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气囊充气稳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566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管插管气囊充气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气管插管气囊充气稳压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稳压囊,所述至少一个稳压囊上游端连接第一充气管下游端,第一充气管上游端胶接进气接头,所述至少一个稳压囊下游端连接第二充气管上游端,第二充气管下游端胶接充气接头;所述稳压囊设置在保护外壳内腔中,保护外壳上游端和稳压囊上游端之间胶接密封连接,保护外壳下游端和稳压囊下游端之间胶接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稳压囊的设置能够保证气囊补压设备提供的带压气体稳定柔和的进入气管插管的气囊中;稳压囊的设置能够在气管插管气囊发生漏气时及时补气给气管插管气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管插管气囊充气稳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管插管气囊充气
,尤其是一种气管插管气囊充气稳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气道类器械产品主要有:喉罩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插管,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腔之气管插管。它们的作用主要是供医护人员在手术室给病人麻醉时或在急诊科、ICU病房对病人进行急救复苏时使用,用于为患者建立短期非确定性人工气道。这些医疗器械均带有一个可充气的套囊(又名:气囊或球囊),其作用就是放置在人体内主气管,支气管或会厌区,起到固定及密封气道的作用;但是这些器械在临床使用中还是有一定比例会出现缓慢漏气而导致套囊密封不严密,使得痰液等流入气管/支气管引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在使用中,需要护士医生定期的检查套囊的压力状态,才能避免出现套囊密封不严密。这大大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而且护士的判断的方法大部分通过手捏指示气囊的软硬度确定气囊的状态,判断结果往往不准确,一旦手动补压过大会对患者的气道粘膜产生巨大的损伤。因此,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给这些套囊抽充气补压的机械性或电子系统控制的设备或器材,但是这些器械存在补压速率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管插管气囊充气稳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稳压囊(4),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稳压囊(4)上游端连接第一充气管(1)下游端,第一充气管(1)上游端胶接进气接头(2),所述至少一个稳压囊(4)下游端连接第二充气管(8)上游端,第二充气管(8)下游端胶接充气接头(9);所述稳压囊(4)设置在保护外壳(5)内腔中,保护外壳(5)上游端和稳压囊(4)上游端之间胶接密封连接,保护外壳(5)下游端和稳压囊(4)下游端之间胶接密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插管气囊充气稳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稳压囊(4),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稳压囊(4)上游端连接第一充气管(1)下游端,第一充气管(1)上游端胶接进气接头(2),所述至少一个稳压囊(4)下游端连接第二充气管(8)上游端,第二充气管(8)下游端胶接充气接头(9);所述稳压囊(4)设置在保护外壳(5)内腔中,保护外壳(5)上游端和稳压囊(4)上游端之间胶接密封连接,保护外壳(5)下游端和稳压囊(4)下游端之间胶接密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气囊充气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稳压囊(4)内沿长度方向设有内充气管(3),至少一个稳压囊(4)中位于最上游的一个稳压囊(4)内的内充气管(3)上游端伸出稳压囊(4)上游端并连接第一充气管(1)下游端,至少一个稳压囊(4)中位于最下游的一个稳压囊(4)内的内充气管(3)下游端伸出稳压囊(4)下游端并连接第二充气管(8)上游端,内充气管(3)上游端和稳压囊(4)上游端之间胶接密封连接,内充气管(3)下游端和稳压囊(4)下游端之间胶接密封连接,所述内充气管(3)上设有至少一个内稳压孔(6),至少一个内稳压孔(6)将内充气管(3)管腔和稳压囊(4)囊腔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插管气囊充气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侍明春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康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