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20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吹风机研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吹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在所述手柄部设置有控制所述吹风机发热器件或电机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装设于手柄部内的控制拨片,所述控制拨片由手柄部内侧往手柄部外侧凸起形成凸起部,所述手柄部具有控制环,控制环具有对应于所述控制拨片的凸起部而设置的传动插槽,所述控制拨片的凸起部装设于所述传动插槽内,所述控制环呈环状套设于所述手柄部外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提供一种新的控制拨片的传动方式,可以尽可能的隐藏控制拨片显露于吹风机外侧的突兀感,调节方便,并进一步的可以挡止以及装设手柄部轴套与所述主体侧轴套之间的间隙,整体效果更为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吹风机
本技术涉及吹风机研发
,尤其涉及一种吹风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吹风机就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它不仅能够加速头发的干燥,还能整形打造各种个性时尚的发型。此外,吹风机还可供试验室、理疗室及工业生产、美工等方面作局部干燥、加热和理疗之用。然而,在现有的吹风机开关控制方式多,在现有调节结构中,存在一些外露于吹风机表面的调节按钮,也出现一些触摸控制的方式,也有一些声控等控制方式,均存在美观效果以及控制方便无法同时兼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解决
技术介绍
中至少一个技术问题而设计的一种吹风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吹风机,包括吹风机主体以及与所述吹风机主体连接的手柄部,在所述手柄部设置有控制所述吹风机发热器件或电机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装设于手柄部内的控制拨片,所述控制拨片由手柄部内侧往手柄部外侧凸起形成凸起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具有控制环,控制环具有对应于所述控制拨片的凸起部而设置的传动插槽,所述控制拨片的凸起部装设于所述传动插槽内,所述控制环呈环状套设于所述手柄部外表面上作为可选的,所述传动插槽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环内表面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形成控制拨片的凸起部插设的容置间隙。作为可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和\或第二挡板位于所述控制拨片其凸起部的一侧具有导向斜面。作为可选的,在所述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的外缘对应设置第一外环板以及第二外环板,所述第一外环板或第二外环板与对应的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平行间隔设置。作为可选的,所述的控制环的外表面具有连续或间隔分布的条状的阻尼层。作为可选的,在所述控制环的外表面在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容置间隙位置上设置外凸起的阻尼条。作为可选的,所述手柄部对应于所述控制拨片的凸起部设置有供其调节移动的限位凹槽。作为可选的,所述手柄部包括设置于手柄部侧的手柄部轴套与以及设置于吹风机主体一侧的主体侧轴套,所述手柄部轴套与所述主体侧轴套配合插设,所述控制环设置于所述手柄部轴套与所述主体侧轴套之间。作为可选的,所述手柄部轴套与所述主体侧轴套之间具有呈环状的下凹缘,所述控制环的内表面套设于所述下凹缘上。作为可选的,所述控制拨片与吹风机的电路控制器件电连接,所述电路控制器件控制连接内置于吹风机内的电机或发热器件。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控制拨片的传动方式,可以尽可能的隐藏控制拨片显露于吹风机外侧的突兀感,调节方便,并进一步的可以挡止以及装设手柄部轴套与所述主体侧轴套之间的间隙,整体效果更为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吹风机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吹风机控制环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吹风机控制环立体1结构示意图;图4为吹风机控制环立体2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的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吹风机,包括吹风机主体1以及与所述吹风机主体1连接的手柄部2,在所述手柄部2设置有控制所述吹风机发热器件或电机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装设于手柄部2内的控制拨片4,控制拨片4安装于手柄部2内的基座上,所述控制拨片4由手柄部2内侧往手柄部2外侧凸起形成凸起部41,所述手柄部2具有控制环3,控制环3具有对应于所述控制拨片4的凸起部41而设置的传动插槽30,所述控制拨片4的凸起部41装设于所述传动插槽30内,所述控制环3呈环状套设于所述手柄部2外表面上,控制环3可以为封闭的环或不完全封闭的环。作为可选的,所述传动插槽30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环3内表面的第一挡板31与第二挡板32形成控制拨片4的凸起部41插设的容置间隙,所述控制拨片4的凸起部41装设于所述容置间隙内。作为可选的,所述第一挡板31和\或第二挡板32位于所述控制拨片4其凸起部41的一侧具有导向斜面312,首先可以便于控制拨片的凸起部装设于第一挡板31与第二挡板3之间的容置间隙内,并可以使控制拨片4的凸起部41与容置间隙之间形成过盈配合的连接方式,整体控制以及体验效果更佳。作为可选的,在所述第一挡板31以及第二挡板32的外缘对应设置第一外环板33以及第二外环板34,所述第一外环板33或第二外环板34与对应的第一挡板31或第二挡板32平行间隔设置,基于第一外环板33或第二外环板34的设置可以避免用力过猛等问题导致第一挡板31或第二挡板32损坏,可以提供一个支撑作用力于对应的第一挡板31或第二挡板32上。作为可选的,所述的控制环3的外表面具有连续或间隔分布的条状的阻尼层35,以便于使用者控制调节的位置,以及提高调节的体验感。作为可选的,在所述控制环3的外表面在所述第一挡板31与第二挡板32之间的容置间隙位置上设置外凸起的阻尼条36,以便于使用者精准的识别控制调节的位置,以及提高调节的体验感。作为可选的,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部2对应于所述控制拨片4的凸起部41设置有供其调节移动的限位凹槽42,基于限位凹槽的设置可以为控制控制拨片的运动范围。作为可选的,所述手柄部2包括设置于手柄部侧的手柄部轴套21与以及设置于吹风机主体1一侧的主体侧轴套11,所述手柄部轴套21与所述主体侧轴套11配合插设,所述控制环设置于所述手柄部轴套21与所述主体侧轴套11之间。作为可选的,所述手柄部轴套21与所述主体侧轴套11之间具有呈环状的下凹缘1020,所述控制环3的内表面套设于所述下凹缘1020上。基于该结构的设置,可以在手柄部轴套21与主题侧轴套11之间连接部通过控制环2覆盖并形成装饰环,整体效果更为美观以及紧凑。作为可选的,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拨片与吹风机的电路控制器件电连接,所述电路控制器件控制连接内置于吹风机内的电机或发热器件,基于控制拨片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控制吹风机的电机转速通过控制出风量或风速,也可以根据控制拨片的设置调节发热器件的输出温度,通过控制出风的温度。以上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吹风机,包括吹风机主体以及与所述吹风机主体连接的手柄部,在所述手柄部设置有控制所述吹风机发热器件或电机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装设于手柄部内的控制拨片,所述控制拨片由手柄部内侧往手柄部外侧凸起形成凸起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具有控制环,控制环具有对应于所述控制拨片的凸起部而设置的传动插槽,所述控制拨片的凸起部装设于所述传动插槽内,所述控制环呈环状套设于所述手柄部外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风机,包括吹风机主体以及与所述吹风机主体连接的手柄部,在所述手柄部设置有控制所述吹风机发热器件或电机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装设于手柄部内的控制拨片,所述控制拨片由手柄部内侧往手柄部外侧凸起形成凸起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具有控制环,控制环具有对应于所述控制拨片的凸起部而设置的传动插槽,所述控制拨片的凸起部装设于所述传动插槽内,所述控制环呈环状套设于所述手柄部外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插槽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环内表面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形成控制拨片的凸起部插设的容置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或第二挡板位于所述控制拨片其凸起部的一侧具有导向斜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的外缘对应设置第一外环板以及第二外环板,所述第一外环板或第二外环板与对应的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平行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育彬
申请(专利权)人:揭阳市顺立模具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