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茅蔗膏捞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5781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茅蔗膏捞泡装置,包括捞泡装置本体,捞泡装置本体包括捞泡锅、加热炉和电机,加热炉位于捞泡锅的底部,捞泡锅的底部连接出料管一,加热炉两侧设有燃烧平台,捞泡锅的上部设有捞泡勺,捞泡锅的侧面设有进料口,捞泡装置本体设有捞泡系统,捞泡系统包括转轴、捞泡杆和勺座,捞泡勺的侧面与丝杆连接,勺座上设有盲孔螺纹并与捞泡杆固定连接,转轴的一端与捞泡杆的中部连接另一端设有锥形齿轮一,电机输出轴上设有锥形齿轮二,锥形齿轮一与锥形齿轮二相互啮合从而带动捞泡勺的转动,捞泡锅的侧面设有存储箱,存储箱的底部设有出料管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捞泡勺并与电机进行连接,提高了茅蔗膏捞泡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茅蔗膏捞泡装置
本技术属于茅蔗膏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茅蔗膏捞泡装置。
技术介绍
茅蔗作为种植区域有局限性的农作物,每年总产量不高,相对应茅蔗膏的产量也是有限的。从原材料挑选、生产操作规范、车间卫生安全、包材严格消毒、加工工艺升级等多个方面入手狠抓产品品质。综合茅蔗膏独有的特性和产品类别小众化等因素后,需要控制并提高茅蔗膏的捞泡效率,所以目前亟待需要一种茅蔗膏捞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茅蔗膏捞泡装置,通过设置捞泡勺并与电机进行连接,提高了茅蔗膏捞泡的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茅蔗膏捞泡装置,其包括捞泡装置本体,所述捞泡装置本体包括捞泡锅、加热炉和电机,所述加热炉位于捞泡锅的底部,所述捞泡锅的底部连接出料管一,所述加热炉两侧设有燃烧平台,所述捞泡锅的上部设有捞泡勺,捞泡锅的侧面设有进料口,所述捞泡装置本体设有捞泡系统,所述捞泡系统包括转轴、捞泡杆和勺座,所述捞泡勺的侧面与丝杆连接,所述勺座上设有盲孔螺纹并与捞泡杆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捞泡杆的中部连接另一端设有锥形齿轮一,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有锥形齿轮二,所述锥形齿轮一与锥形齿轮二相互啮合从而带动捞泡勺的转动,所述捞泡锅的侧面设有存储箱,所述存储箱的底部设有出料管二,所述燃烧平台之间设有燃烧架一和燃烧架二。在本技术的茅蔗膏捞泡装置中,所述进料口、出料管一和出料管二上分别设有开关阀一、开关阀二和开关阀三,所述燃烧架一和燃烧架二均为不燃材料制成。在本技术的茅蔗膏捞泡装置中,所述捞泡勺上设有若干小孔,所述小孔的直径小于茅蔗膏泡的直径,所述丝杆与盲孔螺纹相互配合,所述捞泡勺依次等间距在捞泡杆上设有12个,所述捞泡勺位于捞泡锅的顶面。在本技术的茅蔗膏捞泡装置中,所述转轴与捞泡装置本体连接处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的截面为凹字形结构,所述转轴与滑套配合处设有滚珠,所述转轴上设有凹槽段,所述滚珠固定在凹槽段侧面上。在本技术的茅蔗膏捞泡装置中,所述捞泡装置本体底部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上设有橡胶垫,所述存储箱内部设有过滤网,且所述过滤网位于出料管一的出口下方。实施本技术的这种茅蔗膏捞泡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案设置捞泡系统,并将捞泡勺通过丝杆固定在捞泡杆上,且捞泡杆通过锥形齿轮与电机连接从而带动了捞泡勺在捞泡锅面上将茅蔗膏泡全部捞入捞泡勺中,也可以控制电机的额转速来实现茅蔗膏的捞泡,这就解决了人工捞泡效率低下的问题,存储箱内部过滤网的设置使得茅蔗膏能进行二次的沉淀,这样人为控制茅蔗膏的捞泡过程,装置操作非常简便,非常适合茅蔗膏的捞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茅蔗膏捞泡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C-C处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图1中D-D处的剖视示意图。