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切开口防痰液喷溅及注药给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566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口防痰液喷溅及注药给氧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防护罩和气管切开套管组,防护罩设有空腔,防护罩的端部设有连通空腔的通气口,防护罩的端部还设有转动覆盖通气口的盖片;气管切开套管组包括痰液喷出管、注药给氧管和对接管,痰液喷出管的一端位于空腔内,另一端位于防护罩外,痰液喷出管上且位于空腔内的一端呈倒锥形结构,倒锥形结构的底部设有凹槽,注药给氧管与痰液喷出管并列设置,且注药给氧管位于防护罩外,痰液喷出管位于空腔外的一端和注药给氧管的一端均可拆卸地套接在对接管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防止痰液的四处飞溅,避免痰液回流,设置独立注药给氧通道,可根据临床呼吸指标调节进出通气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切开口防痰液喷溅及注药给氧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气管切开口防痰液喷溅及注药给氧装置。
技术介绍
气管切开口的术后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难点,气管切开后因病人咳嗽咳痰导致痰液四处飞溅,易造成感染,增加护理难度,现有气管切开口防痰液喷溅的装置较多,但防喷溅效果一般,痰液回流易堵塞管道,易造成气管切开口接口处痰液渗出,易导致感染的发生,现有的装置,注药、给氧与痰液喷溅口是同一管道,易导致痰液堵塞气管切开口,注药及给氧的效果差,达不到治疗效果。而有的装置通气口固定,无法调节通气量,治疗时无法通过临床观察的呼吸指标调整进出通气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气管切开口防痰液喷溅及注药给氧装置,能解决患者痰液四处飞溅回流、注药给氧效果差及无法调节通气量的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气管切开口防痰液喷溅及注药给氧装置,包括防护罩和气管切开套管组,所述防护罩设有空腔,所述防护罩的端部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通气口,所述防护罩的端部还设有转动覆盖所述通气口的盖片;所述气管切开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管切开口防痰液喷溅及注药给氧装置,包括防护罩和气管切开套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设有空腔,所述防护罩的端部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通气口,所述防护罩的端部还设有转动覆盖所述通气口的盖片;所述气管切开套管组包括痰液喷出管、注药给氧管和对接管,所述痰液喷出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空腔内,另一端位于所述防护罩外,所述痰液喷出管上且位于所述空腔内的一端呈倒锥形结构,所述倒锥形结构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注药给氧管与所述痰液喷出管并列设置,且所述注药给氧管位于所述防护罩外,所述痰液喷出管位于所述空腔外的一端和所述注药给氧管的一端均可拆卸地套接在所述对接管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切开口防痰液喷溅及注药给氧装置,包括防护罩和气管切开套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设有空腔,所述防护罩的端部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通气口,所述防护罩的端部还设有转动覆盖所述通气口的盖片;所述气管切开套管组包括痰液喷出管、注药给氧管和对接管,所述痰液喷出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空腔内,另一端位于所述防护罩外,所述痰液喷出管上且位于所述空腔内的一端呈倒锥形结构,所述倒锥形结构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注药给氧管与所述痰液喷出管并列设置,且所述注药给氧管位于所述防护罩外,所述痰液喷出管位于所述空腔外的一端和所述注药给氧管的一端均可拆卸地套接在所述对接管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口防痰液喷溅及注药给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的相对两端均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通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口防痰液喷溅及注药给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设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相对的两端面上均设置有所述通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珍芳王兰兰李琼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