻的两层膜之间均设有保温结构,各所述保温结构在各膜的层叠方向上互相重叠设置,且相邻的两层膜之间还设有使其具有足够间距的连接膜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的充气膜结构上额外的增加了一层内衬膜,并对应增加相应的保温结构,形成三层膜、两层保温的整体结构,并通过两层保温结构的互补作用,产生重叠的效果,可以避免冷桥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保温隔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充气膜建筑的多层复合式膜结构及保温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充气膜建筑的多层复合式膜结构及保温系统,属于建筑行业中的充气膜结构

技术介绍
充气膜结构是用特殊的建筑膜材做外壳,配备一套智能化的机电设备在气膜建筑内部提供空气的正压,把建筑主体支撑起来的一种建筑结构系统,其施工周期短、无梁无柱空间、容易实现大跨度、能耗低、内部空间空气有序进入和排除、内部空间洁净度高、造价低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体育、展会、物理仓库和工业厂房。充气膜结构内具有保温层,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充气膜结构设计不合理,仅两层膜、一层保温结构,而且现有的充气膜的保温技术因为安装的原因,存在有冷桥的现象,无法做到保温连续,保温隔热效果不佳,另外,现有的充气膜结构及保温系统技术加工及施工难度大。所以,急需一种改善结构的充气膜结构、保温系统及配套的施工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改善结构的充气膜结构、保温系统及保温施工方法,改善充气膜结构,提高保温隔热效果。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充气膜建筑的多层复合式膜结构,包括外层膜和内层膜,还包括内衬膜,所述外层膜、所述内层膜和所述内衬膜由外至内依次层叠设置,相邻的两层膜之间均设有保温结构,各所述保温结构在各膜的层叠方向上互相重叠设置,且相邻的两层膜之间还设有使其具有足够间距的连接膜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现有的充气膜结构上额外的增加了一层内衬膜,并对应增加相应的保温结构,形成三层膜、两层保温的整体结构,结构设置合理,且保温效果好。增加的内衬膜及保温结构可以是单一功能的也可以是多功能复合性的,通过这个保温结构为充气膜提供更优异的保温隔热能力、加热能力(融雪)、太阳能发电能力、膜体的外观变化能力、投影成像等,还可以实现充气膜建筑的外立面的多变,改造建筑外观,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视觉效果。此外,由于现有的充气膜结构是两层膜、一层保温的整体结构,而因为安装的要求,单层保温层无法做到连续不间断的设计,这样会在间隙处出现冷桥的现象,无法做到保温结构连续,保温隔热效果不佳,而本技术通过增加了一层内衬膜,并对应增加相应的保温结构,通过两层保温结构的互补作用,产生重叠的效果,能做到各所述保温结构在各膜的层叠方向上互相重叠设置,可以避免冷桥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保温隔热效果。而增加的连接膜带,可以将外层膜和内层膜分离,拉大了外层膜和内层膜之间的间距,使外层膜和内层膜之间的空气隔层加厚,可以安装保温结构,还提高了无保温填充部分的保温隔热性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外层膜和所述内层膜通过多段间隔设置的外焊缝连接,所述外层膜和所述内层膜之间的保温结构由多段分别设置在相邻两外焊缝之间的外保温层组成。进一步,所述外层膜和所述内层膜之间的连接膜带设有多个,并分别位于对应各所述外焊缝处。进一步,所述内层膜和所述内衬膜通过多段间隔设置的内焊缝连接,所述内层膜和所述内衬膜之间的保温结构由多段分别设置在相邻两内焊缝之间的内保温层组成。进一步,所述内层膜和所述内衬膜之间的连接膜带设有多个,并分别位于对应各所述内焊缝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膜带可以是额外设置的附加结构,但是,优选的是将其与焊缝工艺结合起来,对焊缝工艺进行优化,在外焊缝和内焊缝处对应的形成连接膜带,通过连接膜带进行焊接,增加相邻膜之间的间距,从而增加空气隔层的厚度。进一步,所述外焊缝和所述内焊缝在各膜的层叠方向上错缝设置,所述外保温层和所述内保温层在各膜的层叠方向上交错设置,并在各膜的层叠方向上互相重叠设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出于安装的考虑,现有技术及本技术可以将各层膜都设计多段焊接式,保温结构也是多段间隔设置的,但是本技术比现有技术多了内衬膜及相应的保温结构,通过对各层膜焊接位置的错缝设置,使外保温层和内保温层也交错重叠设置,可以避免冷桥的现象。进一步,在所述内衬膜的内侧还层叠设置有至少一层附加膜,所述内衬膜与所述附加膜之间以及相邻所述附加膜之间也设有保温结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内衬膜的内侧还能增加额外的至少一层附加膜,并设置对应的保温结构,与内衬膜的结构类似,相邻保温结构的保温层也都可以设计成错缝设置,更多层的膜及保温结构可以更好的提高保温隔热效果。进一步,所述内衬膜与所述附加膜之间以及相邻所述附加膜之间也设有使其具有足够间距的连接膜带。