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具有循环自冷却流道的电机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665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循环自冷却流道的电机泵,包括封盖、端盖、电机定子、电机转子、缸体套筒、缸体、活塞、斜盘、双作用配流盘和回程盘。缸体上设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外侧缸孔和内侧缸孔,缸体的中心设有中心孔,活塞杆部和外侧缸孔的第一端面连接,活塞头部和滑靴第一端连接,滑靴第二端和斜盘连接,压紧弹簧的第一端和缸体的中心孔连接,压紧弹簧的第二端和压紧组件的第一端连接,压紧组件的第二端和回程盘连接。左端盖、电机定子、右端盖和右封盖中均设有冷却流道,左端盖冷却流道、电机定子冷却流道、右端盖冷却流道和右封盖冷却流道共同构成自冷却流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更高的吸液能力和自冷却效果,同时具有更弱的气蚀、噪声和振动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循环自冷却流道的电机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泵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循环自冷却流道的电机泵,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效循环自冷却流道的电机泵。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水资源比较匮乏的情况,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都在不断下降。可实现能量回收高度集成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电机泵,在提高系统集成度降低系统安装空间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系统工作效率,降低系统能耗。可实现能量回收高度集成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电机泵,通过将吸液流道布置于端盖和壳体上,在工作过程中由吸入的低温液体带走自身产生的热量,从而实现自冷却的效果。但是可实现能量回收高度集成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电机泵的部分自冷却流道段孔径细小且流道较长,这严重影响了电机泵的吸液能力和自冷却能力,也因此引发其气蚀、噪声和振动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在结构上在可实现能量回收高度集成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电机泵的端盖外侧添加封盖,并对左右两侧封盖、端盖和电机定子中的冷却流道进行重新设计,研发出一种吸液能力和自冷却效果更高,气蚀、噪声和振动现象更弱的电机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循环自冷却流道的电机泵,通过对封盖、端盖和电机定子中的冷却流道进行设计,提高电机泵的吸液能力和自冷却效果,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降低整个系统的能耗。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循环自冷却流道的电机泵,其包括封盖、端盖、电机定子、电机转子、轴承、O型密封圈、缸体套筒、缸体、活塞、活塞端盖、斜盘、双作用配流盘、回程盘、滑靴、压紧弹簧和压紧组件。所述缸体上设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外侧缸孔和内侧缸孔,所述缸体的中心处设有中心孔,所述外侧缸孔为通孔,所述内侧缸孔为盲孔,所述内侧缸孔的底部和所述外侧缸孔通过圆柱孔连通,所述活塞的杆部位于所述外侧缸孔的内部,所述活塞的杆部通过所述活塞端盖和所述外侧缸孔的第一端面在径向方向上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的头部通过球铰和所述滑靴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滑靴的第二端和所述斜盘的第一端面连接,所述压紧弹簧的第一端和所述缸体的中心孔连接,所述压紧弹簧的第二端和所述压紧组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压紧组件的第二端和所述回程盘的中心连接,所述回程盘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靴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电机转子的外表面位于所述电机定子的内表面,所述缸体套筒的外表面位于所述电机转子的内表面,所述缸体、所述回程盘和所述斜盘位于所述缸体套筒的内表面,所述缸体套筒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左端盖第五端面和所述右端盖第五端面连接,所述双作用配流盘上设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内侧配流窗和外侧配流窗,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所述左封盖第一端面将所述左封盖、所述左端盖和所述电机定子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所述右封盖第一端面将所述右封盖、所述右端盖和所述电机定子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左封盖第二端面通过O型密封圈和所述左端盖第一端面连接,所述左端盖第二端面通过O型密封圈和所述电机定子第一端面连接,所述左端盖第三端面通过O型密封圈和所述电机定子第二端面连接,所述左端盖第四端面和所述双作用配流盘的第一端面连接,所述双作用配流盘的第二端面和所述缸体的第一端面连接,所述斜盘的第二端面和所述右端盖第四端面连接,所述电机定子第三端面通过O型密封圈和所述右端盖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电机定子第四端面通过O型密封圈和所述右端盖第二端面连接,所述右端盖第三端面通过O型密封圈和所述右封盖第二端面连接。