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股骨头颈置钉三维调节导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362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股骨头颈置钉三维调节导向器,包括基座、延长杆、铰链座、导向板、第一至第三定位螺栓和定位螺母;基座设有转动槽、连接通孔和螺纹孔,螺纹孔与转动槽导通;延长杆设有腰型通孔和第一钉孔,第一定位螺栓穿过连接通孔和腰型通孔与定位螺母连接;铰链座插入转动槽内,以使铰链座能够进行转动;第二定位螺栓穿过螺纹孔与铰链座压合,以限制铰链座转动;导向板上设有第二钉孔,第三定位螺栓穿过铰链座和导向板,以使导向板能够翻转活动,第三定位螺栓还用于将导向板与铰链座锁紧固定;即本方案的第一钉孔和第二钉孔能够进行多种方位调节,实现了导向器的准确定位、方便调节进钉方向和减少射线暴露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股骨头颈置钉三维调节导向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股骨头颈置钉三维调节导向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因暴力或骨质疏松引起的股骨颈骨折变得很常见。复位后经皮微创置入空心钉内固定,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是治疗股骨颈骨折有效的方法之一,可做为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的首选,在老年患者也经常有其适应症。其技术关键在于进钉点的位置、进钉方向、深度及其在股骨颈内所形成的空间构型。除了进钉深度靠测量外,进钉点的位置需要准确的定位、进钉方向及其在股骨颈内所形成的空间构型需要准确的导向或导航。目前的办法有:1、手进钉,边透视边进钉,缺点在于方向难以掌握,同时需要多次透视,医师射线暴露较多;2、导向器引导下进钉,缺点在于导向器需手握持,方向仍不容易掌握和调节,医师也受射线影响;3、导航或手术机器人引导下进钉,缺点在于目前尚不成熟,普及率低。为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缺陷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股骨头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股骨头颈置钉三维调节导向器,其特征在于,/n包括基座、延长杆、铰链座、导向板、第一定位螺栓、第二定位螺栓、第三定位螺栓和定位螺母;/n所述基座设有转动槽、连接通孔和螺纹孔,所述转动槽的轴向与所述基座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转动槽设于所述基座的一端,所述连接通孔和所述螺纹孔的轴向与所述转动槽的轴向相互垂直,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转动槽导通;/n所述延长杆设有轴向朝向相同的腰型通孔和第一钉孔,所述腰型通孔和所述第一钉孔布置于同一直线方向上,所述腰型通孔与所述连接通孔相对,所述第一定位螺栓穿过所述连接通孔和所述腰型通孔与所述定位螺母连接;/n所述铰链座的一部分插入所述转动槽内,以使所述铰链座能以所述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股骨头颈置钉三维调节导向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基座、延长杆、铰链座、导向板、第一定位螺栓、第二定位螺栓、第三定位螺栓和定位螺母;
所述基座设有转动槽、连接通孔和螺纹孔,所述转动槽的轴向与所述基座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转动槽设于所述基座的一端,所述连接通孔和所述螺纹孔的轴向与所述转动槽的轴向相互垂直,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转动槽导通;
所述延长杆设有轴向朝向相同的腰型通孔和第一钉孔,所述腰型通孔和所述第一钉孔布置于同一直线方向上,所述腰型通孔与所述连接通孔相对,所述第一定位螺栓穿过所述连接通孔和所述腰型通孔与所述定位螺母连接;
所述铰链座的一部分插入所述转动槽内,以使所述铰链座能以所述转动槽的轴向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所述第二定位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定位螺栓穿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铰链座压合,以限制所述铰链座转动;
所述导向板上设有第二钉孔,所述第三定位螺栓穿过所述铰链座和所述导向板,以使所述导向板能够翻转活动,所述第三定位螺栓还用于将所述导向板与所述铰链座锁紧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喜雨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