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用于石灰混装前的除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5444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8
一种用于石灰混装前的除杂装置,包括筛料管道、储料仓和储杂仓,所述筛料管道为竖向布置的螺旋状管道或蛇形弯管,筛料管道中设有沿筛料管道长度方向布置的网状筛板,网状筛板将筛料管道的内腔分割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顶部开口用于进料,第一通道底部开口并与所述储杂仓连接,第一通道由顶部至底部其截面面积逐渐减少,所述第二通道顶部封口,第二通道底部开口并与所述储料仓连接,所述第二通道由顶部至底部其截面面积逐渐增大。该石灰除杂装置使用成本低,筛选效率高,操作便利,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用于石灰混装前的除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灰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用于石灰混装前的除杂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产、加工技术水平的发展,灰钙粉的使用在我国的工业生产以及环保投入中的需求将大大增加,不但使用范围迅速扩张,使用量也将呈现迅猛增长态势。在加工制造的过程中,石灰煅烧都比较粗矿,原料石头里面不可避免地存在其他金属杂质,在煅烧后研磨的过程中,也会存在较大的颗粒没有研磨的情况,因此不便于后期石灰的混合与封装。专利号为CN20939350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石灰混装前的除杂装置,其包括筛料管道,储料仓和储杂仓,所述筛料管道为竖向布置的螺旋状管道或蛇形弯管,筛料管道为塑料软管;所述筛料管道中设有沿筛料管道长度方向布置的网状筛板,所述网状筛板将筛料管道的内腔分割成主通道和从通道,所述储料仓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筛料,管道的从通道下端开口,所述储杂仓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筛料管道的主通道下端开口。该石灰除杂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好的石灰除杂的效果,其成本低廉而效率高,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塑料软管底部由于长期受到粗粝石灰粒的摩擦,容易产生磨损深圳破坏的现象,容易引发生产故障,且塑料软管的使用寿命较短,且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部分石灰或杂质存留于主通道和从通道内,时间久了容易产生结垢,进而影响整个装置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更长、筛选效率更高的石灰除杂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石灰混装前的除杂装置,包括筛料管道、储料仓和储杂仓,所述筛料管道为竖向布置的螺旋状管道或蛇形弯管,筛料管道为塑料软管,筛料管道中设有沿筛料管道长度方向布置的网状筛板,网状筛板将筛料管道的内腔分割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顶部开口用于进料,第一通道底部开口并与所述储杂仓连接,第一通道由顶部至底部其截面面积逐渐减少,所述第二通道顶部封口,第二通道底部开口并与所述储料仓连接,所述第二通道由顶部至底部其截面面积逐渐增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道顶部与底部的截面面积之比为(3~4):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道顶部与底部的截面面积之比为1:(3~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道外侧对应的筛料管道上设置有中空夹层状的第一耐磨结构,第一耐磨结构与第一通道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耐磨结构的截面为新月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道外侧对应的筛料管道上设置有中空夹层状的第二耐磨结构,第二耐磨结构与第二通道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二耐磨结构的截面为新月形。进一步地,所述筛料管道外部连接振动电机。进一步地,所述筛料管道的外径为80~120cm。进一步地,所述的网状筛板为弧形板。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石灰除杂装置,其具有的优势为:成本低,效率高的基础上,使用过程中发生卡顿的生产事故减少,使用寿命更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筛料管道入口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筛料管道出口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筛料管道;2、储杂仓;3、储料仓;4、出料端;5、进料端;6、支架;7、振动电机;8、弹力管;9、卡环;10、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12、网状筛板;13、第一耐磨结构;14、第二耐磨结构;15、第一连接管;16、第二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石灰混装前的除杂装置,其包括筛料管道1、储料仓3和储杂仓2,本实施例中,筛料管道1为竖向布置的蛇形弯管,筛料管道1为塑料软管,筛料管道1顶部为进料端5,底部为出料端4,筛料管道1中设有沿筛料管道1长度方向布置的网状筛板12,网状筛板12将筛料管道1的内腔分割成第一通道10和第二通道11,其中第一通道10顶部开口用于进料,第一通道10顶部开口并与储杂仓2连接,储杂仓2用于接收被网状筛板12截留下来的大颗粒,由于刚进料时待筛选的物料全部经由第一通道10顶部开口进料,第一通道10由顶部至底部其截面面积逐渐减少的设计可以保证喂料过程中石灰不会卡顿在第一通道10顶部而造成堵塞,可有效保证筛选的持续大量进料,而随着筛选的正常进行,不符合要求的大颗粒被截留在第一通道10,符合要求的石灰进入第二通道11,进入第二通道11内的石灰越来越多,因此,第二通道11底部开口并与储料仓3连接,第二通道11由顶部至底部其截面面积逐渐增大的设计,可保证占大多数的符合要求的石灰在出口处顺利出料,不至于造成出料口的拥堵,因此,对筛料管道1内的空间利用更为充分。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通道10顶部与底部的截面面积之比为4:1,第二通道11顶部与底部的截面面积之比为1:4。如第一通道10外侧对应的筛料管道1上设置有中空夹层状的第一耐磨结构13,第一耐磨结构13与第一通道10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耐磨结构13的截面为新月形。第二通道11外侧对应的筛料管道1上设置有中空夹层状的第二耐磨结构14,第二耐磨结构14与第二通道11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二耐磨结构14的截面为新月形。该设计可极为有效的延长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石灰对筛料管道1内壁有较大的摩擦和腐蚀,从而导致管壁穿孔,而第一耐磨结构13和第二耐磨结构14的设置,保证即便内层被磨穿,少量石灰进入第一耐磨结构13或第二耐磨结构14内的空腔内,少量石灰并不能对第一耐磨结构13或第二耐磨结构14的外层造成较大的摩擦,从而能有效保证整个筛料管道1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10以及第一耐磨结构13内的空腔通过第一连接管15与储杂仓2连通,第二通道11以及第二耐磨结构14内的空腔通过第二连接管16与储料仓3连通。本实施例中,筛料管道1外部设置振动电机7,振动电机7固定于支架6上,振动电机7连接弹力管8,弹力管8的各个部位分别与筛料管道1外部的卡环9连接,从而在筛选过程中,筛选管道1时刻处于振动状态,从而有效防止石灰在筛料管道1内卡顿并结垢现象的产生,有效提高筛选效率。本实施例中,筛料管道1的外径为100cm左右。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石灰混装前的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筛料管道、储料仓和储杂仓,所述筛料管道为竖向布置的螺旋状管道或蛇形弯管,筛料管道中设有沿筛料管道长度方向布置的网状筛板,网状筛板将筛料管道的内腔分割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顶部开口用于进料,第一通道底部开口并与所述储杂仓连接,第一通道由顶部至底部其截面面积逐渐减少,所述第二通道顶部封口,第二通道底部开口并与所述储料仓连接,所述第二通道由顶部至底部其截面面积逐渐增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石灰混装前的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筛料管道、储料仓和储杂仓,所述筛料管道为竖向布置的螺旋状管道或蛇形弯管,筛料管道中设有沿筛料管道长度方向布置的网状筛板,网状筛板将筛料管道的内腔分割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顶部开口用于进料,第一通道底部开口并与所述储杂仓连接,第一通道由顶部至底部其截面面积逐渐减少,所述第二通道顶部封口,第二通道底部开口并与所述储料仓连接,所述第二通道由顶部至底部其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石灰混装前的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顶部与底部的截面面积之比为(3~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石灰混装前的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顶部与底部的截面面积之比为1:(3~4)。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涛姚作群孙易龙段绍元吴志运孙易军
申请(专利权)人:怀化大龙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