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药丸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596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药丸的成型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搓丸板,所述下搓丸板的上端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半球形槽,所述下搓丸板的上端接触有上搓丸板,所述上搓丸板的底端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半球形槽,所述下搓丸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侧滑板,所述上搓丸板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倒U形固定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上搓丸板、下搓丸板、侧滑板、电动机、驱动轴、偏心轮、连杆、电动伸缩杆、压轴、圆筒和固定槽等结构构件,通过电动伸缩杆驱动压轴将原料压制成圆柱状,然后放在下搓丸板的上端,通过电动机驱动上搓丸板将其搓制成药丸,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药丸的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成型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药丸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药丸是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添加适宜的粘合辅助料制成的球形制剂。传统对球形药丸的制备方法均采用搓丸法,其使用方法是:1、使用前先把底板用固定板条固定在工作台上,然后把两边固定底板和面板的两个小铁钉取出,打开面板;2、面板与底板的药槽内刷芝麻香油浸泡;3、用蜜和好药团,取适量用搓条板在面板的上平面上或在工作台台面上,搓制药条,其中,药条的粗细是由尺度条来控制。传统生产球形药丸由于设备自动化程度低下,单次成型的球形药丸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搓丸时间长,生产效率低,因此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需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药丸的成型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药丸的成型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搓丸板,所述下搓丸板的上端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半球形槽,所述下搓丸板的上端接触有上搓丸板,所述上搓丸板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药丸的成型模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基座(18),所述基座(1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搓丸板(2),所述下搓丸板(2)的上端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半球形槽(4),所述下搓丸板(2)的上端接触有上搓丸板(3),所述上搓丸板(3)的底端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半球形槽(14),所述下搓丸板(2)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侧滑板(6),所述上搓丸板(3)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倒U形固定块(5),所述倒U形固定块(5)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圆轴(15),所述底板(1)的上端位于基座(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6),所述电动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药丸的成型模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基座(18),所述基座(1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搓丸板(2),所述下搓丸板(2)的上端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半球形槽(4),所述下搓丸板(2)的上端接触有上搓丸板(3),所述上搓丸板(3)的底端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半球形槽(14),所述下搓丸板(2)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侧滑板(6),所述上搓丸板(3)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倒U形固定块(5),所述倒U形固定块(5)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圆轴(15),所述底板(1)的上端位于基座(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6),所述电动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17),所述驱动轴(17)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偏心轮(7),所述偏心轮(7)的表面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杆(8),所述底板(1)的上端位于电动机(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靠近上搓丸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电动伸缩杆(10),所述底板(1)的上端位于基座(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槽(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御和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