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氧玻纤泡沫复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6922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环氧玻纤泡沫复合板,包括第一环氧玻纤铺层,所述第一环氧玻纤铺层顶部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泡沫芯铺层,所述第一环氧玻纤铺层顶部在第一泡沫芯铺层一侧设置有第二泡沫芯铺层,所述第一环氧玻纤铺层顶部在第二泡沫芯铺层远离第一泡沫芯铺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泡沫芯铺层,所述第一泡沫芯铺层、第二泡沫芯铺层和第三泡沫芯铺层顶部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环氧玻纤铺层,所述第一环氧玻纤铺层、第二环氧玻纤铺层外侧表面均设置有铝箔板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环氧玻纤泡沫复合板可应用于城间轨道交通车辆上,环氧玻纤泡沫复合材料相比于金属材料具有更优良的性能,可以满足轨道交通车辆对轻量化、低能耗、舒适性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氧玻纤泡沫复合板
本技术属于环氧玻纤泡沫复合材料
,具体涉及环氧玻纤泡沫复合板。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轨道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能源的紧缺,人们对轨道车辆的舒适性的更高要求,新能源、低碳、无污染已成为当前很迫切的发展方向。蜂窝铝板采用“蜂窝式夹层”结构,即以表面涂覆耐候性极佳的装饰涂层之高强度合金铝板作为面、底板与铝蜂窝芯经高温高压复合制造而成的复合板材。该产品系列具有选材精良、工艺先进和构造合理的优势,不仅在大尺度、平整度有出色的表现,而且在形状、表面处理、色彩、安装系统等方面有众多的选择,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轨道车辆中。现有的蜂窝铝板由于其结构及加工工艺问题,其同一块板的厚度一致,使得蜂窝铝板无法根据使用需求而制作相应的造型,使用范围受到大大的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环氧玻纤泡沫复合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环氧玻纤泡沫复合板,包括第一环氧玻纤铺层,所述第一环氧玻纤铺层顶部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泡沫芯铺层,所述第一环氧玻纤铺层顶部在第一泡沫芯铺层一侧设置有第二泡沫芯铺层,所述第一环氧玻纤铺层顶部在第二泡沫芯铺层远离第一泡沫芯铺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泡沫芯铺层,所述第一泡沫芯铺层、第二泡沫芯铺层和第三泡沫芯铺层顶部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环氧玻纤铺层,所述第一环氧玻纤铺层、第二环氧玻纤铺层外侧表面均设置有铝箔板层,所述铝箔板层一侧表面均设置有紫外线防护层,所述紫外线防护层一侧表面均设置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一侧表面均设置有防水涂层。优选的,所述第一环氧玻纤铺层、第二环氧玻纤铺层和第一泡沫芯铺层、第二泡沫芯铺层、第三泡沫芯铺层之间通过真空导流技术一次性复合成型。所述第二环氧玻纤铺层靠近第一泡沫芯铺层的一端与第一环氧玻纤铺层的一端通过真空导流技术一次性复合成型。优选的,所述铝箔板层通过粘接剂分别与第一环氧玻纤铺层、第二环氧玻纤铺层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铝箔板层的厚度为1mm。优选的,所述防水涂层通过喷涂设备喷涂而成。优选的,所述防水涂层的材质为聚氨酯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所提供的环氧玻纤泡沫复合板可应用于城间轨道交通车辆上,环氧玻纤泡沫复合材料相比于蜂窝铝板,在满足轨道交通车辆承载要求的同时,更加轻量化、低能耗、造型多样,具有更广阔的使用范围。分离式的第一泡沫芯铺层、第二泡沫芯铺层和第三泡沫芯铺层的设置使得本复合板在进行制造时能够根据需要将不同的第一泡沫芯铺层、第二泡沫芯铺层和第三泡沫芯铺层做成相应的造型及厚度,从而使得本复合板的适应性更好,应用更加广泛,且本复合板的质量较轻,适合做装饰造型,第一泡沫芯铺层、第二泡沫芯铺层和第一泡沫芯铺层、第二泡沫芯铺层、泡沫芯铺层支架采用真空导流技术一次性复合成型,省时,高效,造型多变。(2)本复合板通过在第一环氧玻纤铺层和第二环氧玻纤铺层表面添加的铝箔板层能够提高本复合板的整体强度,紫外线防护层和防静电层能够使得本复合板具有防紫外线、防老化和防腐的优点,防水涂层也使得本复合板具有隔音和防水效果,提高了本复合板的具体应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环氧玻纤泡沫复合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环氧玻纤泡沫复合板铝箔板层、紫外线防护层、防静电层和防水涂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环氧玻纤铺层;2、第一泡沫芯铺层;3、第二泡沫芯铺层;4、第三泡沫芯铺层;5、第二环氧玻纤铺层;6、铝箔板层;7、紫外线防护层;8、防静电层;9、防水涂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环氧玻纤泡沫复合板,包括第一环氧玻纤铺层1,第一环氧玻纤铺层1顶部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泡沫芯铺层2,第一环氧玻纤铺层1顶部在第一泡沫芯铺层2一侧设置有第二泡沫芯铺层3,第一环氧玻纤铺层1顶部在第二泡沫芯铺层3远离第一泡沫芯铺层2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泡沫芯铺层4,第一泡沫芯铺层2、第二泡沫芯铺层3和第三泡沫芯铺层4顶部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环氧玻纤铺层5,第一环氧玻纤铺层1和第二环氧玻纤铺层5外侧表面均设置有铝箔板层6,铝箔板层6一侧表面均设置有紫外线防护层7,紫外线防护层7一侧表面均设置有防静电层8,防静电层8一侧表面均设置有防水涂层9。