图中:捞泡装置本体1、捞泡锅2、加热炉3、电机4、出料管一5、燃烧平台6、捞泡勺7、进料口8、转轴9、捞泡杆10、勺座11、丝杆12、盲孔螺纹13、锥形齿轮一14、锥形齿轮二15、存储箱16、出料管二17、燃烧架一18、燃烧架二19、开关阀一20、开关阀二21、开关阀三22、小孔23、滑套24、滚珠25、凹槽段26、支撑脚27、橡胶垫28、过滤网2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至5所示的本技术的这种茅蔗膏捞泡装置,其包括捞泡装置本体1,捞泡装置本体1包括捞泡锅2、加热炉3和电机4,加热炉3位于捞泡锅2的底部,捞泡锅2的底部连接出料管一5,出料管一5的设置保证了茅蔗膏捞泡之后的存储和流向,加热炉3两侧设有燃烧平台6,捞泡锅2的上部设有捞泡勺7,捞泡锅2的侧面设有进料口8,进料口8与上一道工序连通,保证了待捞泡的茅蔗膏原料的流入,捞泡装置本体1设有捞泡系统,捞泡系统包括转轴9、捞泡杆10和勺座11,捞泡勺7的侧面与丝杆12连接,勺座11上设有盲孔螺纹13并与捞泡杆10固定连接,丝杆12与勺座11的相互配合使得捞泡勺7能够进行自由的上升和下降,以及方向的变化,转轴9的一端与捞泡杆10的中部连接另一端设有锥形齿轮一14,电机4输出轴上设有锥形齿轮二15,锥形齿轮一14与锥形齿轮二15相互啮合从而带动捞泡勺7的转动,捞泡锅2的侧面设有存储箱16,存储箱16的底部设有出料管二17,燃烧平台6之间设有燃烧架一18和燃烧架二19,进料口8、出料管一5和出料管二17上分别设有开关阀一20、开关阀二21和开关阀三22,燃烧架一18和燃烧架二19均为不燃材料制成,捞泡勺7上设有若干小孔23,小孔23使得捞泡过程中将茅蔗膏泡快速的吸入至捞泡勺7内,将茅蔗膏汁过滤,小孔23的直径小于茅蔗膏泡的直径,丝杆12与盲孔螺纹13相互配合,捞泡勺7依次等间距在捞泡杆10上设有12个,捞泡勺7位于捞泡锅2的顶面,转轴9与捞泡装置本体1连接处设有滑套24,滑套24的截面为凹字形结构,转轴9与滑套配合处设有滚珠25,滚珠25的设置保证了转轴9平稳的转动,转轴9上设有凹槽段26,滚珠25固定在凹槽段26侧面上,捞泡装置本体1底部设有支撑脚27,支撑脚27上设有橡胶垫28,存储箱16内部设有过滤网29,过滤网29的设置使得捞泡后的茅蔗膏进行二次的沉淀,且过滤网29位于出料管一5的出口下方,使得较大粒径颗粒阻挡在过滤网29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上一道工序的茅蔗膏与进料口8进行连接,然后将进料口8上的开关阀一20打开,使得待捞泡的茅蔗膏进入捞泡锅2内,此时将燃烧架一18和燃烧架二19上放置柴火,将茅蔗膏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当观察到捞泡锅2上的茅蔗膏表面上出现泡沫时,此时启动电机4,使得茅蔗膏表面的泡沫充分吸入至捞泡勺7内,同时开启出料管一5上的开关阀二21,将茅蔗膏汁流入至存储箱16中,当沉淀一段时间后,将出料管二17上的开关阀三22打开,使得茅蔗膏进入下一道工序。至此,本技术专利技术目的得以完成。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茅蔗膏捞泡装置,包括捞泡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捞泡装置本体包括捞泡锅、加热炉和电机,所述加热炉位于捞泡锅的底部,所述捞泡锅的底部连接出料管一,所述加热炉两侧设有燃烧平台,所述捞泡锅的上部设有捞泡勺,捞泡锅的侧面设有进料口,所述捞泡装置本体设有捞泡系统,所述捞泡系统包括转轴、捞泡杆和勺座,所述捞泡勺的侧面与丝杆连接,所述勺座上设有盲孔螺纹并与捞泡杆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捞泡杆的中部连接,另一端设有锥形齿轮一,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有锥形齿轮二,所述锥形齿轮一与锥形齿轮二相互啮合从而带动捞泡勺的转动,所述捞泡锅的侧面设有存储箱,所述存储箱的底部设有出料管二,所述燃烧平台之间设有燃烧架一和燃烧架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茅蔗膏捞泡装置,包括捞泡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捞泡装置本体包括捞泡锅、加热炉和电机,所述加热炉位于捞泡锅的底部,所述捞泡锅的底部连接出料管一,所述加热炉两侧设有燃烧平台,所述捞泡锅的上部设有捞泡勺,捞泡锅的侧面设有进料口,所述捞泡装置本体设有捞泡系统,所述捞泡系统包括转轴、捞泡杆和勺座,所述捞泡勺的侧面与丝杆连接,所述勺座上设有盲孔螺纹并与捞泡杆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捞泡杆的中部连接,另一端设有锥形齿轮一,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有锥形齿轮二,所述锥形齿轮一与锥形齿轮二相互啮合从而带动捞泡勺的转动,所述捞泡锅的侧面设有存储箱,所述存储箱的底部设有出料管二,所述燃烧平台之间设有燃烧架一和燃烧架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茅蔗膏捞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出料管一和出料管二上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亮邹旭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湖乐茅蔗文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