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建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7570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建筑模板,属于建筑模板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高强度建筑模板,包括:内芯板、凸块、凹槽、防水板和实木板;由双层木板拼接制备内芯板,且上层木材底面为锯齿凹痕,下层木板顶面为锯齿凸痕,当双层木板相重合时,锯齿凹痕与锯齿凸痕相互约束,减少双层木板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相对偏移,且凸块也伸入凹槽内,减少双层木板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发生相对偏移,从而使双层木板连接的更加紧密,更加牢固,以此形成一个整体,相比于现有建筑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在混凝土浇筑或拆卸时,建筑模板因受到冲击而发生变形或断裂的情况,提高建筑模板的强度以及有利于建筑模板正常使用。利于建筑模板正常使用。利于建筑模板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建筑模板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模板
,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搭建建筑模板,使混凝土或构件按规定的要求成形,且保持其正确的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但是现有大多数建筑模板的强度差,导致在混凝土浇筑或拆卸的过程中,建筑模板因受到冲击而发生变形或断裂的情况,从而造成影响建筑模板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高强度建筑模板;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强度建筑模板,所述建筑模板包括:内芯板、凸块、凹槽、防水板和实木板,所述内芯板由对称的木板拼接而成,且该对称木板拼接处设置有锯齿痕,而多个所述凸块和凹槽均设置在内芯板的锯齿痕处,且所述凸块和凹槽相对面设置,对称的所述防水板和实木板均设置在内芯板外侧,所述防水板和实木板用以对建筑模板起到保护作用。
[0006]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防水板采用竹木材料制备而成。
[0007]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实木板的侧板包裹着内芯板和防水板侧面,且所述实木板采用抗倍特板材料,且表面粘贴有EVA材料。
[0008]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相邻所述实木板之间固连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贯穿防水板和内芯板。
[0009]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内芯板与防水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且所述加强筋在内芯板侧面对角交叉设置。
[0010]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强筋端部固连有护角板,且所述护角板位于建筑模板折角部位。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强度建筑模板,通过设置内芯板、凸块和凹槽;通过双层木板拼接制备内芯板,且上层木材底面为锯齿凹痕,下层木板顶面为锯齿凸痕,当双层木板相重合时,锯齿凸痕伸入锯齿凹痕内,使锯齿凹痕与锯齿凸痕相互约束,减少双层木板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相对偏移,且凸块也伸入凹槽内,通过凸块卡在凹槽内,减少双层木板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发生相对偏移,从而使双层木板连接的更加紧密,更加牢固,以此使双层木板形成一个整体,相比于现有建筑模板,本技术减少在混凝土浇筑或拆卸时,建筑模板因受到冲击而发生变形或断裂的情况,提高建筑模板的强度以及有利于建筑模板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建筑模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内芯板内部相关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建筑模板剖面图;