所述活塞杆部和所述缸体的外侧缸孔配合形成原料水腔,所述活塞头部和所述缸体的内侧缸孔配合形成能量回收腔,所述左封盖上分别设有浓水高压流道和浓水低压流道,所述左端盖上分别设有原料水低压流道和原料水高压流道;所述原料水腔和所述能量回收腔分别通过所述内侧配流窗和所述外侧配流窗与所述浓水高压流道、所述浓水低压流道、所述原料水低压流道和所述原料水高压流道连接。可优选的是,所述缸体、所述缸体套筒、所述电机转子、所述电机定子内圆面、所述O型密封圈、所述轴承、所述回程盘、所述斜盘和所述双作用配流盘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优选的是,所述左端盖第一端面设有半圆环形槽,所述半圆环形槽位于所述原料水高压流道相对的一侧,所述半圆环形槽的轴线和所述左端盖内圆面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半圆环形槽的外侧设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腰型通孔,所述半圆环形槽和所述腰型通孔共同构成所述左端盖冷却流道。可优选的是,所述电机定子第二端面和第三端面上设有圆环形槽,所述两侧圆环形槽关于所述电机定子中心面对称分布,所述两侧圆环形槽之间设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腰型通孔,所述圆环形槽、所述电机定子和所述腰型通孔分布圆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圆环形槽和所述腰型通孔共同构成所述电机定子冷却流道。可优选的是,所述右端盖第三端面设有圆柱形槽,所述圆柱形槽的外侧设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腰型通孔,所述圆柱形槽、所述左端盖内圆面和所述腰型通孔分布圆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圆柱形槽和所述腰型通孔共同构成所述右端盖冷却流道。可优选的是,所述右封盖的中心设有圆柱形通孔,所述圆柱形通孔为所述右封盖的冷却流道。可优选的是,所述左端盖、所述电机定子、所述右端盖和所述右封盖中均设有冷却流道,所述左端盖冷却流道、所述电机定子冷却流道、所述右端盖冷却流道和所述右封盖冷却流道共同构成自冷却流道。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可实现能量回收高度集成的电机泵左右两端盖两侧添加封盖,并对左右两侧封盖、端盖和电机定子中的冷却流道进行重新设计,相比于现有技术,该电机泵具有更高的吸液能力和自冷却效果,同时具有更弱的气蚀、噪声和振动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循环自冷却流道的电机泵的整体剖视二维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循环自冷却流道的电机泵中双作用配流盘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循环自冷却流道的电机泵中左封盖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循环自冷却流道的电机泵中左封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循环自冷却流道的电机泵中左端盖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循环自冷却流道的电机泵中左端盖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循环自冷却流道的电机泵中电机定子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循环自冷却流道的电机泵中电机定子的剖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循环自冷却流道的电机泵中右端盖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循环自冷却流道的电机泵中右端盖的剖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循环自冷却流道的电机泵中右封盖的剖视图。主要附图标记:右封盖1,右封盖第一端面1001,右封盖第二端面1002,右端盖2,右端盖冷却流道201,右端盖第一端面2001,右端盖第二端面2002,右端盖第三端面2003,右端盖第四端面2004,右端盖第五端面2005,电机定子3,电机定子冷却流道301,电机定子第一端面3001,电机定子第二端面3002,电机定子第三端面3003,电机定子第四端面3004,电机转子4,缸体5,能量回收腔501,原料水腔502,左端盖6,原料水高压流道601,原料水低压流道602,左端盖第一端面6001,左端盖第二端面6002,左端盖第三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循环自冷却流道的电机泵,其包括封盖、端盖、电机定子、电机转子、轴承、O型密封圈、缸体套筒、缸体、活塞、活塞端盖、斜盘、双作用配流盘、回程盘、滑靴、压紧弹簧和压紧组件,其特征在于,/n所述缸体上设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外侧缸孔和内侧缸孔,所述缸体的中心处设有中心孔,所述外侧缸孔为通孔,所述内侧缸孔为盲孔,所述内侧缸孔的底部和所述外侧缸孔