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自动打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630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自动打圈机,涉及五金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不能够通过结构改进在螺栓固定的基础上实现辅助固定,且当刀头卡接过紧在拆卸刀头时还需要辅助拆卸结构方能实现刀头拆卸;液压切断机在调整后需要手动进行固定,操作繁琐,而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实现调整后的自动闭锁问题。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自动打圈机,包括打圈机主体;所述打圈机主体上安装有调整结构。因受力座焊接在打圈机主体上,且受力座为L状结构,并且当刀头调整至水平状态时与受力座接触,从而受力座组成刀头的辅助拆卸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自动打圈机
本技术属于五金加工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自动打圈机。
技术介绍
打圈机又名卷圈机、绕圈机和全自动数字化打圈机,成圈机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精工制作外型美观;控制技术先进;运行性能平稳;生产速度快;产品尺寸准确精度高;具备手动慢速正反转功能,操作简便,省电、高产且生产成本低,深受国内外客户的欢迎。如申请号:CN201711124913.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自动打圈机,涉及五金加工
该便于更换刀头的自动打圈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且机体的一侧面设置有水平调直轮、垂直调直轮、送线轮和成型轮,所述成型轮的下方设置有冲切油缸,且冲切油缸的一侧与机体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机体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承重块,所述冲切油缸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凹槽。该便于更换刀头的自动打圈机,通过在机体底部固定连接承重块,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机体的底部直接与地面接触,通过在冲切油缸的侧表面设置合页与盖片,从而能够方便工作人员通过打开盖片对刀头进行更换,极大地提高了该自动打圈机更换刀头的便捷性。类似于上述申请的自动打圈机目前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个是,现有装置的刀头大多为螺栓固定的,固定结构单一,而不能够通过结构改进在螺栓固定的基础上实现辅助固定,且当刀头卡接过紧在拆卸刀头时还需要辅助拆卸结构方能实现刀头拆卸;再者是,现有装置液压切断机在调整后需要手动进行固定,操作繁琐,而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实现调整后的自动闭锁。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自动打圈机,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自动打圈机,以解决现有一个是,现有装置的刀头大多为螺栓固定的,固定结构单一,而不能够通过结构改进在螺栓固定的基础上实现辅助固定,且当刀头卡接过紧在拆卸刀头时还需要辅助拆卸结构方能实现刀头拆卸;再者是,现有装置液压切断机在调整后需要手动进行固定,操作繁琐,而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实现调整后的自动闭锁的问题。本技术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自动打圈机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自动打圈机,包括打圈机主体;所述打圈机主体上安装有调整结构,且调整结构上安装有液压切断机;所述打圈机主体包括受力座,所述受力座焊接在打圈机主体上,且受力座为L状结构,并且当刀头调整至水平状态时与受力座接触,从而受力座组成刀头的辅助拆卸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调整结构包括转轴、齿轮、转动连接座和调节杆,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打圈机主体内,且转轴上安装有齿轮;所述转动连接座焊接在打圈机主体上,且转动连接座上转动连接有一根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开设有螺纹齿,且调节杆上开设的螺纹齿与齿轮啮合,并且调节杆和齿轮共同组成了蜗轮蜗杆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液压切断机包括安装座、卡槽、刀头和卡接凸起,所述液压切断机头端安装有一个安装座,且安装座上对称开设有两条卡槽;所述刀头上对称焊接有两个卡接凸起,且卡接凸起与卡槽插接相连,并且卡槽与卡接凸起共同组成了刀头的辅助固定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包括螺纹槽,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一个螺纹槽;所述刀头包括固定孔,所述刀头上开设有一个固定孔;当卡接凸起与卡槽插接固定后螺纹槽与固定孔相互对正。进一步的,所述液压切断机还包括切割座,所述液压切断机上焊接有切割座,且切割座为L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改进了液压切断机的调节结构,当需要调整液压切断机角度时,因调节杆上开设有螺纹齿,且调节杆上开设的螺纹齿与齿轮啮合,并且调节杆和齿轮共同组成了蜗轮蜗杆结构,从而可实现转轴的转动调节,且调节后可实现自动闭锁。改进了刀头的拆装固定结构,第一,因刀头上对称焊接有两个卡接凸起,且卡接凸起与卡槽插接相连,并且卡槽与卡接凸起共同组成了刀头的辅助固定结构;第二,当卡接凸起与卡槽插接固定后螺纹槽与固定孔相互对正,从而提高了刀头和安装座之间螺栓固定时的便捷性;第三,因受力座焊接在打圈机主体上,且受力座为L状结构,并且当刀头调整至水平状态时与受力座接触,从而受力座组成刀头的辅助拆卸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1另一方向上的轴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调整结构和液压切断机的轴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图4另一方向上的轴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打圈机主体;101、受力座;2、调整结构;201、转轴;202、齿轮;203、转动连接座;204、调节杆;3、液压切断机;301、安装座;30101、卡槽;30102、螺纹槽;302、刀头;30201、卡接凸起;30202、固定孔;303、切割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自动打圈机,包括打圈机主体1;打圈机主体1上安装有调整结构2,且调整结构2上安装有液压切断机3;参考如图1和图2,打圈机主体1包括受力座101,受力座101焊接在打圈机主体1上,且受力座101为L状结构,并且当刀头302调整至水平状态时与受力座101接触,从而受力座101组成刀头302的辅助拆卸结构。参考如图4,调整结构2包括转轴201、齿轮202、转动连接座203和调节杆204,转轴201转动连接在打圈机主体1内,且转轴201上安装有齿轮202;转动连接座203焊接在打圈机主体1上,且转动连接座203上转动连接有一根调节杆204;调节杆204上开设有螺纹齿,且调节杆204上开设的螺纹齿与齿轮202啮合,并且调节杆204和齿轮202共同组成了蜗轮蜗杆结构,从而可实现转轴201的转动调节,且调节后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自动打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圈机主体(1);所述打圈机主体(1)上安装有调整结构(2),且调整结构(2)上安装有液压切断机(3);所述打圈机主体(1)包括受力座(101),所述受力座(101)焊接在打圈机主体(1)上,且受力座(101)为L状结构,并且当刀头(302)调整至水平状态时与受力座(101)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自动打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圈机主体(1);所述打圈机主体(1)上安装有调整结构(2),且调整结构(2)上安装有液压切断机(3);所述打圈机主体(1)包括受力座(101),所述受力座(101)焊接在打圈机主体(1)上,且受力座(101)为L状结构,并且当刀头(302)调整至水平状态时与受力座(101)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自动打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结构(2)包括转轴(201)、齿轮(202)、转动连接座(203)和调节杆(204),所述转轴(201)转动连接在打圈机主体(1)内,且转轴(201)上安装有齿轮(202);所述转动连接座(203)焊接在打圈机主体(1)上,且转动连接座(203)上转动连接有一根调节杆(204);所述调节杆(204)上开设有螺纹齿,且调节杆(204)上开设的螺纹齿与齿轮(202)啮合,并且调节杆(204)和齿轮(202)共同组成了蜗轮蜗杆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自动打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切断机(3)包括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荣周明辉谢文庆陈水星毛航星伍益民宋兆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屹电力杆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