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吹风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499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电吹风筒,包括壳体、电机、叶轮和第一发热线,电机和叶轮分别位于壳体内,电机和叶轮相连接,第一发热线位于电机的前方,其中:第一发热线与壳体之间设有用于吸引电磁波的吸磁体,吸磁体内设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发热线呈迂回形状并且安装于第一安装板上,第一发热线连接有切换开关S2,切换开关S2与电机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通过第一发热线与壳体之间设有用于吸引电磁波的吸磁体,吸引电磁波、防止电磁波外泄,从而提升安全性。另外,警示装置实施提示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吹风筒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
,具体是一种电吹风筒。
技术介绍
电吹风主要用于头发的干燥和整形,但也可供实验室、理疗室及工业生产、美工等方面作局部干燥、加热和理疗之用。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电吹风也出现了不断地技术创新,但是现有的电吹风依然存在不足:在使用时,电吹风的发热线会产生一定的电磁波,如果长时间使用会危害人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吸引电磁波、防止电磁波外溢,从而提升安全性的电吹风筒。本专利技术描述的一种电吹风筒,包括壳体、电机、叶轮和第一发热线,电机和叶轮分别位于壳体内,电机和叶轮相连接,第一发热线位于电机的前方,其中:第一发热线与壳体之间设有用于吸引电磁波的吸磁体,吸磁体内设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发热线呈迂回形状并且安装于第一安装板上,第一发热线连接有切换开关S2,切换开关S2与电机相连接。具体进一步,所述吸磁体内设有定位件,定位件顶于第一安装板上。具体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后端设有至少二个电机定位板,第一安装板夹持于电机的表面上。具体进一步,所述吸磁体内设有插板,插板设有凹槽,第一安装板的边缘插置于凹槽。具体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板还连接有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后端设有第一辅助板,第二安装板的后端设有第二辅助板,第一辅助板和第二辅助板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接,第二安装板的表面设有呈迂回形状的第二发热线。具体进一步,所述吸磁体的W1脚连接有警示装置。具体进一步,所述警示装置包括熔断器F、开关S1、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LED,熔断器F和开关S1相连接,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LED相连接,熔断器F的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接,开关S1的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的一端相连接。具体进一步,所述警示装置包括三极管Q1和扬声器BZ,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扬声器BZ的2脚相连接。具体进一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有电阻R2,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2之间的公共端连接有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一端连接于扬声器BZ的1。具体进一步,所述吸磁体包括混合氧化铁70-75重量%、氧化锰14-18重量%、氧化锌7-11重量%、氧化硅4~8重量%,往该混合物中混合氧化铜7-7.5重量%、氧化钙4.5-7重量%、氧化钴4.5-6重量%、氧化钼2.5-3.0重量%以及氧化钇0.7-1.1重量%而得颗粒形粉体,将得到的颗粒形粉末成型为规定的形状后而进行烧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通过第一发热线与壳体之间设有用于吸引电磁波的吸磁体,吸引电磁波、防止电磁波外泄,从而提升安全性。另外,警示装置实施提示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定位件、插板、第一安装板和第一发热线相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是吸磁体和定位件相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图6是第二开关、第一发热线和电机相连接示意图。图7是插板、第一安装板和第一发热线相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吸磁体1、定位件101、壳体2、第一安装板3、电机定位板301、第一辅助板302、连接杆303、第二安装板304、第二辅助板305、第二发热线401、第一发热线4、电机5、叶轮6、插板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描述的一种电吹风筒,包括壳体2、电机5、叶轮6和第一发热线4,电机5和叶轮6分别位于壳体2内,电机5和叶轮6相连接,第一发热线4位于电机5的前方,其中:第一发热线4与壳体2之间设有用于吸引电磁波的吸磁体1,吸磁体1内设有第一安装板3,第一发热线4呈迂回形状并且安装于第一安装板3上,第一发热线4连接有切换开关S2,切换开关S2与电机5相连接。