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內短路异常的检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707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內短路异常的检测方法,包括步骤一、将化成后的电池放到充放电设备中;步骤二、将若干个探头分别与电池的正极、负极及外壳接触,并确保始终接触良好;步骤三、对电池进行至少半个循环的充放电;步骤四、在电池进行充放电时,动态监控电池的边电压,若电压发生异常变动时,判定为內短路异常并筛选出来,若电压在预设范围内,则进入下一道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电池循环过程中对边电压的变化进行监测,能够提高检测电池內短路异常的准确性,降低发生漏检的情况,从而提高电池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內短路异常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的
,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內短路异常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如今,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绿色、高效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大、工作电压高、重量轻、体积小、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好、绿色环保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器、电动工具、大型贮能、电动交通动力电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动力电池生产过程中,存在异物引入或电芯撞伤的可能,这样的电芯若是做成成品电池,在电芯内短路的状态下,与正常电芯无异,但电芯内部已发生轻微短路,若是这种异常电芯下线并装配到整车中,将形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电芯随时会因为内部短路而发生失效,因此,将这种内部发生轻微短路的异常电池挑出,显得尤为重要。常规的內短异常电芯挑选的方式,是利用电芯化成或容量后,常温存储计算压降的方式进行筛选。由于动力电池,特别是容量较大的双卷芯或四卷芯的电芯,卷芯之间采用并联的方式连接,这种电池每个卷芯的正负极电压均相同,即使其中一个卷芯发生意外而发生微短路,其他卷芯的电压不会快速发生变化,若继续采用监测正负极压降的方式检测异常电芯,检测灵敏度相对较低,且存在漏检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內短路异常的检测方法,通过在电池循环过程中对边电压的变化进行监测,能够提高检测电池內短路异常的准确性,降低发生漏检的情况,从而提高电池的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电池內短路异常的检测方法,包括步骤一:将化成后的电池放到充放电设备中;步骤二:将若干个探头分别与电池的正极、负极及外壳接触,并确保始终接触良好;步骤三:对电池进行至少半个循环的充放电;步骤四:在电池进行充放电时,动态监控电池的边电压,若电压发生异常变动时,判定为內短路异常并筛选出来,若电压在预设范围内,则进入下一道工序。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內短路异常的检测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探头的数量为至少三个,将其中两个所述探头分别接触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同时将另一个所述探头接触外壳。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內短路异常的检测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四中,所述电压发生异常变动,包括:所述边电压出现不稳定的上下波动,所述边电压未下降到0V以下;或所述边电压平稳变化,所述正极和所述外壳之间的电压下降0V以下。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內短路异常的检测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四中,所述动态监控包括:将电压传感器连接于若干个探头,采集所述边电压,得到监控数据。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內短路异常的检测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四中,还包括:采用压力夹具设备对电池的大面进行夹具压力测试,若电压发生波动时,判定为內短路异常并筛选出来。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內短路异常的检测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电压发生波动,包括:所述正极和所述外壳之间的电压增大,所述负极和所述外壳之间的电压减小。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內短路异常的检测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正极和所述外壳之间的电压、及所述负极和所述外壳之间的电压。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內短路异常的检测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外壳包括电池的顶盖或壳体。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內短路异常的检测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电池内设置有若干个电芯,若干个所述电芯并联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內短路异常的检测系统,包括充放电单元,用于对电池进行充放电;电压传感单元,用于实时采集所述电池的边电压;处理单元,连接于所述电压传感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边电压数据是否异常。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包括步骤一、将化成后的电池放到充放电设备中;步骤二、将若干个探头分别与电池的正极、负极及外壳接触,并确保始终接触良好;步骤三、对电池进行至少半个循环的充放电;步骤四、在电池进行充放电时,动态监控电池的边电压,若电压发生异常变动时,判定为內短路异常并筛选出来,若电压在预设范围内,则进入下一道工序。电池在化成后,部分内部发生轻微短路的电芯无法在短期内显现出异常,对于正极大电阻或正极绝缘的电池,若电池内部发生內短路,在电池会在做容量测试时,其边电压,即正极与外壳、负极与外壳会因为正负极的短路,而出现明显的异常波动,同时,正极与外壳电压也会因为正负极片的短路,而在容量测试过程发生电压下降到0V以下,这种异常十分明显,且灵敏度相对正负极电压的监测更高,因此,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将电池放置到充放电设备中,其中两个探头在接触电池的正极、负极进行充放电的同时,另一个探头与电池的外壳体保持接触,即,在电池进行充放电的过程中,正负极电压在得到监控的同时,正极与外壳、负极与外壳通过电压传感器同步得到监控,当电池内部发生内部短路时,正极与外壳之间的电压、负极与外壳之间的电压会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波动,并且正极与外壳之间的电压甚至会出现电压掉负值的情况出现,具有探测过程效果明显、探测周期短、效率高的特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电池循环过程中对边电压的变化进行监测,能够提高检测电池內短路异常的准确性,降低发生漏检的情况,从而提高电池的质量。附图说明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方式一的检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方式一的电位采集图和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方式一的正常边电压变化曲线。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方式一的异常边电压变化曲线。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方式二的检测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电池;2-探头;21-设备探头;22-边电压探头;31-正极;32-负极;5-外壳;6-压力夹具设备。具体实施方式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方式一一种动力电池內短路异常的检测方法,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內短路异常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一:将化成后的电池(1)放到充放电设备中;/n步骤二:将若干个探头(2)分别与电池(1)的正极(31)、负极(32)及外壳(5)接触,并确保始终接触良好;/n步骤三:对电池(1)进行至少半个循环的充放电;/n步骤四:在电池(1)进行充放电时,动态监控电池(1)的边电压,若电压发生异常变动时,判定为內短路异常并筛选出来,若电压在预设范围内,则进入下一道工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內短路异常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将化成后的电池(1)放到充放电设备中;
步骤二:将若干个探头(2)分别与电池(1)的正极(31)、负极(32)及外壳(5)接触,并确保始终接触良好;
步骤三:对电池(1)进行至少半个循环的充放电;
步骤四:在电池(1)进行充放电时,动态监控电池(1)的边电压,若电压发生异常变动时,判定为內短路异常并筛选出来,若电压在预设范围内,则进入下一道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內短路异常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探头(2)的数量为至少三个,将其中两个所述探头(2)分别接触所述正极(31)和所述负极(32),同时将另一个所述探头(2)接触所述外壳(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內短路异常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所述电压发生异常变动,包括:
所述边电压出现不稳定的上下波动,所述边电压未下降到0V以下;或所述边电压平稳变化,所述正极(31)和所述外壳(5)之间的电压下降0V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內短路异常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所述动态监控包括:
将电压传感器连接于若干个所述探头(2),采集所述边电压,得到监控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磊沙学蓉邹武元武仁林国峰徐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