通过圆柱孔连通,所述活塞的杆部位于所述外侧缸孔的内部,所述活塞的杆部通过所述活塞端盖和所述外侧缸孔的第一端面在径向方向上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的头部通过球铰和所述滑靴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滑靴的第二端和所述斜盘的第一端面连接,所述压紧弹簧的第一端和所述缸体的中心孔连接,所述压紧弹簧的第二端和所述压紧组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压紧组件的第二端和所述回程盘的中心连接,所述回程盘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靴的第三端连接;/n所述电机转子的外表面位于所述电机定子的内表面,所述缸体套筒的外表面位于所述电机转子的内表面,所述缸体、所述回程盘和所述斜盘位于所述缸体套筒的内表面,所述缸体套筒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左端盖第五端面和所述右端盖第五端面连接,所述双作用配流盘上设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内侧配流窗和外侧配流窗,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所述左封盖第一端面将所述左封盖、所述左端盖和所述电机定子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所述右封盖第一端面将所述右封盖、所述右端盖和所述电机定子依次固定连接;/n所述左封盖的第二端面通过O型密封圈和所述左端盖第一端面连接,所述左端盖第二端面通过O型密封圈和所述电机定子第一端面连接,所述左端盖第三端面通过O型密封圈和所述电机定子第二端面连接,所述左端盖第四端面和所述双作用配流盘的第一端面连接,所述双作用配流盘的第二端面和所述缸体的第一端面连接,所述斜盘的第二端面和所述右端盖第四端面连接,所述电机定子第三端面通过O型密封圈和所述右端盖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电机定子第四端面通过O型密封圈和所述右端盖第二端面连接,所述右端盖第三端面通过O型密封圈和所述右封盖第二端面连接;/n所述活塞杆部和所述缸体的外侧缸孔配合形成原料水腔,所述活塞头部和所述缸体的内侧缸孔配合形成能量回收腔,所述左封盖上分别设有浓水高压流道和浓水低压流道,所述左端盖上分别设有原料水低压流道和原料水高压流道;所述原料水腔和所述能量回收腔分别通过所述内侧配流窗和所述外侧配流窗与所述浓水高压流道、所述浓水低压流道、所述原料水低压流道和所述原料水高压流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循环自冷却流道的电机泵,其包括封盖、端盖、电机定子、电机转子、轴承、O型密封圈、缸体套筒、缸体、活塞、活塞端盖、斜盘、双作用配流盘、回程盘、滑靴、压紧弹簧和压紧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体上设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外侧缸孔和内侧缸孔,所述缸体的中心处设有中心孔,所述外侧缸孔为通孔,所述内侧缸孔为盲孔,所述内侧缸孔的底部和所述外侧缸孔通过圆柱孔连通,所述活塞的杆部位于所述外侧缸孔的内部,所述活塞的杆部通过所述活塞端盖和所述外侧缸孔的第一端面在径向方向上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的头部通过球铰和所述滑靴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滑靴的第二端和所述斜盘的第一端面连接,所述压紧弹簧的第一端和所述缸体的中心孔连接,所述压紧弹簧的第二端和所述压紧组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压紧组件的第二端和所述回程盘的中心连接,所述回程盘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靴的第三端连接;
所述电机转子的外表面位于所述电机定子的内表面,所述缸体套筒的外表面位于所述电机转子的内表面,所述缸体、所述回程盘和所述斜盘位于所述缸体套筒的内表面,所述缸体套筒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左端盖第五端面和所述右端盖第五端面连接,所述双作用配流盘上设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内侧配流窗和外侧配流窗,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所述左封盖第一端面将所述左封盖、所述左端盖和所述电机定子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所述右封盖第一端面将所述右封盖、所述右端盖和所述电机定子依次固定连接;
所述左封盖的第二端面通过O型密封圈和所述左端盖第一端面连接,所述左端盖第二端面通过O型密封圈和所述电机定子第一端面连接,所述左端盖第三端面通过O型密封圈和所述电机定子第二端面连接,所述左端盖第四端面和所述双作用配流盘的第一端面连接,所述双作用配流盘的第二端面和所述缸体的第一端面连接,所述斜盘的第二端面和所述右端盖第四端面连接,所述电机定子第三端面通过O型密封圈和所述右端盖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电机定子第四端面通过O型密封圈和所述右端盖第二端面连接,所述右端盖第三端面通过O型密封圈和所述右封盖第二端面连接;
所述活塞杆部和所述缸体的外侧缸孔配合形成原料水腔,所述活塞头部和所述缸体的内侧缸孔配合形成能量回收腔,所述左封盖上分别设有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殿荣孙亚楠张宗熠赵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