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6972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毂,包括内圈,内圈形成有刹车腔,刹车腔的中部形成有轴套;通过在刹车腔的内侧壁、刹车腔内的底面和轴套的外周侧面均设有铸铁层,刹车腔内侧壁的铸铁层、刹车腔内底面的铸铁层和轴套外周侧面的铸铁层为一体成型结构,以形成卡持在刹车腔内的加固件,能够有效地提高轴套与刹车腔之间的连接强度,解决了以往轴套容易断裂的问题,提高了轮毂的安全性,延长轮毂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毂
本技术涉及锁具
,具体涉及一种轮毂。
技术介绍
电动车种类繁多,其中就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是以电系统来管理和控制整车的驱动,来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其具有轻便、节能、环保的优点,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成为近年来增长最为迅速的主力交通工具。轮毂作为电动车主要零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车轮的使用寿命。请见图1,现有的电动车用轮毂,其结构包括内圈2和外圈1,内圈2和外圈1之间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连接件3,内圈2、外圈1和连接件3为一体成型结构,内圈2形成有刹车腔4,该刹车腔4主要用于安装刹车机构,而刹车腔4的中部形成有轴套5,轴套5中部设有供转轴穿过的通孔,轴套5、刹车腔4和内圈2同样也是一体成型结构。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轴套5是与转轴连接的,因此,轴套5所受到的载荷是很大的,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轴套5与刹车腔4之间的连接处很容易就会出现断裂,出现轴套5断裂的问题,轴套5与刹车腔4之间的连接强度不够,一体成型结构所提供的结构强度不够,导致轮毂的使用寿命短,给使用者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毂,该轮毂能够解决结构强度不够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轮毂,包括内圈,内圈形成有刹车腔,刹车腔的中部形成有轴套;刹车腔的内侧壁、刹车腔内的底面和轴套的外周侧面均设有铸铁层,刹车腔内侧壁的铸铁层、刹车腔内底面的铸铁层和轴套外周侧面的铸铁层为一体成型结构,以形成卡持在刹车腔内的加固件。其中,加固件采用压铸或冲压的方式制备而成。其中,还包括外圈,外圈与内圈之间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的连接件。其中,内圈、外圈和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中,加固件的外周侧面设有第一卡持部,刹车腔的内侧壁开设有与第一卡持部相配合的第二卡持部。其中,第一卡持部为形成在加固件外周侧面的凸块。其中,第二卡持部为开设在刹车腔内侧壁的凹槽。其中,加固件的底面设有第三卡持部,刹车腔的底面设有与第三卡持部相配合的第四卡持部。其中,第三卡持部为开设在加固件底面的卡槽。其中,第四卡持部为凸出形成在刹车腔底面的卡块。本技术的轮毂,通过在刹车腔的内侧壁、刹车腔内的底面和轴套的外周侧面均设有铸铁层,刹车腔内侧壁的铸铁层、刹车腔内底面的铸铁层和轴套外周侧面的铸铁层为一体成型结构,以形成卡持在刹车腔内的加固件,能够有效地提高轴套与刹车腔之间的连接强度,解决了以往轴套容易断裂的问题,提高了轮毂的安全性,延长轮毂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轮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轮毂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轮毂的剖视图。附图标记:外圈1,内圈2,连接件3,刹车腔4,轴套5,加固件6,第一卡持部71,第二卡持部72,第三卡持部73,第四卡持部74。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轮毂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轮毂包括内圈2和外圈1,内圈2和外圈1之间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连接件3,内圈2、外圈1和连接件3为一体成型结构,内圈2形成有刹车腔4,该刹车腔4主要用于安装刹车机构,而刹车腔4的中部形成有轴套5,轴套5中部设有供转轴穿过的通孔,轴套5、刹车腔4和内圈2同样也是一体成型结构。作为改进的是,通过在刹车腔4的内侧壁、刹车腔4内的底面和轴套5的外周侧面均设有铸铁层,刹车腔4内侧壁的铸铁层、刹车腔4内底面的铸铁层和轴套5外周侧面的铸铁层为一体成型结构,以形成卡持在刹车腔4内的加固件6,能够有效地提高轴套5与刹车腔4之间的连接强度,解决了以往轴套5容易断裂的问题,提高了轮毂的安全性,延长轮毂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的方案,加固件6可以采用压铸或冲压的方式制备而成,具体地,加固件6采用铸铁材料浇注而成,这种生产方式方便快捷,采用铸铁作为原料,除了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之余,其成本也相对其他材料较低。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限制加固件6的移动,提高加固件6与轮毂之间的连接强度,加固件6的外周侧面设有第一卡持部71,刹车腔4的内侧壁开设有与第一卡持部71相配合的第二卡持部72。具体地,第一卡持部71为形成在加固件6外周侧面的凸块,第二卡持部72为开设在刹车腔4内侧壁的凹槽。为了进一步限制加固件6的移动,进一步提高加固件6与轮毂之间的连接强度,加固件6的底面设有第三卡持部73,刹车腔4的底面设有与第三卡持部73相配合的第四卡持部74。具体地,第三卡持部73为开设在加固件6底面的卡槽,第四卡持部74为凸出形成在刹车腔4底面的卡块。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圈,所述内圈形成有刹车腔,所述刹车腔的中部形成有轴套;/n所述刹车腔的内侧壁、刹车腔内的底面和轴套的外周侧面均设有铸铁层,所述刹车腔内侧壁的铸铁层、刹车腔内底面的铸铁层和轴套外周侧面的铸铁层为一体成型结构,以形成卡持在所述刹车腔内的加固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圈,所述内圈形成有刹车腔,所述刹车腔的中部形成有轴套;
所述刹车腔的内侧壁、刹车腔内的底面和轴套的外周侧面均设有铸铁层,所述刹车腔内侧壁的铸铁层、刹车腔内底面的铸铁层和轴套外周侧面的铸铁层为一体成型结构,以形成卡持在所述刹车腔内的加固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通过压铸或冲压制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轮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圈,所述外圈与所述内圈之间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的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外圈和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华斌严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盛荣镁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