[001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7]1、内芯板;11、凸块;12、凹槽;2、防水板;3、实木板;4、连接杆;5、加强筋;6、护角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19]一种高强度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建筑模板包括:内芯板1、凸块11、凹槽12、防水板2和实木板3,内芯板1由对称的木板拼接而成,且该对称木板拼接处设置有锯齿痕,而多个凸块11和凹槽12均设置在内芯板1的锯齿痕处,且凸块11和凹槽12相对面设置,对称的防水板2和实木板3均设置在内芯板1外侧,防水板2和实木板3用以对建筑模板起到保护作用。
[0020]其中,如图1

2所示,多条锯齿痕均匀分布在相邻木板内侧,且相互交错设置;
[0021]凸块11位于锯齿痕向外凸出的部位,而凹槽12位于锯齿痕向内凹陷的部位,凸块11与凹槽12相对应且相配合;
[0022]防水板2粘接在内芯板1外侧,防水板2用以阻挡水分与内芯板1接触,从而减少水对内芯板1的腐蚀作用;
[0023]实木板3粘接在防水板2外侧,用以提高建筑模板的强度,以及对防水板2和内芯板1起到保护作用;
[0024]制造时,通过双层木板拼接制备内芯板1,且双层木板之间涂抹有胶粘剂,以此提高内芯板1的强度,同时双层木板之间设置多个锯齿痕,上层木材底面为锯齿凹痕,下层木板顶面为锯齿凸痕,当上层木板与下层木板相重合时,锯齿凸痕伸入锯齿凹痕内,使锯齿凹痕与锯齿凸痕相互约束,减少双层木板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相对偏移,且当锯齿凸痕伸入锯齿凹痕内时,凸块11也伸入凹槽12内,通过凸块11卡在凹槽12内,减少双层木板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发生相对偏移,以此减少内芯板1边缘部位不整齐,结构脆弱的情况出现,从而通过锯齿痕、凸块11和凹槽12的设置,使双层木板连接的更加紧密,更加牢固,以此形成一个整体,进一步地提高内芯板1的强度;而防水板2能阻挡混凝土内水分对内芯板1的侵蚀,以此减少内芯板1受湿腐蚀而变得脆弱,且实木板3能减缓混凝土浇灌或拆卸时,冲击力对防水板2和内芯板1的力度,起到保护的作用,也能提高建筑模板结构紧实和强度;
[0025]相比于现有建筑模板,本技术减少在混凝土浇筑或拆卸时,建筑模板因受到冲击而发生变形或断裂的情况,提高建筑模板的强度以及有利于建筑模板正常使用。
[0026]作为本方案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优选的,如图1所示,防水板2采用竹木材料制备而成。竹木材料不仅具有吸湿性,且竹木的韧性好,不易变形,以此使建筑模板具有抗震、防蠕变的特性,同时竹木材料质地轻,从而使制备的建筑模板相比现有的重量轻,以此便于建筑模板的搭建和搬运。
[0027]作为本方案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优选的,如图1所示和如图3所示,实木板3的侧板包裹着内芯板1和防水板2侧面,且实木板3采用抗倍特板材料,且表面粘贴有EVA材料。
通过实木板3包裹着内芯板1和防水板2,使内芯板1和防水板2位于实木板3内部,同时抗倍板材能在潮湿的环境中,保持内部干燥,且EVA材料使抗倍板材具有缓冲、抗腐蚀和抗震等特性,有利于实木板3对内芯板1和防水板2的保护,以及便于建筑模板保持正常使用。
[0028]作为本方案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优选的,如图1所示,相邻实木板3之间固连有连接杆4,且连接杆4贯穿防水板2和内芯板1。防水板2和实木板3是以内芯板1为中心轴而对称设置,通过设置连接杆4,且连接杆4端部分别与两侧的实木板3内侧相固连,以此使整个建筑模板内部结构更加紧实,从而提高建筑模板的强度。
[0029]作为本方案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优选的,如图1所示,内芯板1与防水板2之间设置有加强筋5,且加强筋5在内芯板1侧面对角交叉设置。加强筋5镶嵌在内芯板1内部,且对角交叉设置,以此加强筋5提高内芯板1的抗压能力,进而也有利于提高建筑模板整体的强度。
[0030]作为本方案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优选的,如图1所示和如图3所示,加强筋5端部固连有护角板6,且护角板6位于建筑模板折角部位。护角板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板包括:内芯板(1)、凸块(11)、凹槽(12)、防水板(2)和实木板(3),所述内芯板(1)由对称的木板拼接而成,且该对称木板拼接处设置有锯齿痕,而多个所述凸块(11)和凹槽(12)均设置在内芯板(1)的锯齿痕处,且所述凸块(11)和凹槽(12)相对面设置,对称的所述防水板(2)和实木板(3)均设置在内芯板(1)外侧,所述防水板(2)和实木板(3)用以对建筑模板起到保护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板(2)采用竹木材料制备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剑峰林剑雷吴淑英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茂新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