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乙醛醇光学活性酯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613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乙醛醇光学活性酯的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以L‑薄荷醇为原料,与三光气进行反应,得到L‑氯甲酸薄荷酯,接着与1,4‑顺丁烯二醇进行反应,重结晶后在臭氧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得到乙醛醇光学活性酯,整个合成过程中起始原料低廉易得,合成工艺简单,合成条件温和,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乙醛醇光学活性酯的合成成本大大降低,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各原料反应选择性好,原子利用率高,使得所得乙醛醇光学活性酯具有较高的收率和纯度,同时,在合成过程产生的三废污染物少,适合乙醛醇光学活性酯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从而有利于恩曲他滨与拉米夫定等药物的大规模合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乙醛醇光学活性酯的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合成
,特别涉及一种乙醛醇光学活性酯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乙醛醇光学活性酯为制备恩曲他滨与拉米夫定等药物的活性中间体,这两种药物的临床实验结果表明其皆能对HIV和乙型肝炎HBV有显著的病毒抑制作用。而其中间体乙醛醇光学活性酯的制备则对整个药物合成工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化学结构式如下:公告号为CN10112587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乙醛醇光学活性酯的合成方法,此方法用L-薄荷醇与三光气反应得到L-氯甲酸薄荷酯,再与丙酮缩甘油缩合,酸性条件开环,最后经高碘酸钠氧化得到乙醛醇光学活性酯。此方法反应步骤较长,原子利用率低,采用的酸开环的同时会破坏碳酸酯键并且高碘酸钠氧化效率较低,导致最终收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乙醛醇光学活性酯的合成方法,以解决现有乙醛醇光学活性酯合成工艺复杂、原子利用率低、产品收率较低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乙醛醇光学活性酯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催化剂和溶剂的条件下,三光气与L-薄荷醇发生反应,得到L-氯甲酸薄荷酯;2)在催化剂和溶剂的条件下,所述L-氯甲酸薄荷酯与1,4-顺丁烯二醇进行反应,得到双碳酸薄荷酯;3)在臭氧和溶剂的条件下,所述双碳酸薄荷酯被氧化,得到乙醛醇光学活性酯。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催化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吡啶、四氢呋喃、三乙醇胺、三乙胺、二正丁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溶剂为正己烷、正庚烷、环己烷、甲苯、二氯甲烷、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L-薄荷醇、所述三光气、所述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4-0.42)∶(1.0-1.2),所述L-薄荷醇、所述三光气、所述催化剂的总质量与所述溶剂的质量的比为1∶(25-30)。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三光气与L-薄荷醇发生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0~-5℃,反应时间为1~4h。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催化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吡啶、四氢呋喃、三乙醇胺、三乙胺、二正丁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溶剂为正己烷、正庚烷、环己烷、甲苯、二氯甲烷、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L-氯甲酸薄荷酯、所述1,4-顺丁烯二醇、所述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42-0.45)∶(1.0-1.2),所述L-氯甲酸薄荷酯、所述1,4-顺丁烯二醇、所述催化剂的总质量与所述溶剂的质量的比为1∶(25-30)。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L-氯甲酸薄荷酯与1,4-顺丁烯二醇进行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0~-5℃,反应时间为1~4h。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溶剂为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腈、甲苯中的一种。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溶剂与所述双碳酸薄荷酯的质量比为1∶(7-15),所述臭氧的流量为0.05-0.08m3/h。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双碳酸薄荷酯被氧化的氧化温度为-80℃~70℃,氧化时间为60~90min。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乙醛醇光学活性酯的合成方法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以L-薄荷醇为原料,与三光气进行反应,得到L-氯甲酸薄荷酯,接着与1,4-顺丁烯二醇进行反应,重结晶后在臭氧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得到乙醛醇光学活性酯,整个合成过程中起始原料低廉易得,合成工艺简单,合成条件温和,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乙醛醇光学活性酯的合成成本大大降低,且本专利技术中各原料反应选择性好,原子利用率高,使得所得乙醛醇光学活性酯具有较高的收率和纯度,同时,在合成过程产生的三废污染物少,适合乙醛醇光学活性酯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从而有利于恩曲他滨与拉米夫定等药物的大规模合成。