本结构通过第一发热线4与壳体2之间设有吸磁体1,吸磁体1用于吸引电磁波和防止电磁波外溢,从而提升安全性。其中电机5驱动叶轮6转动而产生强风,强风吹向第一发热线4,此时第一发热线4发出热量,强风与热量结合而成为热强风,热强风从壳体2的一端吹出。吸磁体1呈筒形,第一发热线4发出的电磁波被吸磁体1吸收,从而减少电磁波外泄。其中切换开关S2可以切换电机5单独工作,也可以切换电机5和第一发热线4同时工作状态。另外,第一发热线4呈迂回形状,并且第一发热线4呈横向设置,进一步延长强风与第一发热线4接触时间,提升热效率使用率。本结构所述吸磁体1内设有定位件101,定位件101顶于第一安装板3上,从而固定第一安装板3位置;吸磁体1与定位件101是一体而成。本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板3的后端设有至少二个电机定位板301,第一安装板3夹持于电机5的表面上。如图2和7所示,本结构所述吸磁体1内设有插板7,插板7设有凹槽,第一安装板3的边缘插置于凹槽。插板7与定位件101相适配,或者常规方式固定连接。本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板3还连接有第二安装板304,第一安装板3的后端设有第一辅助板302,第二安装板304的后端设有第二辅助板305,第一辅助板302和第二辅助板305之间通过连接杆303相连接,第二安装板304的表面设有呈迂回形状的第二发热线401。进一步延长强风与第二发热线401接触时间,提升热效率使用率。本结构所述吸磁体1的W1脚连接有警示装置。警示装置实施提示功能。本结构所述警示装置包括熔断器F、开关S1、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LED,熔断器F和开关S1相连接,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LED相连接,熔断器F的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接,开关S1的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的一端相连接。吸磁体1输出一路高电平,高电平使发光二极管LED启亮而起到警示效果。其中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LED组合用于消耗高电平。所述警示装置包括三极管Q1和扬声器BZ,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扬声器BZ的2脚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有电阻R2,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2之间的公共端连接有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一端连接于扬声器BZ的1。当吸磁体1接收电磁波时,吸磁体1输出高电平,高电平输入三极管Q1的基极处,三极管Q1处于导向,使扬声器BZ发出的声音,用于提示功能。本结构所述吸磁体1包括混合氧化铁70-75重量%、氧化锰14-18重量%、氧化锌7-11重量%、氧化硅4~8重量%,往该混合物中混合氧化铜7-7.5重量%、氧化钙4.5-7重量%、氧化钴4.5-6重量%、氧化钼2.5-3.0重量%以及氧化钇0.7-1.1重量%而得颗粒形粉体,将得到的颗粒形粉末成型为规定的形状后而进行烧结。本专利技术的电磁波吸收体是混合作为主组合物的氧化铁75重量%、氧化锰14重量%、氧化锌7重量%、氧化硅4重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吹风筒,包括壳体(2)、电机(5)、叶轮(6)和第一发热线(4),电机(5)和叶轮(6)分别位于壳体(2)内,电机(5)和叶轮(6)相连接,第一发热线(4)位于电机(5)的前方,其特征在于:第一发热线(4)与壳体(2)之间设有用于吸引电磁波的吸磁体(1),吸磁体(1)内设有第一安装板(3),第一发热线(4)呈迂回形状并且安装于第一安装板(3)上,第一发热线(4)连接有切换开关S2,切换开关S2与电机(5)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吹风筒,包括壳体(2)、电机(5)、叶轮(6)和第一发热线(4),电机(5)和叶轮(6)分别位于壳体(2)内,电机(5)和叶轮(6)相连接,第一发热线(4)位于电机(5)的前方,其特征在于:第一发热线(4)与壳体(2)之间设有用于吸引电磁波的吸磁体(1),吸磁体(1)内设有第一安装板(3),第一发热线(4)呈迂回形状并且安装于第一安装板(3)上,第一发热线(4)连接有切换开关S2,切换开关S2与电机(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吹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磁体(1)内设有定位件(101),定位件(101)顶于第一安装板(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吹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3)的后端设有至少二个电机定位板(301),第一安装板(3)夹持于电机(5)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吹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磁体(1)内设有插板(7),插板(7)设有凹槽,第一安装板(3)的边缘插置于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吹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3)还连接有第二安装板(304),第一安装板(3)的后端设有第一辅助板(302),第二安装板(304)的后端设有第二辅助板(305),第一辅助板(302)和第二辅助板(305)之间通过连接杆(303)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海高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