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厢结构及电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333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轿厢结构及电梯系统,轿厢结构包括轿厢本体和杀菌装置,轿厢本体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杀菌装置包括外罩和杀菌灯,外罩固定在轿厢本体的顶部并形成杀菌腔,外罩的位置与第一开口的位置对应,以使杀菌腔与轿厢本体的内部相通,杀菌灯设在外罩的内部并与第一开口的位置对应,以使杀菌灯的光能够通过第一开口进入轿厢本体的内部,外罩还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杀菌腔相通并用于引进新风。进入杀菌腔内的新风通过杀菌灯进行杀菌,杀菌后的新风通过第一开口进入轿厢本体的内部,给轿厢本体内提供已杀菌的新鲜空气;同时,杀菌灯发出的光线通过第一开口进入轿厢本体的内部,使光线照射到的轿厢本体内壁等位置进行杀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轿厢结构及电梯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梯杀菌
,特别是涉及一种轿厢结构及电梯系统。
技术介绍
电梯通常包括轿厢和升降系统,升降系统用来提升或降下轿厢,如在建筑物的内部,通常预留有电梯井道,升降系统布置在电梯井道内,轿厢通过升降系统的牵引在电梯井道内进行升降。轿厢通常是箱体状的密封空间,在升降系统的牵引下到达指定楼层后打开,使轿厢内的乘客离开并使轿厢外的乘客进入,之后又重新关闭,这就使得轿厢在电梯系统的整个工作运行过程中,只有到达指定楼层后才会有短暂的打开时间,其他时间基本都是关闭的,这就导致轿厢内的空气流通性差,容易滋生细菌。针对轿厢的消毒杀菌装置,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在电梯轿厢的内壁或顶部设置杀菌装置,从而对电梯的轿厢内壁进行杀菌消毒,但无法对进入轿厢内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另一种是在电梯轿厢的外部设置杀菌装置,对进入轿厢内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之后再通过管道等进入电梯的轿厢内,但这种方式无法对轿厢内壁等地方进行杀菌消毒。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轿厢结构及电梯系统;该轿厢结构不仅能够对进入轿厢本体的内部的新风进行杀菌,而且还能够同时对轿厢本体的内壁进行杀菌;该电梯系统包括前述的轿厢结构,杀菌效果好。其技术方案如下: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轿厢结构,包括:轿厢本体,所述轿厢本体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及杀菌装置,所述杀菌装置包括外罩和杀菌灯,所述外罩固定在所述轿厢本体的顶部并形成杀菌腔,所述外罩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对应,以使所述杀菌腔与所述轿厢本体的内部相通,所述杀菌灯设在所述外罩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对应,以使所述杀菌灯的光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轿厢本体的内部,所述外罩还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杀菌腔相通并用于引进新风。上述轿厢结构,通过第二开口进入杀菌腔内的新风通过杀菌灯进行杀菌,杀菌后的新风通过第一开口进入轿厢本体的内部,给轿厢本体内提供已杀菌的新鲜空气;同时,由于杀菌灯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第一开口进入轿厢本体的内部,从而能够使光线能够照射到的轿厢本体内壁等位置进行杀菌,全面提高杀菌效果。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杀菌装置还包括反光罩,所述反光罩设在所述外罩的内部,所述反光罩与所述杀菌灯对应设置,以扩大所述杀菌灯在所述轿厢本体的内部的杀菌范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杀菌装置还包括灯架,所述灯架与所述外罩固定,所述杀菌灯与所述灯架固定,所述反光罩与所述灯架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罩包括顶板和侧板,所述侧板围设形成环状结构,所述顶板固定在所述侧板的顶部,所述灯架固定在所述顶板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开口开设在所述侧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板设有四个,四个所述侧板围设形成矩形环,所述顶板的板边还设有第一弯折封边,所述第一弯折封边与所述侧板固定;所述侧板的板边还设有第二弯折封边,所述第二弯折封边与所述轿厢本体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罩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弯折封边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侧板固定;所述外罩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弯折封边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轿厢本体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开口呈间隔设置,所述杀菌灯的光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到达所述轿厢本体的侧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为条形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呈列设置并设有至少一列;或所述第一开口为圆形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呈行设置并设有至少两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杀菌灯为紫外线灯,所述杀菌灯呈条状设置。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轿厢结构。上述电梯系统,采用前述的轿厢结构,使得轿厢本体的杀菌效果更好,保证电梯系统的乘用安全。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轿厢结构的整体截面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轿厢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实施例中杀菌灯与反光罩的杀菌范围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第一开口的第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第一开口的第二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中第一开口的第三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中携带物品与轿顶的碰撞结构示意图。附图标注说明:100、轿厢本体;110、轿顶;111、第一开口;200、杀菌装置;210、外罩;211、顶板;212、侧板;213、第一弯折封边;214、第二弯折封边;215、第一固定件;220、杀菌灯;230、杀菌腔;240、反光罩;250、灯架;300、携带物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请参照图1和图2,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轿厢结构,包括轿厢本体100和杀菌装置200。轿厢本体100是电梯系统中升降系统牵引的对象,在升降系统的牵引作用下,实现升降,从而到达指定的楼层。结合图1、图2和图7所示,轿厢本体100可以是矩形箱体结构。杀菌装置200用于对进入轿厢本体100的内部的新风进行杀菌,并对轿厢本体100的内壁等进行杀菌,从而使得轿厢本体100内的空气等保持基本无菌,保证乘客的乘坐安全。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7,所述轿厢本体100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111。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轿厢本体100的轿顶110上开设有第一开口111,轿厢本体100的外部的新风可以通过外罩210的第二开口进入外罩210与轿顶110形成的杀菌腔230内,并进一步经由第一开口111进入到轿厢本体100的内部,从而提供轿厢本体100内的新鲜空气,避免轿厢本体100长期处于关闭状态导致内部空气差,乘坐体验不佳的问题。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3,所述杀菌装置200包括外罩210和杀菌灯220,所述外罩210固定在所述轿厢本体100的顶部并形成杀菌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轿厢本体,所述轿厢本体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及/n杀菌装置,所述杀菌装置包括外罩和杀菌灯,所述外罩固定在所述轿厢本体的顶部并形成杀菌腔,所述外罩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对应,以使所述杀菌腔与所述轿厢本体的内部相通,所述杀菌灯设在所述外罩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对应,以使所述杀菌灯的光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轿厢本体的内部,所述外罩还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杀菌腔相通并用于引进新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轿厢本体,所述轿厢本体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及
杀菌装置,所述杀菌装置包括外罩和杀菌灯,所述外罩固定在所述轿厢本体的顶部并形成杀菌腔,所述外罩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对应,以使所述杀菌腔与所述轿厢本体的内部相通,所述杀菌灯设在所述外罩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对应,以使所述杀菌灯的光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轿厢本体的内部,所述外罩还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杀菌腔相通并用于引进新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装置还包括反光罩,所述反光罩设在所述外罩的内部,所述反光罩与所述杀菌灯对应设置,以扩大所述杀菌灯在所述轿厢本体的内部的杀菌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装置还包括灯架,所述灯架与所述外罩固定,所述杀菌灯与所述灯架固定,所述反光罩与所述灯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包括顶板和侧板,所述侧板围设形成环状结构,所述顶板固定在所述侧板的顶部,所述灯架固定在所述顶板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开口开设在所述侧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轿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健辉李楚云黎子仪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