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装置的触控屏幕灵敏度的调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7048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携式装置的触控屏幕灵敏度的调整方法,通过预设一标准侦测间隔、一第一临界值及一第二临界值,以作为调整灵敏度的依据,接着记录若干个点选与点选之间的时间间隔,计算出一第一取样触碰间隔比率和一近期触碰间隔,根据近期触碰间隔,得到一第二取样触碰间隔比率,最后比较近期触碰间隔与标准侦测间隔、比较第二取样触碰间隔比率与第一临界值,或比较第二取样触碰间隔比率与第二临界值,以决定标准侦测间隔的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灵敏度的调整方法,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由于科技的进步,为适应现代人生活忙碌的步调,为了方便记录生活及工作上的琐事,发展出可携式数字装置,因为工作忙碌奔波的关系,身上无法携带太大的产品,又为了使用上视觉的舒适,所以屏幕不可太小,必须同时兼顾节省空间、缩小体积和使用舒适感,所以舍弃传统庞大的输入装置,发展出直接从屏幕输入的技术,如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其功能包括有行事历、电话簿、计算器、电子邮件、帐簿,甚至还有电子游戏等功能,可谓包罗万象。虽然可携式数字装置如此地便利,然而目前市面上一般可携式数字装置的触控屏幕的灵敏度是固定的,并不能改变反应时间,使用者自行选择触控屏幕的灵敏度后,系统便固定于此灵敏度运作,即固定时间才会侦测屏幕,由于每个人使用习惯不同,因此同样的装置可能有的人觉得太灵敏,而有的人却觉得反应速度不够快,此固定灵敏度的方式无法满足每个人的使用需求,使用速度较快时,容易导致系统负载过重、反应速度缓慢的缺点,而使用速度较慢时,系统不停地做无谓的侦测,形成不必要的电源消耗,对于可携式数字装置而言,由于无法随时充电,节省电源是很重要的一环。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分为执行点选动作时以及执行连续移动动作时的两种不同情况的调整方法,当执行点选动作时,首先预设一标准侦测间隔,以作为侦测可携式装置的触控屏幕的时间间隔初始值、一第一临界值以及一第二临界值,以作为调整标准侦测间隔的依据,接着,记录若干个点选与点选间的时间间隔,并计算全部时间间隔中,各时间间隔不小于标准侦测间隔的比率,作为第一取样触碰间隔比率,之后,记录下一个点选与点选之间的时间间隔,命名为近期触碰间隔,根据近期触碰间隔,以更新第一取样触碰间隔比率为一第二取样触碰间隔比率,最后比较近期触碰间隔与标准侦测间隔的大小,以及比较第二取样触碰间隔比率与第一临界值的大小,或比较第二取样触碰间隔比率与第二临界值的大小,根据比较的结果,以决定标准侦测间隔的调整。当执行连续移动动作时,首先预设一第一检验时间,以作为侦测可携式装置的触控屏幕的时间间隔初始值,接着,记录连续移动动作每相隔第一检验时间所在的若干个坐标位置,依据第一检验时间和若干个坐标位置,计算一第一移动速度和一第二移动速度,根据第一移动速度、第二移动速度及第一检验时间,计算出一第一移动加速度,又根据第二移动速度、第一移动加速度及第一检验时间,计算出一第三移动速度,之后再计算连续移动动作以第三移动速度移动预设的一检验距离所需的时间为一第二检验时间,最后对比第一检验时间及第二检验时间的大小,根据对比结果,以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第一检验时间。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详细特征。附图说明图1A至图1C为点选动作的触控屏幕灵敏度的调整方法流程2A至图2B为连续移动动作的触控屏幕灵敏度的调整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1A至图1C,为点选动作的触控屏幕灵敏度的调整方法流程图,当执行点选动作于可携式装置的触控屏幕上时,首先预设一标准侦测间隔作为侦测该触控屏幕的时间间隔初始值、一第一临界值作为调整该标准侦测间隔的依据以及一第二临界值作为调整该标准侦测间隔的依据(步骤100),接着记录若干个点选与点选之间的时间间隔,并计算全部时间间隔中,各该时间间隔不小于该标准侦测间隔的比率,作为一第一取样触碰间隔比率(步骤102),紧接着记录下一个点选与点选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近期触碰间隔(步骤104),根据该近期触碰间隔,更新该第一取样触碰间隔比率为一第二取样触碰间隔比率(步骤106),之后比较该近期触碰间隔是否小于该标准侦测间隔(步骤108),当该近期触碰间隔小于该标准侦测间隔时,则继续比较该第二取样触碰间隔比率是否大于该第一临界值(步骤110),而当该近期触碰间隔不小于该标准侦测间隔时,则继续比较该第二取样触碰间隔比率是否小于该第二临界值(步骤116),倘若该第二取样触碰间隔比率不大于该第一临界值时,则将该标准侦测间隔调小(步骤112),否则该标准侦测间隔维持不变(步骤114),又倘若该第二取样触碰间隔比率不小于该第二临界值时,则将该标准侦测间隔调大(步骤118),否则该标准侦测间隔仍然维持不变(步骤114),其中比较该近期触碰间隔是否小于该标准侦测间隔(步骤108)时,可于比较之前,先将该标准侦测间隔调小,调整至原本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九十之间,其中将该标准侦测间隔调整至原本的百分之八十为一最佳选择,以降低系统负荷;又其中该第一临界值介于0.3至0.8之间,而该第一临界值为0.6为一最佳选择,该第二临界值介于0.5至1.0之间,该第二临界值为0.9为最佳选择,以达到调整灵敏度的最佳效率。