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控制方法、制动能量回馈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5832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量控制方法,该方案中,能够使当前采样周期的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与上一采样周期的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当前采样周期的基础能量回馈制动扭矩与上一采样周期的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的差值的绝对值,进而能够使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的变化平缓,MCU基于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控制驱动电机的扭矩变化时使驱动电机的扭矩变化也较平滑,进而能够降低驱动电机扭矩正负变化对力矩传递载体动力传动系统以及变速箱齿轮、后桥齿轮的冲击,进而延长机械传动系统的使用寿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制动能量回馈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与上述能量控制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量控制方法、制动能量回馈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量控制及电驱动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量控制方法、制动能量回馈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电驱动车辆得到了快速发展。电驱车辆相对于传统燃油车,其一大优势为制动能量回馈,具体地,电驱动车辆由驱动状态转换为制动状态时电动机可作为发电机工作,利用发电机发电从而将电驱动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动力电池中,供二次使用。现有技术中,在VCU(VehicleControlUnit,整车控制器)得到基础能量回馈制动扭矩后,将基础能量回馈制动扭矩提供给MCU(MotorControlUnit,电机控制器),以便MCU基于基础能量回馈制动扭矩控制驱动电机的扭矩进行变化。但电驱动车辆由驱动状态转换为制动状态时,涉及驱动电机扭矩由正到负的变化,且变化迅速,这种正负的变化,将对力矩传递载体动力传动系统以及变速箱齿轮、后桥齿轮造成严重冲击,同时可能产生异响,将减少机械传动系统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确定当前采样周期的基础能量回馈制动扭矩;/n基于当前采样周期的基础能量回馈制动扭矩与上一采样周期的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的变化趋势以及当前采样周期的基础能量回馈制动扭矩对应的预设扭矩变化值确定当前采样周期的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以使当前采样周期的所述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与上一采样周期的所述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当前采样周期的所述基础能量回馈制动扭矩与上一采样周期的所述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的差值的绝对值;/n将当前采样周期的所述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发送至MCU,以便所述MCU基于当前采样周期的所述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对驱动电机进行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当前采样周期的基础能量回馈制动扭矩;
基于当前采样周期的基础能量回馈制动扭矩与上一采样周期的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的变化趋势以及当前采样周期的基础能量回馈制动扭矩对应的预设扭矩变化值确定当前采样周期的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以使当前采样周期的所述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与上一采样周期的所述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当前采样周期的所述基础能量回馈制动扭矩与上一采样周期的所述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的差值的绝对值;
将当前采样周期的所述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发送至MCU,以便所述MCU基于当前采样周期的所述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对驱动电机进行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当前采样周期的基础能量回馈制动扭矩与上一采样周期的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的变化趋势以及当前采样周期的基础能量回馈制动扭矩对应的预设扭矩变化值确定当前采样周期的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包括:
若T1<T3f且T1>a1,将T2=max(T1;(T3f-b1))作为当前采样周期的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
若T1<T3f且a1≥T1>a2,将T2=max(T1;(T3f-b2))作为当前采样周期的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
若T1<T3f且a2≥T1>a3,将T2=max(T1;(T3f-b3))作为当前采样周期的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
若T1<T3f且a3≥T1>0,将T2=max(T1;(T3f-b4))作为当前采样周期的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
若T1<T3f且0≥T1>-a3,将T2=max(T1;(T3f-b4))作为当前采样周期的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
若T1<T3f且-a3≥T1>-a2,将T2=max(T1;(T3f-b3))作为当前采样周期的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
若T1<T3f且-a2≥T1>-a1,将T2=max(T1;(T3f-b2))作为当前采样周期的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
若T1<T3f且-a1≥T1,将T2=max(T1;(T3f-b1))作为当前采样周期的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
若T1>T3f且-a1≥T1,将T2=min(T1;(T3f+b1))作为当前采样周期的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
若T1>T3f且-a1≥T1>-a2,将T2=min(T1;(T3f+b2))作为当前采样周期的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
若T1>T3f且-a3≥T1>-a2,将T2=min(T1;(T3f+b3))作为当前采样周期的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
若T1>T3f且0≥T1>-a3,将T2=min(T1;(T3f+b4))作为当前采样周期的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
若T1>T3f且a3≥T1>0,将T2=min(T1;(T3f+b4))作为当前采样周期的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
若T1>T3f且a2≥T1>a3,将T2=min(T1;(T3f+b3))作为当前采样周期的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
若T1>T3f且a1≥T1>a2,将T2=min(T1;(T3f+b2))作为当前采样周期的目标制动能量回馈扭矩;
若T1>T3f且T1>a1,将T2=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珊龚明佳薛荣熊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