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纤维板材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706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纤维板材搬运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上端焊接有立柱,所述立柱上端焊接有顶架,所述立柱一侧设置有下卡托,所述下卡托内壁固定连接有二号橡胶垫,所述顶架下端焊接有上卡托,所述上卡托上端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由螺纹柱、转动杆、固定块、螺纹筒和一号橡胶垫组成,所述螺纹筒焊接在通孔内壁,所述螺纹筒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万向轮、上卡托、下卡托和固定机构,使其相互配合使用,从而使本装置结构简单,小巧实用,行进灵活,尤其适用室内狭小空间中运输,也可用于室外,车辆无法到达的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纤维板材搬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搬运
,具体为一种新型纤维板材搬运装置。
技术介绍
纤维板又名密度板,是以木质纤维或其他植物素纤维为原料,施加脲醛树脂或其他适用的胶粘剂制成的人造板,制造过程中可以施加胶粘剂和添加剂。我国纤维板生产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起飞于90年代,进入21世纪后,纤维板产量大幅度增长。纤维板具有材质均匀、纵横强度差小、不易开裂等优点,用途广泛,发展纤维板生产是木材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制造1立方米纤维板约需2.5~3立方米的木材,可代替3立方米锯材或5立方米原木,纤维板的缺点是背面有网纹,造成板材两面表面积不等,吸湿后因产生膨胀力差异而使板材翘曲变形;硬质板材表面坚硬,钉钉困难,耐水性差;干法纤维板虽然避免了某些缺点,但成本较高。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纤维板材都是使用车辆来运输搬运的,当到达使用地点时,在空间比较狭窄的地方,车辆不能进入时,多采用两个人进行人工搬运,这种方式搬运时间长,耗费工时,劳动强度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纤维板材搬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纤维板材搬运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纤维板材搬运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上端焊接有立柱,所述立柱上端焊接有顶架,所述立柱一侧设置有下卡托,所述下卡托内壁固定连接有二号橡胶垫,所述顶架下端焊接有上卡托,所述上卡托上端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由螺纹柱、转动杆、固定块、螺纹筒和一号橡胶垫组成,所述螺纹筒焊接在通孔内壁,所述螺纹筒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螺纹柱下端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号橡胶垫,所述底架下端表面四角位置均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万向轮。优选的,所述立柱两侧均焊接有把手,所述把手外侧可拆卸连接有泡沫套。优选的,所述万向轮为带有锁止机构的万向轮。优选的,所述上卡托和下卡托具体数量均设置有两组且均为长条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具体数量设置有四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有万向轮、上卡托、下卡托和固定机构,使其相互配合使用,在狭小的空间搬运纤维板材时,将纤维板材的下端卡在下卡托中,上端卡在上卡托中然后转动固定机构中的转动杆使得螺纹柱向下转动并且推动固定块向下移动使得固定块按压纤维板材的上端面并且贴紧,然后推动本装置移动,从而结构简单,小巧实用,行进灵活,尤其适用室内狭小空间中运输,也可用于室外,车辆无法到达的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上卡托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架、2万向轮、3立柱、4把手、5顶架、6固定机构、7上卡托、8下卡托、9螺纹柱、10转动杆、11螺纹筒、12一号橡胶垫、13固定块、14通孔、15二号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纤维板材搬运装置,包括底架1,底架1上端焊接有立柱3,立柱3上端焊接有顶架5,立柱3一侧设置有下卡托8,下卡托8内壁固定连接有二号橡胶垫15,顶架5下端焊接有上卡托7,上卡托7上端表面设置有通孔14,通孔14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6,固定机构6由螺纹柱9、转动杆10、固定块13、螺纹筒11和一号橡胶垫12组成,所述螺纹筒11焊接在通孔14内壁,螺纹筒11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柱9,螺纹柱9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0,螺纹柱9下端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号橡胶垫12,底架1下端表面四角位置均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万向轮2。立柱3两侧均焊接有把手4,把手4外侧可拆卸连接有泡沫套,提高了把手4的使用舒适度,万向轮2为带有锁止机构的万向轮,便于在上下货时,能够对万向轮锁紧,上卡托7和下卡托8具体数量均设置有两组且均为长条形结构,可以对纤维板材进行卡和,固定机构6具体数量设置有四组,四组固定机构6能够很好的对纤维板材固定防止在搬运过程出现板材倒塌。具体的,使用时,在狭小的空间搬运纤维板材时,将纤维板材的下端卡在下卡托8中,上端卡在上卡托7中然后转动固定机构6中的转动杆10使得螺纹柱9向下转动并且推动固定块13向下移动使得固定块13按压纤维板材的上端面并且贴紧,使纤维板材紧密的卡在上卡托7和下卡托8中,然后推动本装置移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纤维板材搬运装置,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上端焊接有立柱(3),所述立柱(3)上端焊接有顶架(5),所述立柱(3)一侧设置有下卡托(8),所述下卡托(8)内壁固定连接有二号橡胶垫(15),所述顶架(5)下端焊接有上卡托(7),所述上卡托(7)上端表面设置有通孔(14),所述通孔(14)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6),所述固定机构(6)由螺纹柱(9)、转动杆(10)、固定块(13)、螺纹筒(11)和一号橡胶垫(12)组成,所述螺纹筒(11)焊接在通孔(14)内壁,所述螺纹筒(11)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柱(9),所述螺纹柱(9)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0),所述螺纹柱(9)下端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号橡胶垫(12),所述底架(1)下端表面四角位置均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万向轮(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纤维板材搬运装置,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上端焊接有立柱(3),所述立柱(3)上端焊接有顶架(5),所述立柱(3)一侧设置有下卡托(8),所述下卡托(8)内壁固定连接有二号橡胶垫(15),所述顶架(5)下端焊接有上卡托(7),所述上卡托(7)上端表面设置有通孔(14),所述通孔(14)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6),所述固定机构(6)由螺纹柱(9)、转动杆(10)、固定块(13)、螺纹筒(11)和一号橡胶垫(12)组成,所述螺纹筒(11)焊接在通孔(14)内壁,所述螺纹筒(11)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柱(9),所述螺纹柱(9)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0),所述螺纹柱(9)下端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下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茂新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