图2A至图2B为连续移动动作的触控屏幕灵敏度的调整方法流程图,当执行点选动作于可携式装置的触控屏幕上时,首先预设一第一检验时间为侦测该触控屏幕的时间间隔初始值(步骤200),接着记录连续移动动作每相隔该第一检验时间的若干个坐标位置,依据该第一检验时间和该若干个坐标位置,计算一第一移动速度和一第二移动速度(步骤202),又根据该第一移动速度、该第二移动速度及该第一检验时间,计算出一第一移动加速度(步骤204),根据该第二移动速度、该第一移动加速度及该第一检验时间,计算出一第三移动速度(步骤206),紧接着计算连续移动动作以该第三移动速度移动预设的一检验距离所需的时间为一第二检验时间(步骤208),之后对比该第一检验时间及该第二检验时间是否相同(步骤210),倘若该第一检验时间与该第二检验时间不相同时,则将该第一检验时间调整至该第二检验时间(步骤212),而倘若该第一检验时间与该第二检验时间相同时,则该第一检验时间维持不变(步骤214),其中于对比该第一检验时间及该第二检验时间是否相同时(步骤210),若该第二检验时间小于该第一检验时间时,则该第一检验时间可维持不变,以降低系统负荷;又预设的该检验距离为10像素至50像素之间,而该检验距离为30像素为一最佳选择;以及该第一检验时间为介于1毫秒至10毫秒之间,其中该第一检验时间为5毫秒为一最佳选择,以达到调整灵敏度的最佳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携式装置的触控屏幕灵敏度的调整方法,当执行点选动作时,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骤:预设一标准侦测间隔作为侦测该触控屏幕的时间间隔初始值、一第一临界值作为调整该标准侦测间隔的依据以及一第二临界值作为调整该标准侦测间隔的依据 ;记录若干个点选与点选之间的时间间隔,计算各该时间间隔不小于该标准侦测间隔的比率,作为一第一取样触碰间隔比率;记录下一个点选与点选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近期触碰间隔;根据该近期触碰间隔,更新该第一取样触碰间隔比率为一第二 取样触碰间隔比率;比较该近期触碰间隔与该标准侦测间隔,当该近期触碰间隔小于该标准侦测间隔时,则继续比较该第二取样触碰间隔比率与该第一临界值,而当该近期触碰间隔不小于该标准侦测间隔时,则继续比较该第二取样触碰间隔比率与该第二临界值;以 及当该第二取样触碰间隔比率不大于该第一临界值时,则将该标准侦测间隔调小,否则该标准侦测间隔维持不变,当该第二取样触碰间隔比率不小于该第二临界值时,则将该标准侦测间隔调大,否则该标准侦测间隔维持不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携式装置的触控屏幕灵敏度的调整方法,当执行点选动作时,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骤预设一标准侦测间隔作为侦测该触控屏幕的时间间隔初始值、一第一临界值作为调整该标准侦测间隔的依据以及一第二临界值作为调整该标准侦测间隔的依据;记录若干个点选与点选之间的时间间隔,计算各该时间间隔不小于该标准侦测间隔的比率,作为一第一取样触碰间隔比率;记录下一个点选与点选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近期触碰间隔;根据该近期触碰间隔,更新该第一取样触碰间隔比率为一第二取样触碰间隔比率;比较该近期触碰间隔与该标准侦测间隔,当该近期触碰间隔小于该标准侦测间隔时,则继续比较该第二取样触碰间隔比率与该第一临界值,而当该近期触碰间隔不小于该标准侦测间隔时,则继续比较该第二取样触碰间隔比率与该第二临界值;以及当该第二取样触碰间隔比率不大于该第一临界值时,则将该标准侦测间隔调小,否则该标准侦测间隔维持不变,当该第二取样触碰间隔比率不小于该第二临界值时,则将该标准侦测间隔调大,否则该标准侦测间隔维持不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装置的触控屏幕灵敏度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比较该近期触碰间隔与该标准侦测间隔的步骤更包含将该标准侦测间隔调小的步骤,以降低系统负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携式装置的触控屏幕灵敏度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标准侦测间隔调小的步骤为将该标准侦测间隔调整至原本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九十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携式装置的触控屏幕灵敏度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标准侦测间隔调小的步骤为将该标准侦测间隔调整至原本的百分之八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装置的触控屏幕灵敏度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临界值介于0.3至0.8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装置的触控屏幕灵敏度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临界值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彦宏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