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型电梯轿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746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噪型电梯轿顶结构,包括下轿顶和上轿顶,所述上轿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隔音块,所述隔音块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消音棉,所述消音棉的底部设置有下轿顶,所述下轿顶与上轿顶之间设置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减震装置的顶部均活动设置有电控箱,电梯在运行时会产生振动,长期振动就可能造成电子元件的损坏,减震装置可以延长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隔音块和消音棉,将隔音块和消音棉相互配合,减少声音的固体传播,达到降噪的效果,通过设置减震垫,可以进行隔振,使噪音和震动最小化,通过设置顶部的吊装设备,可以进行两级缓冲,利用滑动摩擦减少低频噪声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噪型电梯轿顶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梯降噪
,具体为一种降噪型电梯轿顶结构。
技术介绍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目前电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居民住宅、酒店及商场等随处可见,是现代化发展必不可少的垂直运输设备。现有的电梯轿厢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缺点,例如,设置在电梯轿顶的控制箱对于电梯的控制运行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一般采用一体机的形式制备,所有电子元器件尽可能整齐的排放在机箱中,现有的电梯轿厢在启停时,会产生一定的震动,长期容易对电子元件造成损坏,且现有的电梯轿厢在运行时,会产生噪音,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减震降噪的电梯轿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降噪型电梯轿顶结构,具备减震降噪优点,以解决噪音震动的问题。为实现减震降噪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噪型电梯轿顶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缓冲装置,且缓冲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震装置的内部固定有第一弹簧,且数量为九个,所述钢板的两侧向上折弯成L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音块的形状为块状,所述消音棉聚酯纤维消音棉。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震垫为橡胶垫,所述减震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吊板和压板两侧的吊绳通过滑轮进行传动连接,且连接后的形状为伞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降噪型电梯轿顶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降噪型电梯轿顶结构,通过设置缓冲装置,可以起到缓冲的压力的效果,当压板两侧受力向下运动的时候,缓冲装置会给压板一定的作用力进行缓冲作用,使轿顶均匀受力,达到稳定效果。2、该降噪型电梯轿顶结构,通过设置两侧的减震装置,可以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电梯在运行时难免会产生振动,长期振动就可能造成电子元件的损坏,减震装置可以延长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3、该降噪型电梯轿顶结构,通过设置隔音块和消音棉,可以将隔音块和消音棉进行相互配合,减少声音的固体传播,从而达到降噪的效果,减轻噪音对乘客的干扰。4、该降噪型电梯轿顶结构,通过设置减震垫,可以进行隔振,并减轻轿顶间的震动,使噪音和震动最小化,达到理想的乘坐舒适感。5、该降噪型电梯轿顶结构,通过设置顶部的吊装设备,可以进行两级缓冲,吊具内安装滑轮,利用滑动摩擦减少低频噪声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减震装置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缓冲装置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橡胶垫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轿顶;2、消音棉;3、隔音块;4、上轿顶;5、吊具;6、滑轮;7、吊绳;8、吊板;9、压板;10、钢绳;11、电控箱;12、减震装置;13、减震垫;14、固定座;15、第一弹簧;16、支撑杆;17、第二弹簧;18、缓冲装置;19、缓冲板;201、钢板;202、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降噪型电梯轿顶结构,包括下轿顶1以及上轿顶4,所述上轿顶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隔音块3,所述隔音块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消音棉2,所述消音棉2的底部设置有下轿顶1,所述下轿顶1与上轿顶4之间设置减震垫13,所述减震垫1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座14,所述上轿顶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吊具5,所述吊具5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滑轮6,所述上轿顶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减震装置12,所述减震装置12的顶部均活动设置有电控箱11。所述减震装置12包括钢板201、第一弹簧15和缓冲板19,所述钢板201与缓冲板19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15,所述上轿顶4顶部的中心固定设置有缓冲装置18,所述缓冲装置18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17,所述第二弹簧17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压板9,所述压板9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吊绳7,所述吊绳7远离压板9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位于吊具5内部的滑轮6,所述压板9的正上方设置有吊板8,所述吊板8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吊绳7,所述吊绳7穿过滑轮6连接压板9的一端,所述吊板8的顶部连接有钢绳10。