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柔洁纺纱角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3486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柔洁纺纱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柔洁纺纱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表面分别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侧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皮带轮。方便在使用时,使纺纱线进入到固定块的内部,然后在到第一固定柱的内部,最后从转动环一侧的圆槽内部穿出,当纺纱线从圆槽内部穿出时,通过旋转转动环,从而来调节纺纱线的输出角度,使纺纱线可以多角度的进行活动,然后从圆槽内部穿出纺纱线在进入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然后通过旋转第二固定块,从而调节纺织线的高低角度,使纺织线以最佳的方式进入到纺织机的内部,从而使纺纱线平缓地进入织布机,减少对纺纱线造成干涉及损伤,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柔洁纺纱角度调节装置
本技术属于柔洁纺纱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柔洁纺纱角度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纺纱原就属于一项非常古老的活动,自史前时代以起,人类便懂得将一些较短的纤维纺成长纱,然后再将其织成布,所谓的纺纱,乃是取动物或植物性纤维运用加捻的方式使其抱合成为一连续性无限延伸的纱线,以便适用于织造的一种行为,纱本身的捻度会使纤维自然而紧密的抱合在一起,因而非常有利织造或针织,其中纱的捻度与纱的直径有关,测量的方式是由每一寸纱中有几转来决定,并以低、中或高来表示,通常捻度愈高即纱的转数越多的,表示纱的强度愈好,低捻纱常用来制造平滑,光泽或柔软无光的织物;反之,具皱折感或表面粗硬的织物则需要高捻纱来制造。随着社会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许多类型的纺织机,而这些纺织机都不能很好的调节纺纱线进入的角度,导致纺纱线在改变角度时发生摩擦,从而造成损伤,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柔洁纺纱角度调节装置,解决了导致纺纱线在改变角度时发生摩擦,从而造成损伤,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柔洁纺纱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表面分别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上侧设置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的一端设置有皮带轮(3),所述转动轴(5)的另一端设置有螺母(7),所述转动轴(5)的表面设置有轴承(6),所述支撑架(1)一端的表面设置有转动环(17),所述转动环(17)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柱(18),所述转动环(17)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19),所述支撑架(1)一端的一侧设置转动架(20),所述支撑架(1)一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柱(10),所述第一连接柱(10)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一侧设置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柔洁纺纱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表面分别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上侧设置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的一端设置有皮带轮(3),所述转动轴(5)的另一端设置有螺母(7),所述转动轴(5)的表面设置有轴承(6),所述支撑架(1)一端的表面设置有转动环(17),所述转动环(17)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柱(18),所述转动环(17)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19),所述支撑架(1)一端的一侧设置转动架(20),所述支撑架(1)一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柱(10),所述第一连接柱(10)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15),所述固定环(15)的表面设置有第三连接柱(26),所述第三连接柱(26)的内部开设有L型凹槽(11),所述第一连接柱(10)的上侧设置有圆环(8),所述圆环(8)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挡片(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柔洁纺纱角度调节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建刘飒王国强张虎李志中徐新伟
申请(专利权)人:唐河县银众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