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环氧玻纤铺层1、第二环氧玻纤铺层5和第一泡沫芯铺层2、第二泡沫芯铺层3、第三泡沫芯铺层之间通过真空导流技术一次性复合成型。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环氧玻纤铺层5靠近第一泡沫芯铺层2的一端与第一环氧玻纤铺层1的一端通过真空导流技术一次性复合成型。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铝箔板层6通过粘接剂分别与第一环氧玻纤铺层1、第二环氧玻纤铺层5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铝箔板层6的厚度为1mm。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水涂层9通过喷涂设备喷涂而成。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水涂层9的材质为聚氨酯材料。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环氧玻纤泡沫复合板可应用于城间轨道交通车辆上,环氧玻纤泡沫复合材料相比于金属材料具有更优良的性能,可以满足轨道交通车辆对轻量化、低能耗、舒适性的需要,分离式的第一泡沫芯铺层2、第二泡沫芯铺层3和第三泡沫芯铺层4的设置使得本复合板在进行制造时能够根据需要将不同的第一泡沫芯铺层2、第二泡沫芯铺层3和第三泡沫芯铺层4做成相应的造型及厚度,从而使得本复合板的适应性更好,应用更加广泛,且本复合板的质量较轻,适合做装饰造型,第一泡沫芯铺层2、第二泡沫芯铺层3和第一泡沫芯铺层2、第二泡沫芯铺层3、泡沫芯铺层支架采用真空导流技术一次性复合成型,省时,高效,造型多变,在第一环氧玻纤铺层1和第二环氧玻纤铺层5外表面添加的铝箔板层6能够提高本复合板的整体强度,紫外线防护层7和防静电层8能够使得本复合板具有防紫外线、防老化和防腐的优点,防水涂层9也使得本复合板具有隔音和防水效果,提高了本复合板的具体应用效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环氧玻纤泡沫复合板,包括第一环氧玻纤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氧玻纤铺层(1)顶部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泡沫芯铺层(2),所述第一环氧玻纤铺层(1)顶部在第一泡沫芯铺层(2)一侧设置有第二泡沫芯铺层(3),所述第一环氧玻纤铺层(1)顶部在第二泡沫芯铺层(3)远离第一泡沫芯铺层(2)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泡沫芯铺层(4),所述第一泡沫芯铺层(2)、第二泡沫芯铺层(3)和第三泡沫芯铺层(4)顶部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环氧玻纤铺层(5),所述第一泡沫芯铺层(2)、第二泡沫芯铺层(3)和第三泡沫芯铺层(4)的厚度不同;所述第一环氧玻纤铺层(1)、第二环氧玻纤铺层(5)外侧表面均设置有铝箔板层(6),所述铝箔板层(6)一侧表面均设置有紫外线防护层(7),所述紫外线防护层(7)一侧表面均设置有防静电层(8),所述防静电层(8)一侧表面均设置有防水涂层(9)。/n

【技术特征摘要】
1.环氧玻纤泡沫复合板,包括第一环氧玻纤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氧玻纤铺层(1)顶部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泡沫芯铺层(2),所述第一环氧玻纤铺层(1)顶部在第一泡沫芯铺层(2)一侧设置有第二泡沫芯铺层(3),所述第一环氧玻纤铺层(1)顶部在第二泡沫芯铺层(3)远离第一泡沫芯铺层(2)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泡沫芯铺层(4),所述第一泡沫芯铺层(2)、第二泡沫芯铺层(3)和第三泡沫芯铺层(4)顶部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环氧玻纤铺层(5),所述第一泡沫芯铺层(2)、第二泡沫芯铺层(3)和第三泡沫芯铺层(4)的厚度不同;所述第一环氧玻纤铺层(1)、第二环氧玻纤铺层(5)外侧表面均设置有铝箔板层(6),所述铝箔板层(6)一侧表面均设置有紫外线防护层(7),所述紫外线防护层(7)一侧表面均设置有防静电层(8),所述防静电层(8)一侧表面均设置有防水涂层(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玻纤泡沫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氧玻纤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静牟晓勇张运宏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长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