具体的,所述压板9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缓冲装置18,且缓冲装置18的数量为两个。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缓冲装置18,可以起到缓冲的压力的效果,当压板9两侧受力向下运动的时候,缓冲装置18会给压板9一定的作用力进行缓冲作用,使轿顶均匀受力,达到稳定效果。具体的,所述减震装置12的内部固定有第一弹簧15,且数量为九个,所述钢板201的两侧向上折弯成L型。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两侧的减震装置12,可以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电梯在运行时难免会产生振动,长期振动就可能造成电子元件的损坏,减震装置12可以延长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具体的,所述隔音块3的形状为块状,所述消音棉2聚酯纤维消音棉。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隔音块3和消音棉2,可以将隔音块3和消音棉2进行相互配合,减少声音的固体传播,从而达到降噪的效果,减轻噪音对乘客的干扰。具体的,所述减震垫13为橡胶垫,所述减震垫13通过螺栓202固定连接。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减震垫13,可以进行隔振,减少轿顶之间的震动,并减轻轿顶间的噪音,使噪音和震动最小化,达到理想的乘坐舒适感。具体的,所述吊板8和压板9两侧的吊绳7通过滑轮6进行传动连接,且连接后的形状为伞状。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顶部的吊装设备,可以进行两级缓冲,吊具5内安装滑轮6,利用滑动摩擦减少低频噪声的产生。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电梯启动时,外部驱动设备(本技术方案中未公开,属于现有技术手段)利用钢绳10带动吊板8向上运动,此时吊绳7带动上轿顶4两侧的滑轮进行转动,吊绳7向上传送,压板9两侧吊绳7收紧,压板9开始向下运动,缓冲装置18此时给压板9一定的作用力,缓冲压板9向下的速度以及压力,当电梯进行震动时,减震板12会对顶部固定设置的电控箱11进行减震,从而使其能够稳定,电梯在运行时产生噪音时,隔音块3和消音棉2的相互配合,减少声音的固体传播,当上轿顶4震动时,此时安装在轿顶之间的减震垫13会对上轿顶4的震动进行隔振,避免上轿顶4的震动传送到下轿顶1,将震动最小化。综上所述,该降噪型电梯轿顶结构,通过设置缓冲装置18,可以起到缓冲的压力的效果,当压板9两侧受力向下运动的时候,缓冲装置18会给压板9一定的作用力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噪型电梯轿顶结构,包括下轿顶(1)和上轿顶(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轿顶(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隔音块(3),所述隔音块(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消音棉(2),所述消音棉(2)的底部设置有下轿顶(1),所述下轿顶(1)与上轿顶(4)之间设置减震垫(13),所述减震垫(1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座(14),所述上轿顶(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吊具(5),所述吊具(5)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滑轮(6),所述上轿顶(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减震装置(12),所述减震装置(12)的顶部均活动设置有电控箱(11);/n所述减震装置(12)包括钢板(201)、第一弹簧(15)和缓冲板(19),所述钢板(201)与缓冲板(19)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15),所述上轿顶(4)顶部的中心固定设置有缓冲装置(18),所述缓冲装置(18)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17),所述第二弹簧(17)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压板(9),所述压板(9)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吊绳(7),所述吊绳(7)远离压板(9)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位于吊具(5)内部的滑轮(6),所述压板(9)的正上方设置有吊板(8),所述吊板(8)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吊绳(7),所述吊绳(7)穿过滑轮(6)连接压板(9)的一端,所述吊板(8)的顶部连接有钢绳(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型电梯轿顶结构,包括下轿顶(1)和上轿顶(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轿顶(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隔音块(3),所述隔音块(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消音棉(2),所述消音棉(2)的底部设置有下轿顶(1),所述下轿顶(1)与上轿顶(4)之间设置减震垫(13),所述减震垫(1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座(14),所述上轿顶(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吊具(5),所述吊具(5)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滑轮(6),所述上轿顶(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减震装置(12),所述减震装置(12)的顶部均活动设置有电控箱(11);
所述减震装置(12)包括钢板(201)、第一弹簧(15)和缓冲板(19),所述钢板(201)与缓冲板(19)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15),所述上轿顶(4)顶部的中心固定设置有缓冲装置(18),所述缓冲装置(18)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17),所述第二弹簧(17)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压板(9),所述压板(9)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吊绳(7),所述吊绳(7)远离压板(9)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位于吊具(5)内部的滑轮(6),所述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振江闫维华孙凤银王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维华维军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