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乙醛醇光学活性酯的合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L-氯甲酸薄荷酯的制备:在反应器中加入20ml二氯甲烷,将仪器置于冷井中设置温度为-10℃,并开启搅拌桨,之后加入3.12g(0.02mol)L-薄荷醇、2.376g(0.008mol)三光气,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取滴液漏斗在其中加入1.896g(0.024mol)的吡啶与40ml的二氯甲烷并混合均匀,溶液缓慢滴加到反应器中,滴加速度控制在1滴每秒,搅拌反应4h,得到含有L-氯甲酸薄荷酯的液相,使用TLC检测确定反应完全后准备开始第二步反应;2)双碳酸薄荷酯的制备:在反应器中加入第一步的含有L-氯甲酸薄荷酯的液相,继续在冷井中放置并保持-10℃的温度,追加加入10ml二氯甲烷,之后加入0.8g(0.009mol)1,4-顺丁烯二醇,取滴液漏斗在其中加入吡啶1.5ml与0.048gDMAP并使用20ml二氯甲烷充分溶解混合均匀,溶液缓慢滴加到反应器中,滴加速度控制在1滴每秒,搅拌反应4h,有机层析晶,该有机相依次用稀盐酸、饱和碳酸氢钠、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最后使用无水乙醇进行重结晶,得到3.70g白色固体状的双碳酸薄荷酯,经计算,其收率91.04%,且经核磁共振测试,其核磁共振氢谱数据为1H-NMR(CDCl3)δ:9.69(s,2H),4.67(s,2H),4.51(m,1H),2.10(m,1H),2.00(m,1H),1,70(m,2H),1.51(m,2H),1.28(m,1H),1.12(m,2H),0.9(m,6H),0.81(d,3H);3)乙醛醇光学活性酯的制备:在反应器中加入30ml二氯甲烷,再加入双碳酸薄荷酯3.70g(0.0082mol)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冷却至-78℃,调节臭氧发生器流量为0.05m3/h将臭氧通入冷却的溶液中,反应持续90min,直到溶液出现蓝色且不易褪去为止,切换用氧气通入溶液5min,再换用氮气通入30min净化体系,直到溶液呈现无色透明状为止,然后,加入二甲基硫醚(5mL,0.085mol)对反应进行猝灭,然后,将停止反应的混合物加热至室温,继续通入氮气并搅拌8h,最后在40℃条件下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产物乙醛醇光学活性酯3.35g,经计算,其收率为84.52%,且经核磁共振测试,其核磁共振氢谱数据为1H-NMR(CDCl3)δ:5.95-6.82(m,1H),5.55(d,1H),4.72-5.65(m,1H),3.30(dd,1H),3.05(dd,1H),1.06-2.03(m,8H),0.89(dd,6H),0.72(d,3H)。本实施例的乙醛醇光学活性酯的合成路线如下式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乙醛醇光学活性酯的制备过程中,各步骤中的溶剂、催化剂等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1的化学物质,其可根据需要添加可实现本专利技术乙醛醇光学活性酯制备的化学物质。如步骤1)中催化剂除了实施例1的,N-二甲基甲酰胺,也可优选为N,N-二甲基甲酰胺、吡啶、四氢呋喃、三乙醇胺、三乙胺、二正丁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乙醛醇光学活性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在催化剂和溶剂的条件下,三光气与L-薄荷醇发生反应,得到L-氯甲酸薄荷酯;/n2)在催化剂和溶剂的条件下,所述L-氯甲酸薄荷酯与1,4-顺丁烯二醇进行反应,得到双碳酸薄荷酯;/n3)在臭氧和溶剂的条件下,所述双碳酸薄荷酯被氧化,得到乙醛醇光学活性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乙醛醇光学活性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催化剂和溶剂的条件下,三光气与L-薄荷醇发生反应,得到L-氯甲酸薄荷酯;
2)在催化剂和溶剂的条件下,所述L-氯甲酸薄荷酯与1,4-顺丁烯二醇进行反应,得到双碳酸薄荷酯;
3)在臭氧和溶剂的条件下,所述双碳酸薄荷酯被氧化,得到乙醛醇光学活性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醛醇光学活性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催化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吡啶、四氢呋喃、三乙醇胺、三乙胺、二正丁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溶剂为正己烷、正庚烷、环己烷、甲苯、二氯甲烷、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醛醇光学活性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L-薄荷醇、所述三光气、所述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4-0.42)∶(1.0-1.2),所述L-薄荷醇、所述三光气、所述催化剂的总质量与所述溶剂的质量的比为1∶(25-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醛醇光学活性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三光气与L-薄荷醇发生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0~-5℃,反应时间为1~4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醛醇光学活性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催化剂为N,N-二甲基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生鹏张宇顾继山吴晓宇许莉莉熊芸孙国锋丁一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