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玻璃纤维直接无捻粗纱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6408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直接无捻粗纱生产装置,包括漏板、位于漏板下方对纱线喷雾冷却的喷雾器、位于喷雾器下方对纱线涂浸润剂的涂油器、位于涂油器下方的集束装置、以及位于集束装置下方的卷绕装置,所述卷绕装置包括拉丝机机头、布置在机头旁的机臂、以及设置在机臂内的槽筒上的排线器,所述机臂上还设置有用于阻挡纱线的前侧辊和后侧辊,所述前侧辊和后侧辊在机臂上的设置位置分别与排线器沿槽筒前、后移动的极限位置对应。当纱线沿导纱面移动至导纱面与非导纱面的结合部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设置的前侧辊及后侧辊对纱线进行阻挡,让玻璃纤维分散排列,从而能避免纱线之间因过于集中而导致的相互纠缠,有效解决了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外退捻度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纤维直接无捻粗纱生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纤维纱
,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纤维直接无捻粗纱生产装置,以及相应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玻璃纤维直接无捻粗纱广泛应用于玻纤增强塑料产品的生产中。目前的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卷绕成型过程中,对原丝饼进行回络时采用了两种方式。一种采用从原丝饼内层开始由内到外进行原丝回络,此方式称为内退工艺,另一种采用从原丝饼外层开始由外到内进行原丝回络,此方式称为外退工艺。玻璃纤维无捻粗纱是不加捻的,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玻璃纤维无法保持相互平行的状态,多根玻璃纤维过于集中相互纠缠会产生捻度,使得外退时会出现捻度现象。相对于外退有捻的玻璃纤维粗纱,外退无捻的玻璃纤维粗纱有线密度更加稳定、丝饼水分更易挥发等优点。外退无捻的玻璃纤维粗纱作为增强材料时,纤维的分散效率更高,制品在外观和力学性上能更加优异。现阶段,国内大多生产商生产的玻璃纤维直接无捻粗纱不能做到外退无捻。国内所用传统的玻璃纤维直接无捻粗纱生产方法,如《玻璃纤维与矿物棉全书》一书中所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排线器两极限位置附近,由于排线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纤维直接无捻粗纱生产装置,包括漏板、位于漏板下方对纱线喷雾冷却的喷雾器、位于喷雾器下方对纱线涂浸润剂的涂油器、位于涂油器下方的集束装置、以及位于集束装置下方的卷绕装置,所述卷绕装置包括拉丝机机头、布置在机头旁的机臂、以及设置在机臂内的槽筒上的排线器,所述槽筒的轴向与拉丝机机头的轴向平行,所述排线器上具有排线孔,排线孔的一半孔壁面为导纱面,排线孔的另一半孔壁面为非导纱面,所述导纱面为V形或弧形;其特征在于:/n所述机臂上还设置有用于阻挡纱线的前侧辊和后侧辊,所述前侧辊和后侧辊在机臂上的设置位置分别与排线器沿槽筒前、后移动的极限位置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纤维直接无捻粗纱生产装置,包括漏板、位于漏板下方对纱线喷雾冷却的喷雾器、位于喷雾器下方对纱线涂浸润剂的涂油器、位于涂油器下方的集束装置、以及位于集束装置下方的卷绕装置,所述卷绕装置包括拉丝机机头、布置在机头旁的机臂、以及设置在机臂内的槽筒上的排线器,所述槽筒的轴向与拉丝机机头的轴向平行,所述排线器上具有排线孔,排线孔的一半孔壁面为导纱面,排线孔的另一半孔壁面为非导纱面,所述导纱面为V形或弧形;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臂上还设置有用于阻挡纱线的前侧辊和后侧辊,所述前侧辊和后侧辊在机臂上的设置位置分别与排线器沿槽筒前、后移动的极限位置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直接无捻粗纱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辊和后侧辊分别通过磁吸座设置在机臂上,且前侧辊和后侧辊枢接在磁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龙陶一杰付扬柯昊庞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