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科成药丸剂的新型制作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丸剂的制作丸剂的设备和方法。
技术介绍
中医治病时有很多药剂会制作成丸剂,如附子理中丸,归脾丸,十全大补丸等等。这些丸剂制作中,对丸剂本身有基本一致的要求,就是丸剂的克重要均匀,确保用药剂量的准确。从这点出发实际上就是要求丸剂制作中每粒丸剂的形状完整,大小相同,密度基本一致,这样才能保证每一粒药丸克重稳定。但是在实际制作过程中,药剂的熬制因为药的种类、用水量、蜂蜜的特性等因素的不同,熬制成的液态药剂的粘度有较大的差异。常用的科室内手工搓丸要等到熬成的药冷却成半固态再手工搓丸,这就要求操作人员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完成搓丸的操作。时间长一方面药剂水分挥发,容易干裂,大颗粒丸剂干裂容易出现克重不均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丸剂长时间暴露和搓治,且是在开放环境中制备,会缩短丸剂的保质期,或是保质期不稳定。常见的操作是依靠人工经验来确定何时进行搓制,这就提高了科室内制作丸剂的难度,经验不丰富的医生或员工制作的丸剂废品率过高。实际上,影响快速搓丸操作的因素是不同药物温度和粘度的关系,不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科成药丸剂的新型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装置、承接盘以及放料组件;/n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下料装置包括变角漏斗和料筒,所述变角漏斗由卷筒片卷绕形成,变角漏斗底端连通一个滴料管,变角漏斗通过舒展或收紧卷筒片能够改变漏斗的锥角;所述料筒是圆柱形筒,料筒一端开口,料筒开口边沿上带有密封圈,料筒连通通气管;/n所述吹扫环位于变角漏斗的下部,吹扫环带有通气狭缝向滴料管底端环向吹冷空气,将药剂吹扫成粉状或颗粒状并进行冷却;吹扫环进气气流流速50-220米每秒;/n所述承接盘包括正方形盘体、单元片、连接块、以及固定杆;/n所述单元片为正方形,四个正方形单元片之间通过正方形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科成药丸剂的新型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装置、承接盘以及放料组件;
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下料装置包括变角漏斗和料筒,所述变角漏斗由卷筒片卷绕形成,变角漏斗底端连通一个滴料管,变角漏斗通过舒展或收紧卷筒片能够改变漏斗的锥角;所述料筒是圆柱形筒,料筒一端开口,料筒开口边沿上带有密封圈,料筒连通通气管;
所述吹扫环位于变角漏斗的下部,吹扫环带有通气狭缝向滴料管底端环向吹冷空气,将药剂吹扫成粉状或颗粒状并进行冷却;吹扫环进气气流流速50-220米每秒;
所述承接盘包括正方形盘体、单元片、连接块、以及固定杆;
所述单元片为正方形,四个正方形单元片之间通过正方形的连接块连接,在每个单元片的四角均固定连接块;
所述单元片包括硬质部和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为圆形,其圆心与单元片的中心重合;弹性部由橡胶制成,能够在充气状态下成为球状;
所述顶升盘包括集料部、封闭部、抬升组件;
所述集料部每四个为一组,竖向固定在顶升盘上表面上,每四个一组能够伸入单元片的四边与相邻的单元片之间形成的空隙中;
所述集料部为长方体形,其两侧侧面上均固定有气囊,所有气囊底端通过管道与主通气管道连通;气囊能够封闭单元片之间的间隙;气囊充气后为长方体形,向与其固定的单元片平行的单元片方向延伸,用于推送物料集中到单元片的弹性部上;气囊充气后水平方向尺寸不小于单元片的边长;使的四个气囊充气后能够围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每个单元片的对应一个顶升盘上的封闭部,封闭部包括一个顶端开口空腔,空腔用于容置弹性部向空腔内延伸;封闭部顶端开口带有密封圈,密封圈随顶升盘的集料部插入单元片之间间隙后能够抵触单元片的硬质部,密封圈成锥台形或四面体锥台形,成吸盘状贴附在硬质部的底面上;
所述抬升组件可以是举升机、伸缩装置如油缸、气缸等,用于顶升盘的升降;
所述封闭部带有负压抽吸口和进水口;负压抽吸口用于对其内空腔抽气使弹性部向封闭部空腔内凹入;进水口用于向封闭部内充入冷、热水,同时负压抽吸口也用于放水;
所述放料组件包括料仓、升降头、刮料版;
所述料仓用于承接吹扫环吹扫形成的粉状或颗粒状物料;
所述升降头与料仓内壁滑动密封配合,升降头用于改变料仓内物料的纵向高度;
所述刮料板用于将料仓顶部的物料挂扫至承接盘上;
所述承接盘通过固定架或是固定杆固定在机架上;所述顶升盘位于承接盘的下方;所述料仓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