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额外增加的附加膜也可以利用连接膜带时相应的间距足够大,保证空气隔层有足够的厚度以及保温结构的安装。进一步,所述连接膜带垂直或倾斜的设置在相邻的两层膜之间。本技术还涉及一种保温系统,包括充气膜和固定件,所述充气膜采用所述基于充气膜建筑的多层复合式膜结构,其中,所述外层膜和所述内层膜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充气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充气膜结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充气膜结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保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保温系统的效果总成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外层膜,11、外焊缝,12、外保温层,2、内层膜,21、内焊缝,22、内保温层,3、内衬膜,4、连接膜带,5、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中的充气式膜结构,包括气承式、气肋式、气枕式、气囊式,这些充气类的膜结构,在本技术均适用。本技术的保温结构是功能性的覆层,可以根据保温、隔热的需求,通过热工计算,选取保温材料的类型及厚度,提高其膜体的热工性能,满足更高的标准,从而实现充气膜内的应用需求和功能升级。本技术设置多层保温结构,所以保温材料可以多样化有针对性的根据功能进行选择,比如隔热、保温、抗吸湿等。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充气膜结构包括外层膜1和内层膜2,所述外层膜1和所述内层膜2通过多段间隔设置的外焊缝11连接,所述外层膜1和所述内层膜2之间的保温结构由多段分别设置在相邻两外焊缝11之间的外保温层12组成。现有充气膜结构基本上是单层保温或无保温,单层保温如图1所示,这种工艺在焊缝的位置由于焊接工艺的问题,是无法填充保温材料的,因此也就导致了冷桥的出现以及保温层的不连续。普通的充气膜结构,在外焊缝11处,是存在着外层膜和内层膜上的一个点(在膜体上就是一条延着肋的线)的汇合式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导致外层膜和内层膜之间没有足够的间距,不仅无法安装保温结构,同时被焊接在一点,甚至无法形成外层膜和内层膜之间的空气隔层,保温结构也是一段一段的,不连续,存在冷桥现象,保温隔热效果不佳。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充气膜建筑的多层复合式膜结构,包括外层膜(1)和内层膜(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衬膜(3),所述外层膜(1)、所述内层膜(2)和所述内衬膜(3)由外至内依次层叠设置,相邻的两层膜之间均设有保温结构,各所述保温结构在各膜的层叠方向上互相重叠设置,且相邻的两层膜之间还设有使其具有足够间距的连接膜带(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充气膜建筑的多层复合式膜结构,包括外层膜(1)和内层膜(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衬膜(3),所述外层膜(1)、所述内层膜(2)和所述内衬膜(3)由外至内依次层叠设置,相邻的两层膜之间均设有保温结构,各所述保温结构在各膜的层叠方向上互相重叠设置,且相邻的两层膜之间还设有使其具有足够间距的连接膜带(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充气膜建筑的多层复合式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膜(1)和所述内层膜(2)通过多段间隔设置的外焊缝(11)连接,所述外层膜(1)和所述内层膜(2)之间的保温结构由多段分别设置在相邻两外焊缝(11)之间的外保温层(12)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充气膜建筑的多层复合式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膜(1)和所述内层膜(2)之间的连接膜带(4)设有多个,并分别位于对应各所述外焊缝(11)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充气膜建筑的多层复合式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膜(2)和所述内衬膜(3)通过多段间隔设置的内焊缝(21)连接,所述内层膜(2)和所述内衬膜(3)之间的保温结构由多段分别设置在相邻两内焊缝(21)之间的内保温层(22)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基于充气膜建筑的多层复合式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宁江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约顿气膜建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